第十四屆“荷花獎”參賽作品《心花路放》。

  10月26日至28日,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終評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全國33個省區市的中國舞協團體會員,10個中直院團和23個新文藝群體以及1個港澳地區報送的401個作品中,共有45個作品入圍終評,分三天在舞臺上競技。

  本次民族民間舞評獎在薈萃眾多民族舞蹈,如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傣族、彝族、苗族、回族、羌族、侗族、瑤族、哈尼族、土傢族、黎族等舞蹈,展現迥異風格特點的同時,漢族民間舞蹈較往屆也有瞭更豐富的表現。多個不同地域、各具姿態的漢族民間舞蹈入圍終評,如“秀山花燈”“銅梁龍舞”等,將與陜北秧歌、東北秧歌、山東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燈等漢族民間舞蹈同臺競艷。

  目前終評結果尚未公佈,而伴隨比賽進行,業界專傢表達瞭他們對民族民間舞當代表達的思考。“民族民間舞原本的題材包含瞭宗教、圖騰崇拜、治病醫療、自娛自樂、談情說愛、豐收喜悅、自然模仿、禮儀文化習俗、生命的頑強等。”中國舞協副主席、北京舞蹈學院教授趙鐵春說,但是在如今的比賽舞臺上,看不到這麼豐富的題材。他總結,民族民間舞在當下的傳承有三條縱線,即廣場原生形態、教室教材形態、劇場作品形態。其中,劇場作品形態誕生瞭許多新創作品,他建議這些創作要首先清楚地記得民族民間舞的舞蹈動作語言是其表達和說話的基礎。

  提到廣場原生形態縱線,山東省舞協名譽主席、研究館員張蔭松說,他看到很多藝術采風團隊來到山東采訪民族民間舞。“編導也好、學生也好,走馬觀花,拿著攝像機和手機拍完照就走。”張蔭松說,其實采風更多應該看民族民間舞存在的土壤,看到百姓的心理和表達,而非僅僅是錄動作、記節奏。上一屆荷花獎上,張蔭松曾編導一支海陽秧歌作品《貨郎小小俊翠花》。在這支舞蹈中,人們看到的六對表演者並沒有采取整齊劃一的動作,每對青年男女都有各自的情緒在張揚。而這種編舞方式,正來自海陽秧歌真實的“土壤”。

  中國評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茅慧說,她記得中央民族大學曾有教授評價楊麗萍的作品是“撣掉寶石上的灰塵……但還沒有切割成鉆石”。茅慧說,今天的民族民間舞創作中,有些工作是將寶石切割成為鉆石瞭。考慮到長遠發展,她認為,“當代民族民間舞蹈思想的教育是要清晰認識而且傳承下去的,不然我們就知道那幾個句子、那幾個元素、那幾個動作,不知道它曾經是出於哪塊土壤或哪個山林。”

  而涉及到民族民間舞誕生的土壤和山林,本屆比賽中就有作品在努力通過對“土壤”的深入瞭解,為一個群體正名。在終評比賽中,全場第一個亮相的作品來自雲南,它的編創者是已經79歲高齡的國傢一級編導、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專傢委員會委員馬文靜。她說:“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全國傣族男子的舞蹈都很‘娘娘腔’,擺來擺去的。我們有責任為這個民族把這種印象扭轉過來。”馬文靜說,傣族一直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他們是有信仰的民族,很端莊的。”她的作品就從表現雨林中的傣族男子與自然抗爭來傳達當地人的自然生命觀,希望讓人們看到真正的傣族男子形象。(記者 李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