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古籍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該館的主體建築在倫敦的佈隆斯伯裡區,核心建築占地約56000平方米。

大英博物館(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一隅(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內收藏瞭世界各地的文物珍品800多萬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由於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一隅(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也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大英博物館一隅(孫夏康 攝)

筆者半個世紀前的綿陽中學同學孫夏康赴英國旅遊,在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展廳裡拍攝瞭一組照片,通過微信發送過來,附上瞭一句飽含殷殷企盼的感言:“願祖國更加強大起來,讓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傢!”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對老同學的感言,我心領神會,感同身受。近代以來,我國有大量文物流失海外,這是中華文明之殤。讓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1949年以來,我國通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征集等各種方式,不懈追索流失文物,積極參建文物返還國際秩序,成功促成瞭300餘批次、15萬餘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回歸。

四川衛視報道又一批流失海外文物回傢(徐波 截屏)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瞭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由於各個國傢對文物的稱謂不一致,其所指涵義和范圍也不盡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對文物共同確認的統一定義。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在我國,“文物”二字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後漢書·南匈奴傳》:“制衣裳,備文物。”這裡所說的文物,原是指當時的禮樂典章制度。

到瞭唐代,駱賓王詩雲:“文物俄遷謝,英靈有盛衰。”杜牧詩雲:“六朝文物草連天,天淡雲閑今古同。”這裡所指的文物,在涵義上已接近現代所指的文物。

北宋中葉,以青銅器、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金石學興起,以後又逐漸擴大到研究其他各種古代器物,把這些器物統稱之為“古器物”或“古物”。

明代和清初,比較普遍使用的名稱是“古董”或“骨董”。到清乾隆年間,又開始使用“古玩”一詞。

民國十九年(1930),國民政府頒佈《古物保存法》。古物的概念已遠遠超出“古董”的范圍。

1935年,北平市政府編輯出版瞭《舊都文物略》,同年成立瞭專門負責研究、修整古代建築的“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這裡所指的文物,已包括不可移動的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的一系列有關保護文物的法規,都沿用瞭“文物”一詞。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把“文物”一詞及其所包括的內容,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由於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因而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傢都存在文物流失現象。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傢之一,就包括中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世界47個國傢的200多傢博物館中,藏有中國文物164萬件。中國文物學會認為,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落海外。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9世紀初,英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傢,建立瞭“日不落”帝國。它在亞洲的一個主要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856年10月,英、法為瞭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入侵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此打響。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後占據圓明園,肆意搶奪打劫園內文物。據粗略統計,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數量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其損失之大,令人震驚。今天大英博物館中的大部分中國文物,都來自於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時所得。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熄不滅。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以及侵略者無法掠走的中外罕見藝術寶藏,都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1900年,英、法、德、美、日、意、俄、奧八國組成聯軍殺入北京,再次大肆劫掠文物等,原本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就傷筋動骨的圓明園被徹底化為灰燼。在這一次掠奪中,英國擄走瞭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臨摹本。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瞭“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西方列強不能明搶中國文物,又想出瞭一個新招。他們以“科考”和“探險”名義,買通北洋政府官員,進入中國西北地區進行文物盜取。其中,中國敦煌藏經洞中的大部分文物被英國人馬克爾·斯坦因竊取。這名所謂的考古學傢前後兩次來到敦煌,共搬走24箱寫本、5箱其他藝術品、570段文獻。而他買通北洋官員,僅用瞭700兩銀票。目前,大英博物館內收藏有1.37萬件中國敦煌文化藏品,成為全球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以至於後世有人說:“最能讓人瞭解敦煌文化的博物館,不在中國,而在英國。”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瞭中國整個藝術類別。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標刻著中國歷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可謂門類齊全,美不勝收。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在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展廳中央墻上,有17.2平方米的河北省行唐縣清涼寺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3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也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傢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世界上隻剩2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摹本。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獲此寶物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以25英鎊的價格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其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毫不為過。但是,此畫卷一年僅對外展出兩個月,筆者的老同學未能看見。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裡的其他中國文物精品,還有“北宗”之祖、唐代畫傢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五代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山水畫3大名傢之一范寬的《攜琴訪友圖》,北宋著名畫傢李公麟的《華巖變相圖》,唐宋八大傢之一蘇軾的《墨竹圖》。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永樂大典》10冊等。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除4幅絹畫及一尊木佛外,其他藏品在中國文物展廳內卻難覓蹤跡。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大英博物館還內藏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和地圖。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孫夏康 攝)

歐陽修等人所編《新唐書》指出:“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不僅向人們訴說著中國歷史的燦爛輝煌,更警醒我們須自強自立,讓民族的悲劇不再重演!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