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口古鎮 ,是永泰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近年來,嵩口古鎮堅持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業態引入,經過閩臺鄉建團隊的修復改造、活化利用,這個昔日破敗的古鎮已“復活”,打造成一個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古鎮,也走出瞭一條可持續、可推廣的 “嵩口模式”鄉村振興路徑

在嵩口 一棟新舊融合風格的建築 格外引人註目 這是最近開放的 永泰李梅文化體驗中心 古屋在保留本體建築的基礎上 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和建築工藝 內部應用梅樹樹葉曲線造型進行設計 形成瞭新舊融合建築風格 這一匠心設計來源於 石浩男夫妻的靈感

創業青年 石浩男

我們利用原來的建築,對它進行改造。在可以修繕的部分,用傳統的工藝去修繕;可以改造的部分,用適合現代人體驗的技術去做創新。這是一個新舊融合的空間,能夠承載我們對李子文化和梅子文化的演繹和詮釋。

石浩男的妻子謝方玲 之前在北京從事設計工作 2014年,她來到嵩口 參與閩臺合作的 鄉村振興駐地項目 隨後一直紮根在鄉村建設一線

黎照居 就是她這幾年 帶隊修復的 古建築之一 如今,這裡已成為 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創業青年 謝芳玲

我們一直在想方設法嘗試如何把當地的資源和人員聚起來,我們把返鄉的年輕人融合在一起,大傢共同策劃和進步。

謝芳玲告訴我們

2014年,嵩口鎮被列入

福建省計劃實施的

10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試點項目

機緣巧合下

臺灣打開聯合文創團隊進駐嵩口

開展“陪伴式”設計

當時,她加入瞭臺灣建築師

鄧海帶領的打開聯合文創團隊

與政府一起拉開古鎮改造的帷幕

在鄧海看來——

與其說是改造嵩口,不如說是留住嵩口。在改造的過程中,“打開聯合”引進臺灣先進的文創經驗“針灸模式”,也就是“用最少的破壞、最少的投資,既讓古民居的存在有價值,也讓居民增加收入”。比如在改造防洪堤時,斷面上把原本陡峭的圍墻轉化成緩和的階梯狀,讓古鎮的居民可以逐級經過緩坡走向水岸。我們還特別在古榕樹下擺放上一排排原生態竹筏可以供大傢休憩。

保護古民居,復興嵩口古鎮

從2014年至今

鄧海和他的團隊

在充分利用嵩口鎮

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

已先後開展瞭50多個項目

讓本地人重拾對傢鄉的信心

吸引不少本地人參與和年輕人返鄉

“自然衣、傳統魂、現代骨”

這條專屬於嵩口獨特的鄉村振興路徑

正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

真正走進現實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