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臉,是生活的寫照,是觀察一個人生活好不好最直觀的“鏡子”。

你的生活方式、喜怒哀樂、焦慮或淡定、幸或不幸,都會寫在臉上。

如果一個人的長相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他一定懂得“保養人生”的境界與奧秘。

最初級的保養依靠外在工具。

從街頭巷尾的美甲小鋪,到商場樓宇中琳瑯滿目的護膚品櫃臺,再到標準化的連鎖美容店、醫美機構,為美而生的消費,貫穿於女人一生。

從青春期的去油抗痘,到25歲開始抗初老、抗細紋,30歲之後開始關心黑眼圈、永久性的皺紋、法令紋;40歲之後更要盡可能做到緊致、平滑,膚色暗黃的人還要特別關註美白……

基礎護膚、功能護膚、美容儀、刷酸、水光針、熱瑪吉……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

中國新聞網曾采訪一位居住在北京的李女士,她每個月會花幾千元去做一次光子嫩膚。為什麼要花這筆錢?她說:“因為歲數大瞭……有的皮膚問題,是護膚品無法解決的。”

另一個44歲的女性說:“我知道自己是在為心態買單,就是還沒辦法平靜接受變老這件事,沒辦法看自己法令紋變深、臉慢慢下垂。”

所有精力和金錢的花費,都為瞭對抗時光的流逝,留住年輕的容顏。

然而沒有一種工具是能一勞永逸的,《臉要窮養,身要嬌養》中談到,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任何一個器官組織的結構完好、功能健全,都是以身體健康、氣血充盛為基礎的。

一個人的面色、皮膚好,說明他吃得好,同時消化運用得好,能把有用的物質運輸給皮膚。

所以,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再貴的護膚品,也養不出由內而外的好氣色;光滑飽滿的皮膚,需要整個身體系統的健康運轉做基礎。

保養的第二個境界,是生活方式的自律。

退休律師克裡斯·克勞利在70多歲時還在騎行、滑雪,80多歲時,依然可以無障礙參與各種野外運動。

他發現,疾病和衰老,並不是年齡增長的必然結果,不愛運動才是衰老的催化劑。

不管你吃瞭多少食物,隻要你不運動,就是在告訴身體:你遇到瞭饑荒。

是時候啟動低熱量、冷漠模式;是時候將每一點食物都儲存成脂肪;是時候棄用免疫系統;是時候讓肌肉消失;讓關節老化;是時候開始變老瞭。

當太陽下山,你打開電視,一坐幾個小時;當你看著電視,吃著零食、喝著啤酒;當你放棄生活、放棄參與時,衰老就開始加速發生瞭。

但是,運動可以持續讓大腦向身體發出生長信號,逆轉生物時鐘。

它不但能防止重塑、修復有氧系統,幫助身體重新振作起來,還是改善情緒的一劑良藥,讓我們更加有活力也更加樂觀,減少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看到一句話說,“人生的痛苦,除瞭肉體的傷痛之外,其餘都是價值觀造成的。”

然而在肉體的傷痛之中,也有一部分是由價值觀造成的。

著名心血管專傢、健康教育專傢洪昭光在一次演講中談到,人與人之間心態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帶來瞭健康狀態的不同。

他說,“人和人表面看起來,高矮差不多,胖瘦差不多,長相好像也差不多,但人和人的生命質量卻有天壤之別。

比如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但是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張三一生氣就心跳加快、血壓高、臉紅、氣得哆嗦。

李四著急生氣,心跳不快,血壓不高,可是會胃疼;

王二一生氣、著急,得瞭糖尿病……

同樣是生氣、遇到壓力,有的人得心臟病、潰瘍病,有的得糖尿病,有的人什麼事也沒有。

所以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也就導致健康狀況不同、生活質量不同。”

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養一顆安靜恬惔的心。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曾任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編,他在《女性養生三步曲》中提出,女性養生可以分為三步:一是疏肝氣,二是養陰血,三是修心性。

他認為,女性絕大多數疾病都和肝氣鬱結相關,原因是壓力大,愛生氣,總憋屈。

肝氣鬱結會導致各種身體不適,比如頭暈目眩、胸悶憋氣、容易疲憊、失眠等等,又會傷害女性整個的身體系統,從而由內而外、全面地損害身體健康。

最後,原本神采奕奕的人,變得面容憔悴、情緒怪異。而肝氣鬱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心性不夠寬廣,遇事想不開,愛鉆牛角尖。

羅大倫在講課中遇到一位老太太,她經常胃痛,心臟也有毛病。

經過面診後,羅大倫對老太太說:“您身體上的所有病,可能都和心裡的憋屈有關。”

話音未落,老太太的眼圈就紅瞭,原來,老太太雖然衣食無憂,但跟老伴的性格不合。老伴性格蠻橫,經常呵斥她。

聽到醫生的話,多年的委屈和壓抑就忍不住釋放出來。

老人說:“我受瞭一輩子的氣,今天才明白自己那麼多病,都是這一肚子委屈鬧的。”

《黃帝內經》中說:“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活得淡泊質樸,內心沒有那麼多的糾結、壓抑、憋屈、擔憂和焦慮;把精氣神集中在內部,不去追逐外物,不去比較,這樣一來,身體就不會生病。

很多時候,心裡的氣順瞭,身體也就順瞭。

今天的女性,承受著傢庭與職場的雙重考驗。

壓抑的情緒就像埋在身體裡的刺,隨時可能傷害到自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