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19日報道,美國和中國都在加速研究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AI)融入到自己的軍隊中,並將此作為爭奪這一快速發展技術優勢的全球競賽的一部分。

報道稱,雙方優先研發的軍事技術包括:可以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自主找到(攻擊)目標的武器,以及能夠從衛星圖像中識別目標的人工智能工具。

據官方媒體公眾號報道,在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最近進行的一次試驗中,數十架無人機通過互相幫助,克服瞭測試幹擾信號。然後,在沒有操作人員幫助的情況下,這些無人機群發現並用巡飛彈摧毀瞭一個目標。

今年4月,美國與英國和澳大利亞舉行瞭一場聯合演習,使用人工智能無人機群來跟蹤並模擬對坦克、自行火炮和裝甲車等地面車輛進行攻擊。組織者表示,在演習中,他們通過向人工智能瞄準程序傳輸更新信息,對飛行中的無人機進行瞭重新訓練。

今年早些時候,負責協調美國軍方新興技術研究的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為一個“集群”項目提供瞭合同機會,該項目可能將空中、陸地和海上的人工智能制導無人機群結合起來。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喬治敦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最近對數百份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軍事采購記錄進行瞭研究,結果發現,在2020年一個為期8個月的時段內,美國和中國的全部已知合同中,約有三分之一涉及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行駛器,並且都在兩國的軍事采購合同中占最大份額。

烏克蘭已經使用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無人機來抗擊俄羅斯的進攻,為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機技術提供瞭首批現實世界的測試場。

喬治敦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負責分析的副主任瑪格麗塔·科納耶夫表示:“美國軍方尤其從烏克蘭沖突中大量瞭解到這些技術在戰場上的價值。”

科納耶夫團隊的研究發現,用於情報、監視和偵察的人工智能工具在美中兩國軍事采購合同中占第二大份額。這包括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衛星圖像來尋找潛在目標。這項研究估計,美國和中國分別在軍事人工智能研發方面耗資數十億美元。

其中許多武器和工具仍處於起步階段。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盡管人們期望很高,但不成功的項目比比皆是。

科納耶夫說:“從創新到大規模采用和使用是一條漫長而復雜的道路。”

但最近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提高瞭人們對軍事應用的期望,並引發瞭人們對美國可能落後於中國的擔憂。

報道稱,五角大樓本月早些時候成立瞭一個團隊來研究諸如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用途。

人工智能控制武器的前景引發瞭人們對軍事局勢緊張意外升級的擔憂。今年2月,荷蘭主辦瞭一場由50個國傢參加的會議,討論在軍事領域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與會者在會議結束時發佈瞭一系列不具約束力的原則,其中包括“確保對人工智能系統的使用采取適當保障措施和人工監管的重要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