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5日報道《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23日刊登該報記者妮特拉·V撰寫的報道,題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日記:在成都的14個日夜——獎牌、胸針和火鍋》,編譯如下:

對我來說,在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最終成為一曲完美的文化交響曲。

由於在射擊和射箭方面表現搶眼,印度在成都大運會上獲得11金5銀10銅的好成績,獎牌總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抵達成都後,通過酒店房間的窗口,我看到瞭現代與過去交融的景色——較遠的地方是摩天大樓和風格各異的現代建築,而在窗口的正下方卻有一座建築風格古樸的學校,大門兩側還掛著紅燈籠。

可以看出,大運會的開幕式準備十分充分。這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盛宴——有煙火,有吉祥物“蓉寶”,有多個少數民族團體的表演,當然還有印度代表團的旗手泰賈斯萬·尚卡爾和馬努·巴哈克。

在大運會期間,我為瞭能及時采訪到運動員而到處奔波,想方設法按時趕到場館,有時還要坐地鐵。但幸運的是,有大運會通行證的人都可以免費進入場館。

大運會開幕前,我學會瞭一點普通話,但在采訪運動員和組織者時卻顯得不太夠用。不過,幸運的是,組委會派來的接待員精通兩種語言,因此采訪中國運動員變得很容易。

在我去到的所有場館裡,都能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中國加油!”還有一個常見的景象是,人們在交換胸針,有“蓉寶”圖案的,也有場館建築圖案的。

雖然錯過瞭若伊特希·亞拉吉打破印度全國紀錄,獲得100米欄比賽銅牌的場景,但我有幸看到一群人,大部分是中國人,在為埃拉韋妮爾·瓦拉裡萬唱生日歌,因為獲得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賽銀牌的時候正值她24歲生日。

“埃拉”(在成都,人們都這樣叫她)當天還收到組委會送的生日禮物——一個熊貓鑰匙扣。

在不同場館之間穿梭的確很辛苦,作為一名素食者,我大部分時間靠水果、薯條、氣泡水和糕點過活。雖然伴隨著流行歌曲的拉拉隊舞蹈和燈光秀讓人感到興奮,但真正讓我精神振奮的是火鍋的濃鬱香氣。

到大運會結束時,我一頁頁翻看著所寫的日記,為要和朋友、和這座城市告別而感到惆悵,因為我已經開始喜歡上成都瞭。

無論如何,正如本屆大運會所希望的,它的確讓大學生運動員們,當然還有我,“夢想成真”瞭。(編譯/潘曉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