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樂譜奏響瞭千年禮樂之聲,跌宕起層層疊疊古老的思緒,耳邊不絕於耳的絲絲鐘鼓旋律,像極瞭西周之初高尚無比的廟堂之音,禮樂文化在歷史的舞臺上,敲擊出一聲聲美妙的回響,恍惚間仿佛回到瞭千百年前,狹長的青石板街道上,禮讓的行人、有序的車馬,謙順的禮儀、悅耳的旋律……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這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回響,更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盛世禮序。禮樂之聲,在此交錯,這,便是禮樂。

禮樂之於初始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樂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基與靈魂,早在西周開國之初,便有周公制禮作樂,自此就奠定瞭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基調。

古時,禮樂文化是廟堂之上的“陽春白雪”;如今,中華禮樂文化已逐漸融入現代生活。全國首檔中華禮樂傳習節目《中國禮 中國樂》,便對禮樂文化進行瞭積極探索;諸多的影視作品,如《甄嬛傳》、《知否》等,也對禮樂進行瞭完美詮釋。

禮樂文化在宮廷貴族、百姓傢中鋪陳開來。小到傢族親眷相互問安時的稱謂差異,大到婚喪嫁娶的禮儀規范,都堪稱是一堂堂生動的中國傳統禮樂普及課。

禮樂之於梅邑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樂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紮根,作為禮樂之鄉的閩清,禮樂文化更是傳唱千年。

北宋年間閩清際上村的陳祥道和陳暘兄弟,便是閩清禮樂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們創作的《禮書》、《樂書》兩部巨著,以傳承傳統的儒傢學說和優秀的禮樂文化而光耀青史。在中國禮樂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清乾隆年間更是被收入《四庫全書》,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傢珍貴古籍名錄》。

陳祥道自幼聰明,勤奮好學,一生追隨儒傢思想,精於《論語》學和禮學,學識淵博,25歲時即高中進士;為官一生,清廉自守,兩袖清風;通曉古代禮制和典故。其學術成就最高的便是禮學,《禮書》150卷是陳祥道畢生禮學思想的結晶。
在《禮書》中,以圖助文是其最重要的特點,陳祥道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更多的人理解“禮儀文化”內涵。他認為禮、樂一體,是國傢安邦濟世必需的手段,兩者不可缺一。

因精力有限,陳祥道隻承擔起禮學研究的重任,著成《禮書》150卷之後,便鼓勵其弟陳暘完成古代禮樂制度中樂制資料的搜集、整理。

陳暘深受其兄陳祥道“禮樂並行於世”的影響,在其兄鼓勵和支持下,寫成皇皇巨著《樂書》200卷,最終得以同《禮書》並行於世。《樂書》是世界第一部音樂百科全書,奠定瞭陳暘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樂書》繼承瞭《禮書》的體例,圖文並茂,共有插圖540幅,涉及樂器、樂律、舞姿、舞器、樂器排列、五禮等,保存瞭極為難得的古代音樂資料。

陳暘在編撰《樂書》的過程中,不僅從《禮書》中得到瞭不少珍貴的資料,借鑒瞭其編撰體例,還得到哥哥陳祥道的親切鼓勵。這兄弟守望相助的精神,正是值得咱們後世學習的禮呀!

禮樂之於盛世

禮樂文化跨越時空而來,它在不斷地破舊立新中,融入瞭這座城高質量發展的脈搏,豐富瞭這座城的歷史文化底蘊。梅邑青山綠水間,“禮樂”千年回響。如今的閩清,正在致力於“禮樂閩清”文化IP的打造,將續寫燦爛璀璨的禮樂文明。 
 (梅融)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