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闡釋瞭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意義,指明瞭教育強國建設的前進方向。今天的“教育強國大傢談”欄目,一起來聽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傑才談如何打造引領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高校力量 ——

打造引領支撐

中國式現代化的高校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傑才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瞭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的重大戰略安排。高校應當牢牢堅守“根”與“魂”,洞悉“時”與“勢”,把握“危”與“機”,堅持目標驅動、問題驅動、成效驅動,全面強化有組織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合作,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試,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優化佈局結構上先行先試,努力打造引領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力量。

一是聚焦根本任務,打造信念堅定、能力超群、敢於善於引領未來科技發展大勢的頂尖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

從人才培養的主攻方向來看,引燃全球歷次科技革命的關鍵在於新一代共性關鍵技術的突破,其背後是一批戰略級人才的引領和作為,這就要求高等教育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態勢,瞄準科技制高點超前佈局、動態優化學科設置,有的放矢培養國傢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建議國傢在統籌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戰略工程、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行動等重大部署中,全面強化國傢重大戰略急需牽引,進一步支持相關高校,聚焦支撐國之重器打造建強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系統等一批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群,以學科佈局主動贏得戰略競爭主動。

從人才培養的體系構建來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井噴式發展,對青年學生的科學想象力、創造力提出瞭空前需求,迫切需要高校因時而動、因勢而謀,全面提升對具有顛覆式創新潛能人才的發掘培養力度。建議國傢在招生方面給予相關高校更多自主權,建立以“創造力”為考核重點的生源選拔模式,全面加大從高中甚至初中選拔偏才怪才等超常學生的人才發現力度;同時支持試點高校實施本碩博彈性學制,改變傳統高中—本—碩—博“3+4+3+4”學制的培養模式,突破現有學籍管理和學位管理制度,建立以質量和水平為導向的學位授予制度,以“大師引領”“一生一策”等方式加速助推拔尖學生成才。

二是強化“同題共答”,構建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四鏈”深度融通發力的高質量發展生態。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應當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高等教育要主動協同各方力量,共同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從國傢有組織科研體系建設規律來看,當前,為應對國際科技競爭特別是事關國傢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競爭,我國正在全面建強以政府為主導的國傢創新生態系統,這就迫切需要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主動在國傢有組織科研體系中精準定位、主動作為,在政府主導下,建強同科研院所、領軍企業等力量深度融通的科研組織體系。建議國傢圍繞國傢安全和國計民生,從國內外遴選一批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科學傢,凝練設立國傢戰略性科技選題,引導支持高校同各方創新力量“同題共答”“揭榜掛帥”,以高校有組織科研體系,服務推動“國傢立題、企業出題、研究型大學和科研組織答題、市場和其他組織閱卷”的協同創新體系高效運作。

從優化“四鏈”融合的人才資源佈局來看,推動各類國傢戰略科技力量融通發力、共同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關鍵是人才的跨圈有序流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全局視野謀劃各領域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潛能挖掘之道,實現國傢高質量發展整體效能的深度挖潛和持續釋放。建議國傢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創新和引導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頭部企業等各方面人才多層次、多方式交流任職,以人才的跨圈流動,促進各條戰線理念、信息、資源的深度融合,加速構建“四鏈”深度融通發力的高質量發展生態。

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16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