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26日電 題:Keep沖刺港交所,盈利之路怎麼走?

作者 江瀚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江瀚

據媒體報道,運動科技公司Keep於近日在港交所上傳聆訊後資料集,這意味著Keep已經通過香港交易所聆訊,原則上獲得瞭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批準。

在經歷瞭多次的波折,從美股到港股再持續努力,Keep終於通過瞭聆訊,可以說其上市進程已經走過瞭大半,正式IPO也隻是時間問題。

據Keep提交的聆訊後資料集披露,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度,Keep公司調整後凈虧損額分別為1.06億元人民幣、8.27億元人民幣、6.67億元人民幣。2023年第一季度,經調整虧損凈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1.18億元,同比上一年同期1.55億元大幅減少。可見,Keep現在的問題不是上市而是盈利。

據《中國健身市場發展趨勢研究與未來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中國健身行業起步較晚,近年來在國傢體育政策的推動下,隨著消費水平提高,居民消費觀念升級、健康意識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身體鍛煉,滲透率逐年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健身人群數量3.03億人,滲透率為21.5%。根據灼識咨詢的報告,中國線上健身市場已經於2021年達到瞭3701億元,到2026年將增長至895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3%。

面對著這個風口,Keep成功抓住瞭市場發展的機遇,實現瞭業務的全面突破,特別是疫情之後大傢對於健康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再加上不少地方的防控措施,讓在線健身市場迅速發展,出現瞭類似劉畊宏這樣的明星,而Keep也是這一輪紅利最有利的刺激對象。不過,作為一傢著名的工具類產品,它面臨著如何吸引並留住用戶註意力的問題。大多數人在使用Keep時都是集中在健身時段,因此,如何保持用戶的興趣是Keep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據招股說明書,從每名月活躍用戶獲取的季度平均收入,2022年一、二、三、四季度,分別是12.2元、14.5元、16.1元、18.4元。按年度看,Keep從每名月活躍用戶獲取的收入,2022年、2021年、2020年每人消費水平分別在60元左右、47.1元、37.2元,逐年降低。根據2021年的公開數據,Keep平臺累計用戶達3億人。因此,用戶的購買意願都相對較低,如何讓這些用戶進一步付費可能是Keep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

雖然Keep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但是這些年其盈利模式也開始日漸清晰:

一是Keep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會員付費。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可以穩定地獲得收入,但缺點也很明顯:用戶對於付費意願並不高。這是因為Keep的用戶群體主要是年輕人,他們對於健身的熱情很高,但是對於時間和金錢成本的敏感度也很高。相比於去健身房鍛煉,使用Keep的線上課程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因此,即使Keep提供瞭更多的優質課程和服務,用戶也不一定會願意為之付費。

二是Keep還在嘗試通過售賣智能硬件產品來增加收入。然而,這個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都已經推出瞭自己的智能手環和運動耳機等產品,並且在功能和價格上都與Keep的產品相當甚至更優。因此,Keep要想在這個市場上獲得成功並不容易。

三是Keep還在嘗試通過線上賽事和獎牌等方式來增加收入。這些活動的確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並且可以提高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Keep的獎牌在近幾年非常受歡迎,但通過網絡搜索發現,投訴Keep獎牌比賽“吞錢”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如何能夠真正把獎牌生意做成一個賺大錢的持續生意也是一個考驗。Keep可以通過改進規則和設計,提高獎牌的吸引力和公正性,以吸引更多用戶參與並購買獎牌。如何能夠讓這些賽事和獎牌成為真正的賺錢通道依然需要Keep好好考慮。

對於當前的Keep來說,上市問題並不大,但是如何能夠持續給資本市場滿意的答案,無疑考驗著Keep的能力和水平。Keep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吸引更多用戶並實現盈利。同時,Keep還需要與其他公司進行合作,共同推動健身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商機和價值。隻有這樣,Keep才能在上市後持續贏得市場的認可和投資者的支持。(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