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流傳千古、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鄉愁的詩句,引發瞭無數遊子跨越時代的情感共鳴。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何以“穿越”千年,依然傲立於羈旅思鄉詩的巔峰?今晚央視綜合頻道(CCTV-1)八點檔,將播出文化和旅遊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第四期——“王維篇”。本期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將攜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蔡丹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才智組成探訪團,再度“穿越”歷史長河,步入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畫人生,品人間清歡,悟百態況味。
至親之愛——異鄉遊子名噪兩都,頭戴茱萸念親恩
在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山東”並非今日之山東省,而是位於華山以東的山西運城,歷史上亦稱“河東”。自古以來,運城便是一片文學的沃土,滋養瞭王維、王勃、王之渙、柳宗元等眾多才華橫溢的詩詞大傢。王維,作為詩書畫樂皆精的全才,無疑是“河東”文壇上最為耀眼的一顆明珠。杜甫曾以“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之句,高度贊譽王維詩風雅致、意境深遠,令人嘆為觀止。
除詩作上的成就之外,王維還被譽為文人畫的開山鼻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詩畫兼擅的王維,巧妙地將文人雅趣與個人審美融入畫作之中,以其非凡的藝術造詣,贏得瞭無數文人雅士的傾心追隨,蘇軾曾有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自幼便隨父親研習詩文禮儀,自祖父處習得音律精髓,小小年紀詩書畫樂皆精,展現出非凡的才情與天賦。然而,世事無常,父親早逝,傢庭的重擔驟然落在母親崔氏柔弱的肩上。母親孤身撫育著王維及其兄弟四人,歷經風霜雨雪,從未言棄。這段艱辛歲月,不僅讓王維深切體會到親情的厚重與珍貴,更錘煉出他恭謹孝順、兄友弟恭的高尚品德。母親的教誨如春雨潤物,深深浸潤著王維的心田,她以“維摩詰”為名,寄予王維深遠寓意,期望他能將人生之旅視為修行之道,廣行仁愛,心懷蒼生,以自身的才華與智慧,為世間增添一抹美好和溫暖。
志學之年,王維背負著母親的殷切期望,隻身入長安遊學幹謁,驚才絕艷名震兩都。他以詩畫琴藝技驚四座,廣結文壇摯友,更舉解頭,中進士,引得諸王豪貴爭相禮遇,掃榻相迎。然而,長安的繁華,卻始終無法掃去他深藏於內心的寂寥,他渴望出人頭地,實現心中鴻鵠之志,又想堅守本心,絕不阿諛諂媚。偌大一個長安城,給不瞭王維“異客”的歸屬感;殿宇宏偉,比不上兒時與兄弟共攀的山峰;華燈明亮,也不及母親為他簪戴的茱萸鮮艷奪目。於是,他揮毫潑墨,寫下流傳千古的“獨在異鄉為異客”,僅僅七字,卻以一個“獨”和兩個“異”,將遊子身處他鄉的孤獨無依和深切哀愁無限放大,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每一個漂泊者內心最柔軟脆弱的部分,跨越千年,依然讓人感同身受,為之淚目。
數年後,王維之弟王縉赴長安求仕,兄弟久別重逢,一時間,涕淚沾襟。王縉深知兄長對故土的思念,特意攜來傢鄉特產的冬棗,以慰藉兄長思鄉之情。恰在此時,追尋王維足跡的探訪團也抵達長安,雖然未能如願見到王維,但探訪團成員卻與王縉相談甚歡,結下瞭不解之緣。談及兄長,王縉言辭間滿是自豪與敬仰,他熱情地取出傢鄉的冬棗,款待遠道而來的探訪團成員。棗香醇厚,如同兄弟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在這繁華喧囂的長安城中,他們攜手並肩,相互扶持,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故事。
至情之愛——情到深處未曾講,一顆紅豆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這首膾炙人口的《相思》,據史料相傳,曾被唐代的樂工譜曲演唱,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流行曲目”,而紅豆作為表達相思之情的意象,一直流傳至今,即便在當代流行音樂中,亦能覓其蹤跡。《相思》全詩以短短二十字,勾勒出一幅樸素而深情的畫面,雖無一“情”字,卻在結尾以“最相思”三字,深情直露,語淺而情深,令人動容。至於王維此詩所寄情之人,千百年來,始終是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競相探討的謎題,也為其增添瞭幾分神秘與浪漫的色彩。
相傳,王維與他的妻子崔氏自幼青梅竹馬,無論是他意氣風發之時,還是貶謫低谷之際,崔氏始終堅定地陪伴在王維身旁,不離不棄。史料記載:“王維為大樂丞,被人嗾令舞黃獅子,坐是出官。黃獅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後輩慎之。”王維曾為大樂丞,因“黃獅子”案牽連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夫妻二人自此天各一方,隻能借鴻雁傳書,寄托彼此綿綿情思。歲歲年年,草木枯榮,崔氏在傢中隻盼遠行夫君早早歸來。而王維身處異鄉,亦日日期盼傢鄉音訊,當看見船隻悠悠自故鄉而來,他情不自禁地寫下:“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字裡行間,盡訴思鄉之情。然而,世事難料,玉階下的春草再度轉綠,歸期卻依舊杳無音信。最終,崔氏未能等到王維歸來,在王維貶謫濟州數年後,崔氏因病悄然離世,從此天人永隔,隻留王維一人在這世間獨自徘徊。
庭院中,寒梅傲放,香氣襲人,卻少瞭那共賞梅韻、品糕言歡的身影。靜謐的夜晚,落英如雨,王維隻能在漫天花瓣中拼湊兩人曾經的點點滴滴。本期節目中,牛駿峰和盧杉飾演的青年王維和崔氏,在寒梅盛放之下,演繹出愛人之間真摯動人的生死離別,王維對崔氏的情愫,猶如他的詩作,字裡行間未曾直言情愛,卻字字句句皆是深情。紅豆寄相思,寒梅訴衷腸,這些尋常之物,皆成瞭他傳遞深情的媒介。“寄書傢中否”、“寒梅著花未”,這些看似日常的詢問,實則蘊含著難以言喻的深情厚意,含蓄又不失熾烈。崔氏過世後,王維沒有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
蒼生之愛——宦海沉浮歸田園,矢志不渝為蒼生
縱觀王維的一生,年少入長安遊學幹謁,至晚年主動辭官歸隱,他歷經仕途起伏,卻始終堅守著內心的理想與追求。王維在宦海中究竟經歷瞭怎樣的波折,又是何種力量讓他形成瞭“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的豁達人生觀?為瞭探尋這一答案,探訪團精心梳理瞭王維仕途的時間脈絡,特意選在其從濟州重返長安的關鍵節點,再次踏上尋訪之旅。恰逢冬至,長安城內洋溢著節日的熱鬧喜氣,行人絡繹不絕,相互道著“冬節安康”的祝福。然而不巧的是,王維入宮赴冬至宴會,讓探訪團再次撲瞭個空。盡管如此,探訪團卻意外獲得瞭拜訪王維的伯樂——張九齡的機會。此時的張九齡因被罷相而未能受邀參加宮宴,但他的府邸前依舊門庭若市,前來拜訪幹謁的人絡繹不絕。
見此情景,撒貝寧突發奇想,效仿唐代文人以詩幹謁的傳統,精心“謄錄”瞭一首詩呈遞給張九齡,沒想到竟打動瞭這位“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前任宰相,獲得瞭入府的機會。得知探訪團乃王維之友,張九齡欣然以禮相待,用親手包制的“五般餛飩”盛情款待眾人。冬至之日品嘗餛飩,乃唐代流傳的習俗,寓意著打破混沌,開辟清明的好彩頭。張九齡包餛飩的手藝精湛,令撒貝寧贊不絕口,連連稱奇。談及王維,張九齡言辭間滿是贊譽,對他“處屯而必行其道,居陋而不改其度”的高潔品性給予高度評價,也談及自己與王維的處世哲學不謀而合,惺惺相惜之情溢於言表。
不論是否身在朝堂,王維的心靈深處始終銘記著母親的教誨,心懷悲憫,慈愛世人,這一信念在他的詩意中也從未改變。貶謫濟州之時,面對“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的無奈與苦悶,他並未沉淪,仍盡心竭力疏通河道,救助因黃河決口而受災的百姓。奉命出使邊塞,他雖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離愁,面對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也心生萬丈豪情,願保邊關太平。邊塞歸來,時值李林甫專權,賢臣紛紛離朝,王維亦以“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為由,隱居終南山,在山水間悟出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超然境界。“安史之亂”中,他身陷囹圄,被迫任偽官。平亂之後,其弟王縉自請削官,為兄長贖罪,又因有《凝碧池》一詩明志,王維才得以保全性命。歷經人世滄桑,王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間疾苦,他懷揣著“望將一司職田,回與施粥之所”的慈悲之心,於晚年毅然辭官、捐宅,以粥濟民,用實際行動踐行悲憫天下的情懷。王維在天地自然間達到瞭“達觀”的境界,他深知,無論是身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都應心懷蒼生,以實際行動為天下謀福祉。他的故事,是對“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這一人生哲學的最好詮釋。
“新傢孟城口,古木馀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借由這首《孟城坳》,王維以詩寄情,勾勒出新舊時空的交替,感慨歲月無情,往昔繁華終歸於古木衰柳的蒼涼。然而在探訪團的誠摯邀請下,王維“穿越”到千年後的今天,重返故鄉山西運城,眼前景象,卻非他所料想的荒蕪,而是一派生機勃勃、煥然一新。兒時嬉戲的永福院,已蛻變成綠意盎然的雙塔公園,成為百姓悠然休憩之地。兩座巍峨高塔,歷經風雨洗禮與世代修繕,仍傲然矗立於雲霄之間,見證著歲月的流轉。塔下,王維與王縉兩兄弟的雕塑巍然屹立,仿佛“穿越時空”的使者,向千年後的世人訴說著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讓這份情誼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節目中,正值冬棗豐收季節,千年後的故鄉特產不僅保持瞭原有的清脆甘甜,還培育出品種繁多的“新成員”。在這片土地上,勤勞智慧的果農們憑借著科學管理和先進技術,極大地提升瞭果品的產量與質量,開發出棗花蜜、棗幹、棗醋等一系列深加工產品。目睹當下人們富足無憂的生活,王維心中滿是羨慕與贊嘆,仿佛看到瞭心中那幅理想國的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時值正午,陽光傾灑於著名的內陸鹽湖——運城鹽湖之上,湖水在光影交錯間仿佛被賦予瞭調色盤般的斑斕色彩,如詩如畫。這片滋養瞭世世代代當地居民的鹽湖,如今已退鹽還湖,不再肩負產鹽使命。平靜的湖面被連綿青山溫柔環抱,成為運城一道令人矚目的亮麗風景線。遵循著王摩詰那超然物外的處世哲學,當地居民亦找到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之道。他們可以在白日裡悠然觀賞“人閑桂花落”的寧靜景致,於夜晚靜聽“夜靜春山空”的悠遠回響,在這片天地間尋覓到瞭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他們的生活,自由而安寧,充滿瞭對世間萬物的熱愛與敬畏,繪就瞭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超脫淡泊不失恒定堅守,閑雲野鶴不忘蒼生之愛。王維雖歸隱田園,卻始終不忘兼愛蒼生,如靜水流深,深沉熱烈,坦然以對人生無常,把每一次變化當作人生的磨礪與修行。今晚八點檔,鎖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繼續步入《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和王維一起,於水盡雲起之處,共賞超然物外而又深情厚意的詩意人生。
來源:央視一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