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日本的侵華戰爭讓無數中國傢庭流離失所。一些在新西蘭謀生的中國勞工們,在戰爭爆發後設法將傢人帶來團聚。1939年2月,新西蘭政府做出瞭人道主義的決定,接納瞭250多名中國婦女及其子女,為他們提供為期兩年的臨時居留許可證。這一決定改變瞭這些傢庭的命運,也開啟瞭新西蘭華人社區的新篇章。

85年後的周六晚上,在奧克蘭的一場聚會上,14位當時隨母親前來新西蘭的難民再次相聚。他們已年逾八旬,有的甚至已是九十高齡。他們通過這次聚會緬懷過去、紀念新西蘭政府在他們最艱難時刻伸出援手的善舉,也重溫自己當年逃難、落地生根的動人故事。

 

戰火紛飛下的艱辛旅程

今年92歲的黃耀興(Yew Hing Wong)清晰地記得自己6歲時隨母親逃難的經歷。“從我們村莊到香港,我們走瞭大約一個星期,沿途還要穿越稻田等地。”黃耀興回憶道,“途中,我們遇到日軍飛機的轟炸和掃射,飛機就在樹梢的高度盤旋,令人感到無比恐懼。”

最終,他們乘坐貨船輾轉來到新西蘭,在基督城與父親團聚。黃耀興的父親當時在當地經營一傢水果店。在新西蘭安定下來後,黃耀興逐漸適應瞭新環境,盡管起初在學校面臨一些歧視,但後來他結識瞭許多好朋友。

87歲的張劉翠瓊(Judy Cheung)也有類似的回憶。她與母親經過四天的長途跋涉從廣東步行到香港,隨後搭船輾轉抵達新西蘭。“那時候日本人還沒來到新西蘭,我們感到很幸運,遠離瞭戰火。”張劉翠瓊說道。

初到異鄉的艱難適應

對於這些難民傢庭來說,初到新西蘭時的生活並不容易。孩子們大多不懂英文,在學校裡常常因語言障礙而感到困惑,而大人們則要面對種種生活上的困難和社會的偏見。張劉翠瓊回憶說,她的傢人在購買首套住房時遇到瞭種族歧視,鄰居們不願意有華人住在他們旁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華人傢庭在新西蘭逐漸站穩瞭腳跟。他們的子女在學校成長起來,結交朋友,融入社會。這些曾經的難民,也在新西蘭的土地上紮下瞭根。

重逢與紀念:生命的堅韌與傳承

在周六晚的聚會上,91歲的黃灼倫(Charlie Wong)與一些有著共同經歷的老友相見,他深深感慨這些年來的種種變化。曾經的逃難之旅、顛簸的海上航程、與父母在異國重逢的欣喜,這些記憶已深深刻入他的人生軌跡中。五年前,黃灼倫還與在船上結識的童年玩伴Jack Wong重逢,盡管這位老友已在去年去世。

奧克蘭退休教師何莉莉(Lily Lee)是這次紀念活動的積極推動者之一。她出生於新西蘭,但母親和姐姐都是30年代末的難民。她在撰寫的《告別廣東》(Farewell Guangdong)一書中記錄瞭華人女性的故事,特別關註瞭這些來到新西蘭的妻子和母親們,及其在艱苦歲月中的堅韌與奉獻。

何莉莉表示,“這些妻子和孩子們的勇敢和韌性,不僅在新西蘭華人社區的發展中扮演瞭重要角色,也為我們後輩留下瞭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她的母親常常提到,在中國被日軍追殺的恐怖經歷,以及帶著幼小的孩子逃難的種種艱辛。今天的紀念活動,不僅是為瞭重溫這段歷史,更是為瞭讓年輕一代銘記華人社區的根源和先輩們的奮鬥。

從排斥到接受:種族融合的時代變遷

“最初人們不太喜歡華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瞭解瞭我們,也接受瞭我們。”黃耀興談起他童年在基督城的經歷時說道。華人難民及其後代的努力和貢獻,逐漸改變瞭社會對華人群體的看法。

在張劉翠瓊的記憶中,數十年後,吉斯本(Gisborne)甚至選出瞭一位華裔市長,華人在新西蘭的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今天,張劉翠瓊的子孫已經完全融入新西蘭社會,對種族差異沒有任何概念,而她也為此感到欣慰。

 

“落地生根”:紀念活動的意義

紐西蘭屋侖華聯會主席梁嘉南(Richard Leung)表示,這場以“落地生根”為主題的紀念活動旨在緬懷那段曾經被遺忘的歷史,表達對新西蘭政府接納這些難民的人道主義之舉的感激之情。“這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我們希望後代永遠銘記自己作為新西蘭華人的根源。”他說。

這批在二戰時期逃離戰火的中國難民,標志著新西蘭華人社區從男性勞工到傢庭移民的轉變,開啟瞭華人真正紮根新西蘭的歷程。85年後,曾經的難民已年逾八旬,他們的子孫則已經完全融入這片土地,他們的故事也將繼續激勵後人,不斷傳承下去。

編譯自 RNZ  HaiYin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