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20日訊(記者楊俊康) 9月20日,2024北京文化論壇“以文明傳承促進文化創新”專業沙龍在北京角樓圖書館舉辦。沙龍以“以文明傳承促進文化創新”為主題,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歐亞人文交流中心聯合承辦。

2024北京文化論壇“以文明傳承促進文化創新”專業沙龍現場(攝影 萬利)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副書記魏暉擔任主持人。沙龍分為嘉賓對話和互動兩個環節。在對話環節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胡正榮所長、西班牙ESADE商學院的蘇傲古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的劉作奎所長、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的穆罕默德•薩奇夫秘書長(視頻演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王文院長、歐洲委員會教育、視聽和文化執行機構的馬蒂兒•蓋謝克專傢評估員以及巴基斯坦中國研究所的穆斯塔法•賽義德執行主任等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議題進行瞭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互動環節則由華中科技大學的陳先紅教授、巴西盧拉研究所的梅麗莎•坎佈希協調員(視頻演講)、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平與外交研究所的阿西夫•努爾所長、阿根廷佈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馬丁•溫蘇埃所長、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的威倫•披差翁帕迪主任以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的張彧主席等專傢學者參與,他們就如何在全球范圍內促進文化創新和文明交流分享瞭各自的見解和經驗。

此次論壇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傢學者提供瞭一個交流思想的平臺,也為推動全球文化多樣性和文明互鑒貢獻瞭智慧和力量。

北京語言大學副書記魏暉提出語言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基礎,對文化創新具有深遠影響。我國高度重視語言文明的傳承與創新,通過數字化手段保護語言資源,如語保工程等,構建多媒體語言資源庫,並出版系列標志性成果,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同時,引入市場機制,探索“語言+旅遊”等模式,為文化創新註入活力。在高度符號化的數字時代,提煉和闡釋中華文明標識符號,通過語言文字等文化符號的創新敘事,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些舉措共同促進瞭以語言文明傳承為基礎的文化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瞭巨大市場價值,如《黑神話》小說創作引發文化熱潮,彰顯中國古代神話體系的博大精深,遠超西方神話。《山海經》《新白娘子傳奇》等傳統文化已轉化為影視創作,獲得良好票房。當下中國正在開始講述世界故事,紀錄片《裡斯本號沉沒》講述中國漁民拯救英國戰俘的故事,在英國大獲成功。而中國向世界拓展的歷史並未完全講完,鄭和下西洋等歷史事件蘊含的開發、中國在世界各地的故事尚未充分挖掘,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潛力巨大,共同探索傳統文化中的財富成為時代趨勢。

西班牙ESADE商學院教授、“與中國對話”項目負責人蘇傲古:主要探討瞭文化遺產在促進文化創新、和平共處以及人類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以自身在北京的經歷和2024年北京文化論壇的參與為背景,強調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奧運會作為文化遺產的象征,對推動全球文化倡議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薩馬蘭奇和馬約爾•薩拉戈薩等文化領袖通過創新管理和推廣文化遺產,促進瞭體育和教育的進步,以及不同文化間的和平共處。他認為,過去的遺產能夠為現在的和平做出貢獻,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大創新。北京2008年奧運會與中軸線申遺項目中的表現是文化傳承與創新最好的典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劉作奎認為文明傳承與文化創新相輔相成,共同驅動文化發展。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精髓為創新提供靈感與素材;註重文化傳承與教育,確保文化精髓延續並培養新時代傳承人;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創造符合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形式,推動文化持續繁榮。

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穆罕默德•薩奇夫認為在快速變遷的現代世界中,技術雖迅猛發展,但文明的精髓與遺產仍是我們前行的基石。文化再塑造與重新詮釋,結合現代技術,為傳統文化註入新活力;同時,研究過去、面對挑戰、展望未來,是文化創新的必由之路。中印作為古老文明,合作前景廣闊,在醫學、藝術等領域已展現融合創新的成果。文化傳承與創新共生共榮,不僅塑造國傢靈魂,更推動全球發展。讓我們攜手,以文明傳承為基,共創文化創新的美好未來。

歐洲委員會教育、視聽和文化執行機構(EACEA)專傢評估員馬蒂兒•蓋謝克深入探討瞭“通過文化傳承促進文化創新”與人工智能的協同作用,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充滿希望與責任的未來圖景。他強調瞭文化傳承作為文化創新基石的重要性,還展示瞭人工智能在促進跨文化交流、保護文化遺產以及推動文化創新方面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敏銳地指出瞭人工智能應用中需保持的人文關懷與道德標準,這為我們如何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裡守護和傳承文化提供瞭寶貴的思考。

巴基斯坦中國研究所(PCI)執行主任穆斯塔法•賽義德:當前國傢間外交面臨復雜局勢,傳統外交手段效力減弱,沖突頻發。文明的悠久歷史遠超現代國傢關系,其演進路徑與沖突機制尚待深入理解。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傢,歷經屈辱與抗爭,展現出非侵略性文化特質。面對“中國威脅論”,中國強調文化創新與歷史傳承的結合,力求在全球語境下講述多元文明故事。然而,當前文化創新受限於預設立場,敘事焦點狹窄。我們呼籲超越國界,共同應對貧窮、發展教育,利用AI技術推動進步。作為人口眾多且年輕的國傢巴基斯坦,我們渴望融入全球供應鏈,促進文明對話與合作,而非沖突。文化創新旨在歷史傳承與現代發展的融合,尋求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席之地與共同發展。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先紅:中華文明傳承與文化創新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石,彰顯文化自信與自覺。其中,中國節日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發揮著重要作用。節日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元敘事情景,提供清晰的創新框架,還作為創新平臺,融合文化、科技、教育、旅遊等多元素,促進現代與傳統融合。此外,中國節日更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窗口,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國際社會的認同感與參與度。因此,需多維度提升節日的儀式感與文化感,讓中國節日成為連接中國人與世界的精神紐帶,推動中華文明的全球傳播與影響。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平與外交研究所所長阿西夫•努爾: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系,以“全天候友誼”著稱,不僅體現在外交和經濟層面,更在於深厚的文化紐帶。兩國通過戲劇、電影、音樂、工藝品及教育等領域的廣泛合作,促進瞭文化的相互學習與進步,電視劇、電影交流展示瞭雙方文化的吸引力和共鳴。音樂節、文化節等活動以及教育合作,尤其是孔子學院和語言交流項目,進一步加深瞭文化理解和尊重。文化傳承與創新並重,兩國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使古老藝術形式煥發新生。教育合作則為年輕一代搭建瞭文化交流的橋梁,培養瞭未來文化大使。通過共同努力,巴基斯坦與中國將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緊密相連、文化豐富的世界。

阿根廷佈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吉諾•赫爾馬尼研究所所長馬丁•溫蘇埃:強調瞭中拉兩國友誼與合作的重要性,指出盡管地理與文化差異顯著,但全球化背景下加強相互理解和合作尤為迫切。他提到,中拉雖遠隔萬裡,但無歷史糾葛,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中國作為新興大國,能理解並團結發展中國傢,為拉丁美洲提供新機遇。他呼籲通過深化文化交流、特別是大學間的合作,來促進雙方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認為這是構建互信、共同應對挑戰的基礎。他期待中拉關系能超越地理界限,成為日常互動的一部分,共同豐富人類文明,促進多極世界中的和平與合作。

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探討文化力量與全球治理。他分享瞭中秋佳節跨越國界的情感共鳴,強調文化在動蕩變革期對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回顧“一帶一路”倡議及亞洲文明大會,他贊揚瞭中國智慧與東方文化對全球合作的貢獻,特別是文化創新如何促進民心相通與共同發展。中國網絡短劇、遊戲等文化形式在東南亞掀起熱潮,展現瞭文化交流的活力。他認為,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強調文化互鑒與創新對於全球治理的意義。同時,中國式現代化被視為普惠全球的現代化模式,為發展中國傢提供新思想與新方案。最後,他呼籲各國通過文化論壇等平臺,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應對挑戰,攜手構建美麗傢園。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創始人、主席張彧: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成立15年來,專註於文明傳承與文化交流,以民間力量促進中德人文互動,品牌“GeKA”深得民心。該基金會不僅構築瞭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多個領域推動項目合作,還通過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創新,如老爺車拉力賽、藝術展及《愛之風暴》等項目,在德國獲得高度贊譽。以高視角的文化傳播策略,如德國總統府中國文化展示,進一步擴大瞭影響力。基金會持續助力兩國人文交流,支持新移民與青年藝術傢,並呼籲更多企業與民間力量加入,共同以文化創新推動中德發展,搭建無偏見的交流橋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