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動的通知》提出,讓“村晚”真正成為群眾才藝大舞臺、特色文化大秀場、文旅融合大平臺。近期,各地廣泛開展“村晚”活動,在堅持農民唱主角,熱在鄉村、樂在群眾的同時,根據農民需求和時代變化,豐富活動內涵,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做好“融”文章,與特色節慶節日、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產業發展、新興消費業態融合,不斷暢通“文化+百業”“百業+文化”的良性循環。

“一臺‘村晚’就像一個地方的民俗教科書”

“醉在那片海——2024山東榮成那香海夏季‘村晚’”活動現場 榮成市文化館供圖

7月31日,作為2024年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點,“醉在那片海——2024山東榮成那香海夏季‘村晚’”在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港西鎮那香海社區舉辦。

冷桂榮是那香海社區的新居民,搬來榮成市不到兩年時間。來到新環境,認識的朋友少,她一度感到很孤獨。一次偶然的機會,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邀請冷桂榮參加舞蹈培訓活動,她上課第一天便被舞蹈隊員熱情接納,大傢迅速打成一片。

“為瞭準備‘村晚’上臺演出,社區舞蹈隊光是集中排練就用瞭兩周時間。有的隊員回到傢,還會跟著視頻學練。”冷桂榮介紹,“村晚”對業餘文藝愛好者的影響非常大。為在“村晚”舞臺放光彩,每一個節目都獨辟蹊徑,既體現瞭地域文化特色,又贏得瞭掌聲。

“村晚”是助力鄉村振興、展現基層良好文化生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山東在2024年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點的具體工作開展中,重視挖掘地域文化標識的價值,從公共文化服務、遺產保護、產業發展的角度解讀“村晚”,辦好系列活動。

那香海社區“村晚”舉辦前後,榮成市特別策劃民俗展演、文藝節目、非遺夜市3個板塊。尤其是非遺夜市,頗具榮成市特色的面塑、剪紙、草編等非遺項目集中亮相那香海社區,受到周邊居民和遊客的喜愛。

榮成市文化館館長徐偉表示,“村晚”選擇在那香海社區舉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裡不僅居民集中,還是當地知名的旅遊景點,能夠讓更多觀眾感受榮成市的民俗文化。

“一臺‘村晚’就像一個地方的民俗教科書。”山西太原遊客劉女士表示,那香海社區的“村晚”讓人不僅飽瞭眼福,也更加直觀地瞭解瞭榮成的歷史,希望旅遊景點能多安排原汁原味、由本地民眾參與組織的民俗展演。

如果說,那香海社區的“村晚”主打群眾參與,演給遊客看。那麼,在黃河三角洲的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當地則將“村晚”辦成瞭一場自然和文化資源推介會。

包括墾利街道七村“村晚”在內,墾利區每年列支180萬元支持舉辦“四季村晚”。除瞭文藝隊伍和非遺傳承人的加入,墾利區每次“村晚”現場還邀請周邊景區、食品加工企業等參與,旨在通過線上和線下平臺系統展示墾利區的特產。

同時,墾利區“村晚”的演出團隊,一部分是業餘文藝愛好者,一部分則來自當地的藝術培訓機構、社會文藝團隊。後者共同組成瞭“黃河口藝術聯盟”,定期到鄉村為村民開展上門培訓服務。

文藝愛好者李曉娟說,今年走上墾利街道七村“村晚”舞臺的,很多是自己平日裡一起排練的朋友。大傢可能唱腔不標準,舞蹈動作也有待提高,但對文藝活動的熱情是真切的。

墾利區的民眾喜歡聽呂劇。今年開春以來,墾利區的“四季村晚”場場都有呂劇節目。山東省呂劇院的幾位呂劇名傢聽說之後,十分感動,專程自費跑到墾利區為大傢輔導,在當地傳為佳話。

“如今墾利的‘村晚’,已經從年年辦轉變為季季演,原因就是群眾有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有需求。”墾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延琳介紹,去年,墾利區有1.5萬名群眾直接報名參與“村晚”海選,充分說明瞭這一活動的人氣。下一步,墾利區的工作重點是做好融合發展文章,讓“村晚”不僅僅是一場文藝活動,也能成為黃河口旅遊的一道風景,成為民俗文化展示的常態化舞臺。

“村晚+”搭起農文旅融合大舞臺

活動現場的西安鼓樂表演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盩厔是誰的傢,大熊貓的傢,來找‘四寶’玩耍呀。這裡是盩厔呀,來逛周至吧……”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指導,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文化館協會、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周至縣委、周至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源來周至 多來多福”2024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在西安市周至縣水街煙火巷子舉辦。

活動在呈現群眾演、群眾看、群眾樂的文化盛宴的同時,積極推進“村晚+”,讓廣大遊客與周至縣二曲街辦鎮東村村民一起,共享“村晚”大舞臺。

一邊是有著“中國北方最美水鄉”之譽的美好風景,一邊是戲曲、歌舞的精彩展示,星空下,撞擊出“越夜越精彩”的融合之美。

本次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在以周至縣特色節目為主體的基礎上,特別遴選瞭西安市及陜西省其他地市群眾自編、自導的精彩文藝節目進行集中呈現,強化瞭示范和引領作用,突出瞭本土文化特色和農趣農味。

“最美的中國唱最美的歌,相親相愛永遠都要快樂……”舞臺上,由西安市群眾藝術館秦韻藝術團帶來的舞蹈《最美的中國》,在優美、動感的舞姿中展現出火紅、激揚的精氣神,武術《雙雄對峙》、魔術《華山戲法》、戲曲《秦腔薈萃》等節目依次亮相。12個以地方非遺民俗項目、鄉土故事為創作元素,由非遺傳承人、民間文藝骨幹、文化志願者共同呈現的優秀節目,贏得市民和遊客的熱情掌聲。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動的通知》提出,推動“村晚”由側重文藝演出向文化和旅遊節慶展示、群眾文藝展示、特色文化傳承、好物美景推介等相結合的綜合性節慶活動轉變。

對此,本次活動與周至縣夏日鄉村文化旅遊季活動相結合,以“村晚”進景區的方式,推進“村晚”與特色節慶節日、鄉村旅遊融合,積極發展鄉村特色文旅產業,讓“村晚”成為群眾才藝大舞臺、特色文化大秀場、文旅融合大平臺。

活動現場,周至縣進一步打響“源來周至 多來多福”區域文旅品牌,發佈瞭多條周至旅遊線路,推介瞭集市民休閑、親水體驗、兒童娛樂、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旅遊項目,助推文旅消費,促進鄉村旅遊、夜間經濟發展,全面綻放周至文旅魅力。

“村晚”是提升群眾幸福感、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舞臺。舞臺上,震撼熱烈的《威風鑼鼓》,展現出激揚向上的精氣神;舞臺下,觀眾和著節拍,舞動身軀、擺動雙臂,讓夏日的激情貫通臺上臺下……活動現場,村民和遊客融為一體,有的觀眾從臺下躍上圓形大舞臺成為演員,有的演員來到觀眾身邊與大夥互動。熱烈的氛圍中,大傢同唱共舞,凝心聚力,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唱山歌哎,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現場,由周至壯族同鄉會帶來的民族服飾表演,讓廣大觀眾眼前一亮。遠嫁而來的廣西壯族女兒們,身著傳統服飾,呈現瞭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織錦的非凡魅力,以“陜西媳婦”的身份展現出周至的包容和熱情。

“真沒想到,在周至還能看到地道的壯族文藝表演,很有民族特色。作為老西安人,向新西安人表示歡迎,他們讓西安更加多元和開放。”從西安市區驅車到此“微度假”的孫嘉說。

此次“村晚”舉辦地——煙火巷子毗鄰鎮東村,是周至水街的核心組成部分,以“北方寬窄巷、古鎮不夜城”為體驗標簽,是西安新興的網紅“打卡”地之一。“村晚”綻放於此,是文化與生態、產業、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的有力探索。活動現場,除瞭街區原有的特色小吃、傳統手工藝品銷售外,熱鬧的“村晚”集市集中展示和銷售的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也讓村民和遊客流連忘返。

“我們要讓‘村晚’成為百姓喜歡的大舞臺,讓更多市民和遊客來到這裡,在看節目、品鄉愁、遊玩的同時還能購買到農特產品。”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搭建農文旅融合大舞臺,做好鄉村振興的大文章,共繪樂在群眾、火在鄉村、熱在產業的幸福、融合畫卷。

“村晚”為遠方增添詩意

在廣西桂林大寨村夏季“村晚”演出現場,紅瑤長發梳妝展示《長發謠》。龍勝各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夏日的桂北龍脊梯田,綠意盎然,遊人如織。這裡的大寨村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評選的“最佳旅遊鄉村”。近日,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暨六月六龍脊“曬衣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大寨村舉行,吸引瞭眾多村民和遊客前往觀看,熱鬧非凡。演出還通過全國公共文化雲等多個平臺現場直播,引發各地網友圍觀。

活動演出有原生態祭祀儀式的《火種與草標》,有民間樂器演奏的《侗音的諧奏》,有紅瑤長發梳妝展示的《長發謠》等,‘村晚’節目形式多樣,民族味、文化味和鄉村味很濃,很精彩。現場遊客說,非常羨慕當地女人又長又亮的秀發、別致鮮艷的花紅服飾,她們行走在層層梯田間,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

“‘村晚’在大寨村舉行,演出節目和活動內容涵蓋龍脊當地的各個村寨、民族和特色文化,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景象。”龍勝各族自治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這一次“村晚”與六月六“曬衣節”一起舉辦,目的就是擦亮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賦能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

農歷六月六“曬衣節”,是龍脊紅瑤除春節外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傢每戶都把花衣、飾衣、花裙拿出來,晾曬在曬臺、走廊及木樓外墻上,一串串紅紅綠綠的衣裳鮮艷奪目,“曬衣節”因此得名。

“時至今日,‘曬衣節’已經成為紅瑤同胞的重要節日,乃至龍脊梯田景區一年一度的盛事。”龍勝當地作傢王誠林說,引人入勝的曬衣節集中體現瞭龍脊紅瑤的民俗民風,是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今年‘村晚’註重展示龍脊本地豐富多樣的非遺,通過全國公共文化雲等平臺向各地群眾講述龍勝故事、龍脊故事,助力構建龍脊鮮明、多元的旅遊形象。”龍勝各族自治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說,活動通過紅衣曬紅半邊天、百名瑤嫂長發梳妝、“紅衣定終身”紅瑤大型婚禮、紅瑤服飾加工等紅瑤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進一步展示紅瑤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在大寨歌舞坪紅瑤服飾加工展示現場,紅瑤女同胞人手一架織機,圍坐成圈,嫻熟地穿針引線、織佈繡花,為遊客展示紅瑤傳統紡織技藝,場面壯觀。在鱗次櫛比的瑤族民居,一排排大紅的紅瑤服飾掛在屋外,與充滿歷史感的木板墻形成鮮明對比,極具視覺沖擊力。在紅瑤婚禮展示區域,撐著紅傘的盛裝瑤族姑娘一路走來,吸引遊客駐足欣賞。活動期間,大寨村還開展瞭田中摸魚、大型梯田火把夜景、紅瑤原生態篝火晚會等遊玩項目,豐富旅遊體驗,讓遊客在節日的喜慶氛圍中感受紅瑤民族文化魅力。

“翠綠的梯田逐級而上,紅衣少女推窗曬衣,瑤嫂河邊梳理長發……很多以前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的唯美、神秘、浪漫的場景,如今終於近距離看到瞭,好激動。”在深圳遊客譚志丹眼中,這一趟龍勝之行收獲頗多。

“除瞭活動多和原生態,5G直播也是此次‘村晚’和‘曬衣節’的亮點。”龍脊梯田風景名勝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活動區域,景區與移動公司合作,結合建設5G千裡眼高清攝像頭,通過“5G+慢直播”的形式,將節日盛況通過雲端傳遞到廣大網友面前,讓網友零距離感受紅瑤民族文化的魅力,直播平臺觀看量超30萬人次。此外,在大寨村七星追月等梯田景區,通過5G千裡眼高清攝像頭、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遠程全天候直播梯田風光。

“‘村晚’和‘曬衣節’激發瞭村民和遊客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豐富瞭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豐富瞭旅遊產品和業態,讓美麗的龍脊梯田、風情多姿的大寨村更熱鬧、更紅火、更有詩意。”大寨村的村幹部說,節慶活動的舉辦為當地旅遊業發展註入瞭新活力。

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龍勝全縣累計接待國內遊客447.08萬人次,實現消費53.12億元。龍勝各族自治縣委書記雷陳表示,未來,龍勝將繼續深挖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旅遊業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探索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

在白銀納村“村晚”感受鄂倫春風情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民間藝術團在夏季“村晚”表演舞蹈《永遠的勇士》 石玉海 攝

兩個月前,由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指導、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承辦的“幸福滿龍江 歡樂在興安”——2024年全國“四季村晚”之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在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白銀納鄉白銀納村吉雅希廣場舉行。白銀納村為鄂倫春族村,自1953年鄂倫春族下山後,白銀納村百姓的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進白銀納村,鄂倫春族特色的撮羅子形狀住宅極具吸引力。

“村晚”以情景劇《贊達仁》、鄂倫春民族舞蹈《鬥熊舞》拉開序幕。隨後,歌曲《越往北越美》、組歌《鄂倫春的生活是艷陽天》、群舞《永遠的勇士》等節目接連上演,晚會在歌曲《我在黑龍江等你》的優美旋律中收官。村晚”通過“一路向北到興安”“鄂漢人民一傢親”“興安嶺上歌飛揚”3個篇章,展現瞭鄂倫春族的文化魅力。

本次“村晚”的亮點是由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民間藝術團帶來的7個具有鄂倫春族特色的文藝節目。歌曲《大興安嶺我的傢》《賽馬歌》及群舞《跳動的鵬妞賀》《永遠的勇士》和鄂倫春族童謠《繞圈圈》等節目,收獲瞭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該藝術團成立於2008年,因民族特色突出,常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進行演出。團長孟佳說,鄂倫春族群眾能歌善舞,見山唱山、見水唱水、見物唱物、見事唱事,隨口拈來,白銀納村每位村民都是演員。

晚9時,吉雅希廣場在背景音樂《走上高高的興安嶺》的動人旋律中燃起篝火,鄂倫春族傳統活動篝火晚會拉開帷幕。村民葛蘇熱作為領舞人跳起瞭歡快的龍頭舞。在他的盛情邀請下,遊客與村民手拉手圍著篝火載歌載舞。

白銀納村“村晚”打造瞭“文藝演出+篝火晚會+非遺展示+美食品鑒+參觀體驗”的文旅融合新場景,把“村晚”做精、做優、做強,使之成為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和反映白銀納村新風貌、新氣象的重要載體。

同期舉辦的呼瑪縣非遺展,展出瞭鄂倫春服飾、剪紙、樺樹皮鏤空畫等12個系列鄂倫春族非遺作品,首飾盒、煙盒、樺皮船等樺樹皮工藝品成為搶手貨。村民孟淑卿一邊展示自己親手制作的狍角帽,一邊講述鄂倫春族群眾過去狩獵打魚的故事,加深瞭遊客對鄂倫春族文化的理解。

美食品鑒活動更是吸引人。白銀納村的村民早早來到吉雅希廣場,支起爐灶,木炭引火,鐵鍋烀全羊。臨近中午,羊肉熟透,供遊客免費品嘗。現場制作的烤肉串、熏肉和肉粥,極大地滿足瞭遊客的味蕾。

白銀納村旁建有白銀納鄂倫春族風情園,是遊客必遊地,也是白銀納村“村晚”的參觀體驗項目。遊客們“打卡”巨熊雕塑、在非遺展示館購買特色非遺產品、在民俗館觀看鄂倫春族老物件。

呼瑪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范樂說,隨著白銀納村“村晚”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呼瑪縣很多鄉鎮村屯都開始籌備舉辦“村晚”瞭。希望通過“村晚+”的形式,把“四季村晚”做成品牌,使之成為帶給百姓快樂、助力村民增收的平臺。

來源:中國文化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