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2024年8月16日,陽光如織,世傢傢長學院的跨文化研學之旅,引領我們踏入瞭中亞的秘境——亞美尼亞,探尋那顆鑲嵌在古老土地上的璀璨明珠——埃奇米阿津教堂。

對於大多數研學團的成員而言,亞美尼亞是一片未曾踏足的新大陸,因此,行前的“功課”顯得尤為重要。從浩瀚的資料中,我們勾勒出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內陸國度,它坐落在黑海與裡海之間,西鄰土耳其的烽火,北接格魯吉亞的雪山,東邊是阿塞拜疆的風情,南邊則與伊朗的古老文明相望。這裡,曾是絲綢之路上的繁華驛站;這裡,曾經有多種文化在此交匯融合;這裡,曾經孕育出獨一無二的亞美尼亞文明。回溯至公元前5世紀,亞美尼亞民族已然成型,並建立起統一的王國。然而,歷史的波濤並未讓這片土地歸於寧靜,外族的侵擾與國傢的分裂如影隨形,直至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如一道異樣的光芒,照亮瞭亞美尼亞,為其帶來瞭前所未有的精神統一。

隨著巴士緩緩駛入埃奇米阿津鎮,我們的心情也隨之澎湃。埃奇米阿津教堂,這座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基督教堂,靜靜地屹立於鎮中心,宛如一位歷經風雨的老者,訴說著千年的滄桑。教堂之名,在亞美尼亞語中寓意“耶穌降臨之地”,這一神聖的稱號,賦予瞭它無上的威嚴與莊嚴。

步入鎮中,臨街的大門恢弘氣派,有人喻之為紀念碑,這是為紀念亞美尼亞皈依基督教1700年而建,門上雕刻著國王將權杖授予主教的聖景,隱喻著在追求信仰的同時,宗教亦與權力的追求和運行的欲望交織在一起。大門兩側的石柱上,雕刻著繁復的花紋和聖經故事,每一筆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藝和對信仰的敬畏。

午餐時分,我們在鎮上一間別具風情的小木屋中匆匆用餐,隨後便急匆匆地趕往埃奇米阿津教堂博物館。盡管其規模不大,甚至令人難以置信它能被稱為博物館,但館內珍藏的諾亞方舟木片、曾刺入耶穌胸口的矛頭,以及千年前的彩繪《福音》書等聖物,卻讓我們震撼不已。即便是對基督教並不熟悉的我們,也能感受到每一件藏品都承載著信徒們深厚的信仰與敬畏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博物館的講解員,她無疑是亞美尼亞這個“美人國”的傑出代表,清秀而精致。然而,她在講解結束時傲慢地用英語說道:“我不認為你們聽懂瞭我今天的講解”,這句話無疑讓她的美麗光輝黯然失色。

轉身步入教堂,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柔和的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窗,灑在地面上,形成五彩斑斕的光影。教堂內部裝飾著精美的鑲嵌畫和壁畫,每一幅都講述著《聖經》中的故事,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把我們帶回那個信仰堅定的年代。我們沿著回廊緩緩前行,每一步都踏在瞭歷史的塵埃之上,感受著那份來自遠古的召喚。

埃奇米阿津教堂的建築風格獨特,融合瞭亞美尼亞和拜占庭的元素,展現出一種別樣的美感。教堂的穹頂高聳入雲,仿佛直通天際,寓意著人與神的溝通。穹頂下方,是錯綜復雜的拱形結構,它們相互交織,形成瞭一種獨特的空間感。教堂的墻壁上,鑲嵌著五彩斑斕的玻璃片,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為這座古老的建築增添瞭幾分神秘和神聖的氣息。

回望歷史,公元4世紀中期,當羅馬帝國尚未將基督教確立為國教時,亞美尼亞人已經皈依瞭基督教,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傢。這一決定不僅深刻塑造瞭亞美尼亞的文化和藝術,更使其在中世紀的動蕩中保持瞭一種獨特的身份認同。埃奇米阿津教堂的建立,正是這一歷史轉折點的見證。

據傳,教堂的建造地點是由耶穌親自指引的,他將一隻金錘子扔在埃奇米阿津,從而確立瞭教堂的基石。這一傳說不僅為教堂增添瞭神秘色彩,更體現瞭亞美尼亞人對基督教的虔誠信仰。

當然,中世紀的歐洲並非一片光明。這一時期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教會的權力達到瞭頂峰,但同時也伴隨著腐敗、愚昧和壓迫。相比之下,亞美尼亞的教會雖然也受到瞭外部勢力的影響,但卻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瞭其獨立性和純潔性。亞美尼亞人堅守著基督教的信仰,修建瞭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這些建築不僅為信徒們提供瞭精神寄托,也為後來的建築和藝術發展奠定瞭基礎。

站在埃奇米阿津教堂的院落裡,我們不禁感嘆於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傳承。這座古老的教堂見證瞭亞美尼亞人從皈依基督教到堅守信仰的歷程,也見證瞭他們在多種文化和貿易路線的交匯點上所展現出的獨特風貌。這是一次跨越時空的研學之旅,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瞭文化的多樣性與歷史的厚重。在這裡,我們不僅領略瞭建築的魅力,更感受到瞭一種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