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訊君按:

本書是中拉教科文中心聯合北京大學出版社發起瞭“理解拉丁美洲文庫”系列第三本。此套叢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郭存海博士和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琨博士聯合主編,先期已經陸續出版《阿根廷迷思》和《巴西之根》。

《加勒比海五百年》

[美]斯圖爾特·B. 施瓦茨 著,

左曉園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序 言

1986年夏天,我從書架上取下那本折瞭角的費爾南徳∙佈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的《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開始重讀。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我大部分時間一直在研究和撰寫一本關於巴西蔗糖種植園與奴隸制歷史的書。那段時間,我圍繞著巴西、西班牙美洲,以及北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奴隸制、種族關系、種植園體系及殖民社會,廣泛地閱讀瞭當時出版的一些非常精彩、有創見的書。寫完那本關於巴西蔗糖的書時,我開始考慮做一個有關加勒比地區的新項目,但我想拓展和探索奴隸制以外的、能為我的研究提供一個統一主題的新領域。加勒比地區與地中海似乎大致相似,因此我向佈羅代爾的作品——一位老朋友,尋求靈感。這本巨著充滿瞭富有挑戰性的想法,其中一些想法比另一些更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但它關註海洋本身、島嶼和周圍大陸、半島、山脈以及賦予地中海形狀的海岸。在當時,這種重新看待一個地區歷史的方式令人興奮。佈羅代爾淡化政治變化,無視這片海域劃分為基督教區和穆斯林區,或劃分為受國傢或文化疆界限制的多樣歷史,他尋求一些把地中海地區定義為一個整體的要素,這些要素往往超越民族、宗教和其他文化差異,導致共同的行為方式、信仰和行動。

那年夏天,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清楚地看到,地理和環境,或者佈羅代爾所說的“氣候”,設定瞭那片古老海域的文化、政治和歷史要素,面包、橄欖和葡萄藤蔓在那裡創造出瞭共同的文明。盡管佈羅代爾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的觀點相當固定,把氣候看作是人類活動不變的物理背景,這種觀點會遭到今天的環境史學傢質疑,但他轉向探索人類活動與物理世界的關系——這是他與戰後許多法國同僚的共同興趣,成為歷史學的一個重大突破。並非隻有佈羅代爾、勒羅伊·拉杜裡 (Leroy Ladurie) 和其他法國學者采用這種研究方法。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拉丁美洲學者,我早已知道,早在“環境史”這個名詞出現之前,1877年,智利學者本哈明•比庫尼亞•麥克納(Benjamín Vicuña Mackenna)就已經寫出瞭一本關於智利氣候的早期環境史傑作,我也重讀瞭這本書。在思考這個項目並且圍繞加勒比地區進行更廣泛的閱讀時,我發現,幾乎沒有哪個地方比環加勒比地區更適合用佈羅代爾的歷史分析方法瞭。也許能比環加勒地區從這種歷史敘事中獲益更多的地方更鮮見,在這種歷史敘事中,創造瞭不同民族、不同史學的政治、語言、和文化的界限可能被打破。古老的地球構造運動在這裡將數百個島嶼散落在兩塊大陸的沿海地區之間,形成一條島鏈,綿延約2500英裡(4000公裡),中美洲和墨西哥地峽將兩塊大陸連接在一起,這條地峽被巴勃羅∙聶魯達稱為“美洲的小蠻腰”。這些按拓殖者的語言和文化劃分的地方,後來都形成瞭自己的本土語言或克裡奧爾語變體,在地理上也劃分為擁有各自歷史和認同的大陸國傢和島國,有很多理由將它們區別對待。正如牙買加歷史學傢內維爾∙霍爾 (Neville Hall)曾經提到的加勒比島“珍珠”鏈:這些“天然散落的珍珠,經受瞭無論是加勒比人、西班牙人、其他歐洲殖民者或是後殖民政體的每一次政治詭計,等待重新串在一條持久的鏈子上,通過某種統一的鼓舞人心的原則團結在一起。”

但同時,它們有明顯的共同點。從查爾斯頓到卡塔赫納,從韋拉克魯斯到佈裡奇敦,相似的植被、相似的景觀、相似的生活節奏和相似的物產使加勒比社會具有相似的經歷,成為互相競爭生存空間的手足。所有的加勒比國傢都以某種方式或在某種程度上經歷過歐洲人的殖民、土著人口被毀滅、非洲奴隸制、種植園制度、多種族社會的建立、來自非洲、亞洲和歐洲的移民潮、種族遺產和爭取獨立的鬥爭,為尋求切實可行的政治和經濟出路進行的政治結構試驗,有時是專制統治,這些實驗在後現代世界有時會帶來離岸銀行、毒品交易或性旅遊等荒誕的解決方案。也許想要從這個美洲海地區餐桌上常見的加勒比大蕉、鹽鱈魚和朗姆酒中看出與佈羅代爾的面包、葡萄酒和橄欖構成的地中海文明相對應的文化統一體有些雄心過大,但是,時間、經歷和空間使加勒比地區擁有很多共同點。其中地理因素影響巨大,生活在共同的環境條件下、遭受共同的災害——地震、火山、海嘯、幹旱、流行病——創造出某種“跨國”的共同經歷。在這些共同的挑戰中,氣旋風暴(北大西洋的颶風)最嚴峻、最頻繁或特點最鮮明。

因此,我開始考慮用颶風以及大加勒比社會對颶風的理解和回應方式作為一種元敘事、一個總的組織主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審視這個地區的過往。過去有人用過其它類似的總主題。奴隸制、戰爭、種植園、移民和殖民主義都提供瞭“跨國的”元敘事,或講述大加勒比地區史的方式,我的目的並非取而代之,而是用一個自然歷史的元素作為主題,提供檢視大加勒比地區歷史的另一個有用工具,這個元素也以各種方式影響瞭其他所有的主題。然而,在我有些天真的意圖之下隱藏著兩個認識論問題。首先,颶風似乎是典型的上帝的行為,是歷史之外的現象、人類無法控制,也許更應該用神學或科學解釋,而不是用歷史分析。同時,也有落入地理或環境決定論陷阱的危險,許多學者落入瞭這個陷阱,把地理或氣候當作自變量,用環境制約來描述一切,使其他一切元素都成為因變量。我一直努力對這個陷阱保持警覺,避免過多地歸因於環境,或者淡化人類對塑造環境或對環境的影響。氣候與地理設定瞭范圍也創造瞭可能性;人類社會不斷試探或重塑這些界限。在此過程中,正是人類的能動性利用或錯失機會。本書旨在探討這一切為什麼以及如何在這樣一個廣闊的地區發生,這個地區內盡管存在相當大的文化和歷史差異,但相同的環境威脅產生相似反應,不過這些活動總是受到當地政治和社會現實的限制。

在這項研究中,我接受瞭一種普遍的立場,即自然災害從來都不僅僅是自然發生的,也是在事件發生之前、發生時和發生後人類采取或持有的行為、政策和態度的結果。在這項關於颶風的研究中,風暴本身並不像在氣象學傢們的作品中那樣擔任主角,氣象學傢們在再現歷史上風暴的規模、強度和軌跡方面做出瞭相當出色的研究,我從該領域獲益良多,但我的研究目的不同。我關註的是受風暴影響的社會、人民和政府如何應對風暴,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文化如何感知或理解風暴的本質和意義。因此,盡管大氣現象是這項研究的中心,而且這裡的一些元素來自環境史的主要方法,例如關註颶風的物理特性和科學理解,或者對自然、科學和上帝的理解的變化如何塑造瞭人們對風暴的反應,本研究的重點是颶風如何塑造人們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以及反過來大加勒比地區的社會和政治模式又如何影響風暴的後果。考慮到大加勒比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這本書必然是跨國的和比較性的。颶風無視政治和文化邊界,因此這個故事的大部分內容關於不同的人民和國傢如何面對同樣的自然災害,而且往往對同樣的風暴,采用不同的政策,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有時也為他們共同的挑戰尋求同樣的解決方案,甚至不顧宗教或政治分歧采取聯合應對。

在一個受到許多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颶風是一種潛在災難。某種程度上,區分颶風與更籠統的自然災害毫無意義。歷史上,火山噴發比大多數颶風更致命,例如,1902年馬提尼克島的貝利火山噴發造成3萬人死亡,而且幾個世紀以來,疾病一直是最厲害的殺手,導致大批土著居民死亡,向被迫移居此處的非洲人索命,到大加勒比地區的歐洲人因病致死的死亡率大約是非洲人的四倍。盡管如此,在大加勒比地區人們遭受的危險中,最有特點的是颶風,颶風本身是毀滅性的力量,也觸發其他災難。甚至在18世紀,人們就認識到颶風對居所和莊稼的破壞降低瞭人口,使人們更容易遭受饑荒、流行病或其他威脅。

早期的現代觀察者們也察覺到瞭禍不單行。他們認為颶風、短缺、幹旱和疾病是相互關聯的災害,與海盜、戰爭、帝國競爭和早期的種族清洗形式一起構成大加勒比地區的特征。這些危險加起來有時會導致宿命論,以及把大加勒比地區視為烏托邦的反面。然而,大加勒比地區能夠提供財富和權力的可能性在某種程度上抵消瞭這種負面觀點。1781年,約翰∙福勒在大加勒比歷史上最嚴重的颶風造成的廢墟上寫道,正如最善良的人和最有才華的人往往受到強烈的激情驅動,擁有最肥沃的土壤和最豐富的物產的加勒比群島,比世界其他地方遭受更多的颶風和地震。因此,對於福勒而言,這裡的災難證明瞭大加勒比獨特的潛力和優勢。

盡管人們的確經常把人類無法控制的自然事件與人類行為或決定導致的戰爭或經濟崩潰等事件進行區分,但總有一些人認為,對於受害者來說,他們的痛苦源自大自然還是文化沒有什麼區別。事實上,關於這種區分本身有效性的爭論是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核心,也是福利國傢或法國人所說的état Providence的起源。此外,自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註環境問題,人類對氣候條件的廣泛影響得到證實,進一步模糊瞭人為災難和自然災害之間的區別。

颶風是強烈的氣旋風暴,通常但並不總是伴隨著暴雨。在北大西洋,盛行的東北信風與從赤道以南升起的東南風交鋒的區域經常形成颶風,氣流相遇造成瞭大氣不穩定。夏季,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域上空形成低氣壓帶,暖濕空氣上升進入不穩定氣流,隨著風開始逆時針旋轉,對流導致水分迅速上升。在有利的大氣條件和溫度下,風暴將在相對平靜的“風暴眼”周圍加劇。這裡的颶風通常伴隨著雷暴和暴雨,風速可達每小時175英裡以上,風暴的直徑可以覆蓋 300-500英裡甚至更大的區域。強颶風的破壞潛力令人恐懼。

氣旋風暴是一種全球性的氣候現象,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大西洋都有氣旋風暴發生。盡管每年全世界的颶風僅有11% 左右發生在北大西洋,但我對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我在這裡稱之為大加勒比地區——特別感興趣,因為這個地區過去的殖民定居點、種植園經濟和奴隸制,以及它們隨後的獨立鬥爭、去殖民化和美國霸權的歷史相互關聯。這個環加勒比海地區或(大)加勒比地區在物理和概念上處於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的核心,這個大西洋世界由征服、殖民地奴隸制和種植園的歷史定義,今天這裡大部分國傢仍然承受著這些沉重的歷史負擔。

學者們已經進行過各種嘗試來明確大加勒比地區的邊界,本書把墨西哥灣和美國東南部也包括在內。如果拿一個指南針,指向巴巴多斯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佈裡奇敦,我們就可以劃一個大圓圈,大致包含形成這個大西洋世界的主要地點。向東2800英裡是塞內加爾的達喀爾,向西2700 裡是墨西哥城。裡約熱內盧港距離巴巴多斯以南約2700英裡,而巴西殖民地時期的首都和奴隸貿易的主要終點站——薩爾瓦多距離巴巴多斯比裡約熱內盧近約430英裡。在北部,切薩皮克灣標志著奴隸經濟和煙草經濟的北部邊界。華盛頓特區距離佈裡奇敦大約2000英裡。當然,在這個大圈之外的土地上,也有奴隸勞動,種植園和莊園也得到蓬勃發展,馬德裡、倫敦、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巴黎的殖民當局都在大圈之外,但在某種程度上,用相當一貫的歷史來定義,巴巴多斯是大西洋世界的地理中心。

與其他用大西洋歷史的方法、強調歷史比較和相互關聯的書不同,本書通過既展現近代早期歷史的連續性和相互關聯性,也展現技術、科學、思想、金融和其他形式的現代性在大西洋世界的創新,將時間跨度擴展到瞭20世紀以降。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也通過用長時段觀察追隨佈羅代爾,盡管我深知這樣大的研究范圍會導致重點不易突出和覆蓋面過大的挑戰。

在大加勒比海地區圈內,有一個狹小得多的大西洋颶風區;巴巴多斯靠近颶風區的南緣。盡管成為颶風的熱帶低氣壓在廣闊的大西洋上形成,一直威脅著海上貿易和水手的生命,但我在本書中的興趣主要集中在這些風暴對陸地和社會的影響。當然,總是在溫暖的海面上孕育和形成的颶風,突顯瞭海洋在大加勒比地區生活中的主導地位,但各地對颶風影響的感受不盡相同。颶風不是隨機現象。大氣條件和物理特性限制瞭它們的運動。例如,極少有颶風在北緯20度以上直接向西橫穿大西洋,襲擊美國東南部海岸,因為百慕大上空相對靜止的高壓區使它們向南或向北偏轉返回大西洋。巴巴多斯位於約北緯13°處,因此不經常受到颶風襲擊,颶風在該緯度地區並不常見,並且從未在距赤道5° 的范圍內形成,因為出於地球物理原因,氣旋風暴的旋轉運動受到所謂的科裡奧利效應的阻礙,其中地球在赤道緯度的自轉阻礙瞭颶風特有的循環風模式。因此,巴巴多斯以南的島嶼,例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及庫拉索島很少受到風暴的影響,委內瑞拉、圭亞那和哥倫比亞的邊緣地帶也很少受到風暴的影響,盡管它們都在大加勒比地區發揮瞭重要作用並具有許多該地區的其他屬性。再往南是巴西沿海——美洲另一個大種植園-奴隸制綜合體,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裡,它一直是加勒比地區的對手,有時也是它的榜樣,也不受颶風的侵襲及其帶來的挑戰。因此,在本書中,巴西沿海沒有扮演主要角色,盡管在許多方面,它的歷史與加勒比島嶼和美國南部的歷史相似。

本書關註的重點不是颶風本身,而是大加勒比地區的民眾、政府和社會如何應對颶風。我的故事從1492年歐洲人首次抵達加勒比地區開始,但現代氣象學和海洋學研究表明,在更新世智人作為一個物種出現之前,颶風已經造訪瞭北大西洋數萬年,遠遠早於美洲開始有人類居住。當然,隻要人類的生命沒有受到威脅,這些自然現象就不是“災難”,但古氣候學的子領域(古代風暴和天氣的研究)和數百項現代的後颶風研究表明,大風暴對動植物、水資源和地貌景觀、珊瑚礁、築巢地和物種生存產生巨大影響。研究表明,氣旋風暴對大陸和島嶼,或大島和小島的影響不同。它們還表明,從熱帶向北分佈的熱量和水分是颶風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及這個過程如何對大陸和島嶼的形成及其居民產生長期影響。當代許多關於颶風的研究都針對這些環境和生態過程。我采用瞭現代颶風研究中的一項進展,但用得有些不合時代。20世紀70年代初期,工程師赫伯特∙薩菲爾和氣象學傢鮑勃∙辛普森開發瞭薩菲爾-辛普森(Saffir-Simpson)颶風等級,根據持續風速和氣壓創建瞭從一級到五級的颶風等級分類。這個颶風等級表有助於估計伴隨風暴潮的高度以及相關的財產和環境損失。這裡發生的颶風主要是三級及以上的風暴(風速111-130英裡/小時,氣壓從27.90到28.46英寸(945-964毫巴)。在使用這種分級方法之前,很難對颶風及其影響進行比較,盡管人們一直這樣做(即使不準確)。17和18世紀總督和觀察員們的報告經常提到老年居民的記憶,他們可能會說一場特定的風暴“比99年的那場颶風更糟”,或者“比28年的那場更可怕”。政府和社會可以依靠的隻有這種軼事性的描述以及損失和死亡記錄來衡量風暴的影響。現在,用薩菲爾-辛普森等級表可以更輕松地進行跨越時間的比較,我已經用這個衡量標準來估計颶風強度和影響。

在颶風發生的任何海域,氣旋風暴與人類力量互動的歷史可能大多強調相同的主題——破壞與應對:風暴起源理論、政府職責、科學知識及技術的重要影響、通訊系統在降低風暴影響上的作用。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說,如果不談提供瞭連續性和相互聯系的兩個特殊歷史條件:奴隸制及其種族偏見遺產,以及20世紀美國政治、技術和經濟霸權,就無法充分講述大加勒比地區的颶風歷史。這兩種現象都給整個地區及其應對自然災害的歷史留下瞭長久的影響,有時甚至非常明顯。正如本書將展示的那樣,即使在奴隸制被廢除很久之後,社會和種族差異仍然左右著社會反應的模式,而種族問題,即使像在19世紀和當代,逐漸演化為階級詞匯,並沒有遠離大加勒比地區政府和民眾應對風暴的方式。這項研究將揭示,在過去五個世紀中,支持和反對政府向受災民眾提供援助的論點有顯著的連續性。最後,1898年以後,美國通過向加勒比地區的軍事和政治擴張、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目標,以及通過倡導某些形式的資本主義及將自己的偏好強加於國際機構的能力,也影響瞭整個地區面對颶風和其他災害的應對方式。

書寫五個多世紀裡環境現象與不同社會之間相互作用的歷史需要某些方法,也受到一些限制。由於這個地區現代每年平均發生8次颶風,我們可以粗略地估計,自哥倫佈到達大加勒比地區以來,這裡經歷瞭大約4000到5000場颶風級別的風暴。因此,顯然不可能對颶風進行逐個描述。而且,即便這樣做,對風暴特征和軌跡的重復描述,以及對漲水、狂風、屋頂飛起、傢園破碎和心碎的悲慘敘述,也會令人麻木。因此,在整本書中,我都在尋找每個時期那些能夠說明當時對自然現象的主流看法的颶風,或者那些由於能夠獲得相關資源,在遇到颶風威脅時有可能再現社會和政治對策的颶風。我往往選擇與社會或政治變革明顯相關的颶風,或引發突出現實或社會變革的政府政策的颶風。這個策略傾向於將我的註意力集中在特別致命或代價高昂的風暴上,這些風暴通常會帶來更多的原始資料和政府更多的關註,但這些“大”風暴有些不典型,因此我試圖通過更概括地討論災難較輕情況下的社會反應,來平衡對各種情況的闡述。

這項研究的內容覆蓋五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跨越一個包括許多文化和國傢的區域,我意識到有時我對重要的子主題如氣象學、通信技術或保險業的歷史處理得過於簡略,而且對與我的研究相關的其他已經成熟領域的探討也隻是淺嘗輒止。自1942年彼蒂裡姆∙索羅金的災害研究首次發表以來,從對某場洪水或地震的微觀研究到作為後現代世界一個方面的災害的廣義研究,社會科學傢已經形成瞭關於災害和風險的大量文獻。災害管理政策及經濟學也發展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擁有自己的出版物、專業會議,以及來自公共部門、非政府組織和國際救援機構的作者和讀者。我從這兩個領域都學到瞭東西,但發現它們並不總是有助於理解其他時代和其他文化。我的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反映天意和自然的概念變化如何塑造人們對大風暴的看法,以及隨之而來的如何應對風暴的理念。我想探討有關慈善、社區和政府職能的態度轉變如何改變國傢和民眾應對自然災害的方式;以及政治和思想變革如何最終形成瞭一種對自然現象的看法,認為自然現象是人類對其負有一定責任的環境的一部分。

颶風史學由來已久。最早的研究出現在19世紀,學者們憑直覺認為,建立風暴及其特征的記錄可能有助於確定益於預測未來颶風的模式。後來,氣象學傢開始使用歷史資料,加深對作為物理世界一部分的風暴的特征的理解。到20世紀,出現瞭許多颶風史的研究,有些是對個別風暴的詳細研究,另一些是個別島嶼、國傢或州的颶風歷史,有時側重區域和古文物而非分析性,但通常呈現出豐富的當地信息。其中許多出現在以下頁面的註釋中。在過去20年中出現瞭許多關於颶風和其他自然災害的社會和政治史的新書和文章,為本書提供瞭極好的范本,並詳細涵蓋瞭我在此書中僅以概括方式介紹的事件和問題。馬修∙馬爾卡希對英屬西印度群島颶風的深入研究、查爾斯∙沃克對1746年利馬地震的研究、約翰∙姆克內爾的《蚊子帝國》、傑弗裡∙帕克的《全球危機》、路易斯∙佩雷斯和謝裡∙約翰遜詳細描述古巴颶風的著作、埃瑞克∙拉森的關於加爾維斯頓大災難,以及雷蒙德∙阿森諾對美國颶風政策的概述文章都是創新史學的一部分,以一種新的方式將環境、社會、文化和政治歷史結合在一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推進他們的研究,通過對過去災難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如何應對未來社會和政治層面的環境挑戰。

本書目錄

序言/001

致謝/015

第一章 西班牙海中的風暴與眾神/00

風神/00

早期歐洲人的觀察/0

第二章 憂鬱的時刻:殖民世界的颶風/0

與風共存/0

西班牙帝國的對手/0

第三章 戰爭、改革與災難/0

研究風暴與計算損失/0

重商主義與災難/0

世紀末的氣候挑戰/

1780年的“大颶風”和其他颶風/

001

002

第四章 災害、奴隸制、社區與革命/

變革時代的氣候應對之策/

災難共同體/

政府與天意(天命)/

1831年的大颶風/

風暴追蹤者和近代颶風的終結/

第五章 自由、主權與災難/

災難與西屬加勒比的繁榮/

自救:英屬西印度群島和安的列斯群島其他島嶼/

風暴下的主權紐帶/

政府、技術與科學/

變化中的自然觀及風險觀/

第六章 世紀之交的自然與政治/

聖西裡亞科和“饑餓帝國”/

災難如戲/

波多黎各的反應和看法/

難道那不是一場巨大的風暴?加爾維斯頓 1900/

003

004

第七章 十年風暴中的災難記憶/

“快跑!來看看耶路撒冷!”:巴哈馬群島和英屬

加勒比/

1928年的波多黎各和佛羅裡達:邊境的災難與

主權/

聖澤農:災難與獨裁/

颶風中的大蕭條、國傢與愛/

“誰殺瞭老兵?”——1935年勞動節颶風/

第八章 公共風暴、集體行動和個人悲傷/

技術、氣象學與管理/

冷戰災難:一個改革派與一場革命/

全球變暖與颶風的辯論/

20世紀末的社會與風暴/

聯邦應急管理局與美國災難管理的政治學/

第九章 新世紀的古老風暴/

桑迪颶風及未來/

縮略語/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