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新西蘭毛利文化:毛利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世界?》中,我們探討瞭毛利人與土地的關系及他們的社會結構。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穿梭時光,回溯到18世紀,探尋毛利人的日常生活面貌,揭開瞭毛利人在歐洲探險傢到來之前的生活畫卷。

想瞭解一個國傢的歷史,最快捷的方式,可能就是看看這個國傢的歷史教科書吧!

本文中大量內容源於下面這本新西蘭某中學使用的教科書:

01

Kainga(村莊)

Hapu(部落)和whanau(傢族)居住在kainga(村莊)裡。Kainga 的所在地是精心挑選過的,通常位於森林、海岸線及可設防的山丘附近。這不但能為毛利人提供豐富的資源,也保障瞭他們的安全。

圖片

Kainga周圍分佈有肥沃的農田,種植著諸如kumara(紅薯)和taro(芋頭)等作物。附近的港口則方便毛利人采集貝類和捕魚,而臨近的森林和灌木叢則提供瞭漿果、蕨根和各種鳥類等額外食物來源。此外,為瞭防禦,毛利人在kainga周邊還建造瞭堅固的pa(防禦要塞)

關於食物和建築的更多描述,可以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毛利歷史 之 遷徙與定居》中找到更多信息。

圖片

02

Tapu 和編織技藝

在毛利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事物往往與tapu(神聖禁忌)相連。

其中,編織,這項關鍵的技藝,就被視為tapu。特別是編織高級鬥篷所用的技藝,通常由部落中的女性長者精通並保管。她們編織的高級鬥篷具有神力,能在特殊的情況下拯救他人生命,還可以用於求婚。

圖片

由harakeke(亞麻)白色纖維制成的高級鬥篷柔軟美觀,為部落高級成員專用。

日常服飾——雨鬥篷

在寒冷的冬天,大多數毛利人會穿上更為實用的 pākē(雨鬥篷)。

這是一種松散編織的鬥篷,上面有數百個用未加工的harakeke卷成的流蘇。下雨時,雨水沿著流蘇流下。天氣幹燥時,雨鬥篷會發出咔噠聲和沙沙聲。

圖片

By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hen this photo was taken, rain capes made entirely of flax by traditional techniques were already rare. 

03

約會與婚姻

在毛利社會,能歌善舞的年輕人往往更能吸引異性的目光。年輕人會認真練習舞技歌藝,以便在hapu(部落)的hui(大會)上大放光彩。如果在 hui 上對某人產生好感,他們會輕捏或輕刮對方的手背,傳遞著浪漫的暗示。

如果年輕人決定共結連理,他們需先獲得各自whanau(傢族)的同意。

圖片

a painting by Jenny Longstaff, titled ‘Rhythms of Life’

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會選擇hapu內的成員作為配偶,並且還需進行族譜(whakapapa)審查,確保兩人非直系親屬。

一旦新人在hui上宣佈婚姻意圖並得到認可,他們的聯姻關系就正式確定。

在毛利社會,高地位夫婦的婚姻結合常伴隨著盛大的婚禮慶典,而普通成員的婚姻結合通常僅限於傢族范圍的慶祝。

對毛利人而言,婚姻也是進入成年的儀式,標志著他們對配偶和部落承擔起新的責任,進入新的人生階段。

04

出生與死亡

在毛利傳統中,新生兒降臨人間是一個神聖的時刻。在這期間,產婦與新生兒都被視為tapu(神聖禁忌)。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族人會舉行宴會,他們用兩個地爐烹煮食物,其中一個較小的專為產婦準備。在宴會上傢長為新生兒命名,寶寶被輕輕灑上聖水,族人們贈予禮物,共同分享這份喜悅。

圖片

現代的地爐

在毛利語中,“胎盤”與“大地”同名,都叫“whenua”。毛利人認為,兩者間有著某種神聖的聯系,代表著生命的循環。因此,將胎盤埋入大地,意味著生命從大地而來,又歸於大地。

圖片

This 1987 painting by Robyn Kahukiwa, 'Te whenua, te whenua, engari kāore he tūrangawaewae', comments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is tradition by European-run maternity hospitals which, at one time, insisted on burning placentas. 

大約在寶寶出生一周後,傢庭會通過特殊的儀式來解除tapu狀態,象征著回歸日常生活。

圖片

相較而言,死亡對毛利人來說是一段充滿哀傷的旅程,伴隨著嚴肅的儀式。

毛利人用最好的服飾為逝者妝扮,以示對逝者的尊敬。在哀悼期間,人們會聚集在一起,通過守靈等儀式來共同表達哀思。在這些儀式中,毛利女性有時會用貝殼輕輕劃傷肌膚,表示深深的悲痛。

圖片

This watercolour by Horatio Robley was painted in 1865. It shows a group mourning over the tūpāpaku (body) of a woman who lies in the porch of a whare.

按照毛利的習俗,逝者的遺骸在一段時間後會被重新取出,進行清潔並保存於精心雕刻的容器中。這不僅是對逝者的紀念,更是對生命輪回的尊重與肯定。

05

Moko(紋身)文化

毛利文化中的moko並不是普通的紋身,它更像一種“皮膚雕刻”(whakairo),而且每一道獨特的凹凸紋理都是個人歷史的縮影,講述著傢族、成就與經歷的故事。

紋身的過程是神聖的,由經驗豐富的紋身師在tapu(神聖禁忌)的氛圍中進行。

圖片

紋身師用骨制的鑿子將顏料雕刻在皮膚上,被紋身者需忍受極大的痛苦

男性的Moko通常較為復雜,有時甚至覆蓋整個面部,而女性的Moko則主要出現於唇部和下巴。

圖片

Te Rangitopeora, a woman of mana of Ngāti Toa and Ngāti Raukawa

Moko是毛利人的身份象征,透露著一個人的傢族背景、成就、職責,乃至人生旅程的軌跡。隨著個人經歷的豐富,moko圖案也隨之增添。

仔細觀察男性的Moko,左右兩側並不完全對稱,因為左側代表父系祖先,右側則彰顯母系血統。另外,男性面部的Moko被劃分為八個區域,每個部分都承載著獨特的意義。

圖片

06

戰爭和貿易

在毛利文化中,戰爭(tauā)通常與報復有關。

較小規模的突襲被稱為muru,用於解決hapu(部落)間較小的紛爭,通常不會造成死亡。然而,如果涉及高地位成員的死亡,則可能會激發全面的復仇戰爭(utu)。這些戰爭反映瞭毛利社會對榮譽與地位的重視。

圖片

獨木舟戰船(waka tauā)

但是,hapu之間的互動並非隻有戰爭和沖突,更多是物品、知識和思想上的交換。

在毛利文化中,貿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Pounamu(綠玉),南島獨有的資源,因其堅硬的特性和美麗的顏色成為制造工具和武器的理想材料,在全新西蘭各hapu間交易。

圖片

Chief of the Te Āti Awa Tribe Wiremu Kīngi holding a pounamu mere (painted by Gottfried Lindauer)

黑曜石,這種深色、閃亮的火山巖僅在豐盛灣附近島嶼上發現,但在全國各地區都找到瞭其制成的工具。

圖片

Mayor Island obsidian was widely used for making tools because it could be easily trimmed, and retained sharp edges. 

圖片

 毛利信仰

我們用瞭兩期的內容深入探索瞭過去毛利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姑且把這些內容歸納為“毛利信仰”。

毛利信仰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宗教信仰,而是毛利人的多神論文化體系,植根於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社會倫理。通過古老的神話和傳說,毛利信仰為人們解釋瞭世界起源和自然現象;通過Mana(神聖的力量和尊嚴)和Tapu(神聖禁忌),它制定瞭行為規則維持社會和諧與環境平衡

這種靈性信仰通過口頭傳承文化實踐維系著毛利文化和社會結構,成為毛利人身份和靈魂的核心。

希望通過這一歷史之旅,我們不僅走近毛利人的文化寶庫,體會他們對生命與宇宙的獨特視角,也對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