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記者 王亞囡

日前,一篇講述在日從事護理工作經歷的文章火爆網絡。本報後臺也收到不少網友留言,希望瞭解日本正規大學培養福祉領域專業人才的真實情況。

帶著問題,記者走進占地廣闊、綠意蔥蘢的東京福祉大學伊勢崎校區,實地探訪介護專業的授課及實習情況。7月校園,少瞭一份熙攘的熱鬧,多瞭一份求真的從容。穿過氣勢宏偉的本館和為碩博生授課的2號館,就來到瞭4號館——介護/保育實習樓。

入浴實習教室、介護實習教室,傢政/餐飲實習教室、音樂室、多功能護理實習教室,實習樓內一應俱全。在這裡,記者瞭解到,東京福祉大學在福祉專業的大二春季學期,既安排瞭介護綜合演習,也安排瞭介護實習。在大三的春秋兩季,都安排瞭介護實習。而面向介護福祉士的演習,從大三的秋季學期開始,一直持續到大四畢業。

“介護福祉是一種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專業,學生在熟練掌握書面知識的基礎之上,必須參加專業實習,豐富臨床經驗。社會福祉學部的學生在大二、大三和大四學年,會在學校的安排下進入社會福祉機構進行2周至1個月的護理實習。對於那些有意考取社會福祉士的學生,校方將額外安排為期24天的集中實習,實習地點為醫院或福利中心。”負責招生的陳哲老師介紹道。

針對精神福祉、介護、保育等行業的就職需求,校方有意側重“實戰演習”,在每門課程結束前,通過報告書摸底學生們對知識理解、吸收和轉化的效果。護理課程更是采取小班授課的方式,以方便同學交流互動、掌握技能,同時也有利於授課老師掌握每一個學生的進度,及時發現問題,查缺補漏。

記者問到大眾關註的介護福祉士國考,社會福祉學部岡田稔教授直言不諱地給出意見,“雖然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例子也很常見,但那樣畢竟不如在校期間就能通過考試。手握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更具優勢,這點自不必說。東京福祉大學是以幫助學生考取資格證書、順利就業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設置,因此,尤其註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希望在校生把握機會。”

有些外國留學生在高中階段存在偏科或者基礎薄弱的問題,擔心跟不上大學階段的課程,岡田稔教授表示,與其胡思亂想,不如全心投入新環境,邊學習邊探索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法。這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頗有異曲同工之意。

最後,岡田稔教授想提醒關註介護福祉士國試的同學們,“還是那句老話,多刷題,對通過考試有很大幫助。”

為殘障人士或老年人提供助浴、按摩等護理服務,不僅為他們創造瞭清潔、舒適的個人衛生環境,更通過撫觸和對話,慰藉瞭他們孤獨的內心,起到無法取代的精神療愈作用。這份工作,關系到關愛弱勢、改善民生和造福社會,非但絲毫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還能帶來個人價值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正如網友在後臺留言中所提及的那樣,外國技能實習生所從事的工作,曾被貼上瞭“苦”“臟”“累”的標簽,其中就包括養老介護。然而,必須看到的是,技能實習生在赴日前並不具備相關崗位的工作知識及技能,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臨時培訓才能上崗,並且從事的是相對基礎的輔助工作。這也反映瞭一個現實問題,技能實習生受缺少知識儲備等客觀條件的影響,不得不接受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工作。

而從介護福祉等相關專業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是掌握瞭醫學基礎知識、專業護理手法、先進護理理念的高端技術人才。在專業技能的指導下,他們的工作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接受正規教育,彌補知識短板,考取執業資格證書,是改變困境、提升自我的可行之路。

將視線轉向國內。日前,面對“養老護理、適老化改造、智慧養老等細分領域需求較大”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關於強化支持舉措助力銀發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要求加大銀發經濟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

據北京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北京目前2185.8萬常住人口,其中的465.1萬是老年人,持證在崗的養老護理員卻隻有1.8萬名。北京所面臨的養老困境,是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全國的一個縮影。

采訪臨近尾聲,養老介護制度的探索之路,依然很長很長。面對“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健康照護師等老年康養方面人才最為緊缺”的現狀,不妨轉換賽道,補充專業知識和技能,發現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