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消暑最簡單的方式

不過一把小扇,一揮一搖

隨時隨地制造出一份自在的清涼

今天,一起認識君玉團扇

這簡約的精致,不愧是宋代

這把團扇乍一看樸實無華

卻是簡約不簡單

扇面橢圓形、細木桿為軸

左右兩側各以月牙形扇托托護扇面

扇面上所用竹絲骨子細如鬃毛

扇面裱紙施杮汁,素面無紋

扇柄采用脫胎和剔犀

兩種髹(xiū)飾工藝制成

(髹飾:用漆漆物,謂“髹”)

柄把鏤空

透雕對稱的三組如意雲頭紋飾

鏤空花紋圍繞中間桿軸

可以自由轉動

扇柄表層漆以黑漆

鏤空刀口處漆色為赭(zhě)色

在約5毫米寬的刀口上

可看到十多道紅漆

每道間以黑漆,其間細若發絲

足見技藝精湛

極簡的扇面

輔以漆雕鏤空的扇柄

別具一番宋韻

扇子為何名為“君玉”?

這把扇子不僅外觀文氣四溢

它還有一個不俗的名字——君玉

這一名字就刻在扇柄頭部

時至今日仍清晰可見

那麼“君玉”代表瞭什麼呢?

這把雕漆鏤空柄團扇出土於

江蘇金壇茅麓公社南宋周瑀墓

瑀,石之似玉者也。

專傢猜測,“君玉”二字

可能是墓主人周瑀的號

也是此扇歸周瑀所有之意

周瑀是宋代的一位補中太學生

是個讀書人

這把團扇應是他生前心愛之物

君子比德於玉

這或許就是宋代君子的風骨

雕漆工藝在以往出土物中極為罕見

君玉團扇是我國出土最早

保存又最完善的中國古代雕漆器之一

盈尺大小的扇子

不僅凝聚著用者的文心巧思

更體現瞭制扇藝人精雕細琢的工匠之心

“扇”起“中國風”
中國人到底有多愛扇子?

扇子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最早的扇子不是用來扇風取涼

而是作為帝王外出時遮陽擋沙之用

西漢之後,才開始用來取涼

扇子的種類豐富

有紈扇、羽扇和疊扇等

紈扇,主要指的就是團扇

因其“團團如明月”而得名

△清 團扇 故宮博物院藏

早期的團扇以圓形和長圓形為主

後出現葵花、梅花形等不同的形狀

古代仕女常在人前

用團扇半遮自己的面龐

成就一抹可人的風景

△晉 顧愷之(宋摹) 洛神賦圖(局部)

羽扇以鳥禽類羽毛編織成扇面

再加扇柄而成

不僅為納涼、裝飾、舞蹈所用

也是中國古代宮廷禮儀的陳列品

色彩富麗,風雅極致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詩句中的“羽扇”說的就是它

△清 羽毛扇 故宮博物院藏

疊扇,又名折扇

宋代以後漸漸流行

明清時期,浙江一帶盛產折扇

折扇不僅是夏令解暑必備之物

更成瞭文人墨客的心頭好

題字作畫之風更是因此盛行

中國折扇還名揚海外

受到世界各地藏傢的追捧

凡爾賽宮畫像裡的折扇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扇一世界

扇面一揮一搖

扇起的不僅有夏日裡的清涼

還有中國人對美、對生活

獨一無二的追求


來源:央視新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