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軍犬在漢代是戍邊吏卒防禦敵人、守衛糧倉的好幫手,還有專屬“鏟屎官”。漢代居延地區先後發掘出土3萬餘枚居延漢簡,其中記載的內容跨越兩漢200餘載,記錄著兩漢之際西北邊塞的興衰變遷,堪稱漢代邊塞屯戍生活的百科全書。6月16日20:00檔,《簡牘探中華》將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迎來第一季收官之作,節目再次走進漢代居延地區,重現居延漢簡記述的邊塞往事。
漢代戍邊吏卒也有“上班搭子”
在居延漢簡中看“手繪漫畫”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3萬餘枚居延漢簡陸續出土,為研究漢代西北邊塞的政治、社會和歷史文化提供瞭第一手資料。本期節目,主持人龍洋將繼續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谷曙光、清華大學歷史系暨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侯旭東、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分享解讀漢代邊塞的戰爭風雲、生產交流、衣食住行,在講述間展開一幅戰爭硝煙與生活煙火交織而成的邊塞圖景。
甲渠候官是居延都尉下設的三大候官之一,它和河西地區一座座城障、烽燧,以及千千萬萬的戍邊吏卒共同築成堅固的防線,守護著西北邊塞。居延漢簡中的邊塞屯戍相關資料,為我們描繪出漢代戍邊吏卒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面貌。除瞭保衛國傢,吏卒們也承擔著照顧牲畜、管理菜園、除沙等日常勞作,其中,具有邊塞特點的一項便是“除沙”。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介紹,有簡文記載:“三月甲辰,卒十四人,其一人養,定作十三人。除沙三千七百七十石。”從記錄來看,三月甲辰這天有14名戍卒,1人負責做飯,13人參與除沙勞作,一同除沙3770石,平均每人290石,工作量相當大。吏卒們如磐石般堅守在邊塞之地,用錚錚鐵骨築起保衛傢國的安寧之墻。
盡管戍邊工作繁瑣枯燥,居延漢簡中還是有不少有趣的記載。你知道吏卒們的“上班搭子”是誰?他們筆下的“手繪漫畫”什麼樣?節目訪談將結合居延漢簡中“狗少一,見一不入籠”“一人取狗湛”等記載,以及兩幅出土於肩水金關遺址的木版畫,為觀眾娓娓道來居延漢簡呈現的歷史與文化。清華大學歷史系暨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侯旭東表示:“我們期待中國簡牘學能夠持續發展和創新,研究成果能夠更廣泛地傳播和普及,讓更多人瞭解簡牘的故事,感受歷史的厚重與魅力。”
一批甘肅出土漢簡對外公佈
首次命名為“酒泉漢簡”
3萬餘枚居延漢簡,訴說著漢代居延地區200多年間的波瀾壯闊與興衰變遷。正是這些珍貴的簡牘,讓一幅幅漢代河西邊塞的生動畫卷和沉淀千年的故事,穿越歷史塵埃,浮現在我們眼前。
上一期節目中,觀眾跟隨甲渠候“漢強”的視角,瞭解瞭漢代邊塞的軍事防禦體系,感受到戍邊吏卒的傢國情懷。當歷史的車輪轉動到兩漢交替之際,河西地區又會發生哪些精彩故事?本期節目實景戲劇部分將結合居延漢簡的真實記載,演繹甲渠候官主官令史“夏侯譚”的忠誠與智慧,以及他和尉史“樊夏良”並肩作戰、守衛邊塞的故事。正是夏侯譚、樊夏良和千千萬萬戍邊吏卒以血肉之軀,匯聚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作為連接當代與歷史的紐帶,簡牘中的古老智慧和精神力量,彰顯出深遠的影響和啟示,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谷曙光所說:“這些簡牘不僅是歷史的縮影,更是文化的載體,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漢代邊塞生活、軍事防禦、民族交流等方面的認識。正所謂‘簡牘探中華’,我們不僅要尋根探源,更要鑒古知今,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啟迪未來。”
簡牘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承載著中國古代的厚重思想、燦爛文化,我們對於簡牘的研究從未止步。甘肅是中國“漢簡之鄉”,百餘年間先後出土天水放馬灘秦簡、居延漢簡、敦煌馬圈灣漢簡、懸泉漢簡等6萬餘枚簡牘,占全國出土漢簡的一半以上。本期《簡牘探中華》,甘肅簡牘博物館館長朱建軍、甘肅簡牘博物館副館長楊眉將在節目中首次對外公佈出土於漢代酒泉郡長城烽燧遺址的一批漢簡。據楊眉介紹,這批漢簡雖然數量不多,但記載的內容卻很豐富,涉及漢代酒泉塞防的兵器管理、文書傳遞等諸多方面,所以首次將這135枚漢簡命名為“酒泉漢簡”。
“簡”述歷史,“牘”懂中華。作為總臺首檔聚焦簡牘的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融合“實地探訪+實景戲劇+文化訪談”等多種創新表現形式,陸續挖掘裡耶秦簡、雲夢睡虎地秦簡、張傢山漢簡、天回醫簡、懸泉漢簡等八大重要簡牘,發現其間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生動詮釋“何以中國”。節目自開播以來,討論不斷,熱度持續攀升,全網共收獲361個熱搜熱榜,話題閱讀量累計超11.3億,央視頻節目專輯播放量累計超3619.8萬,整季視頻播放量累計近1.06億。
簡牘,書寫著歷史的璀璨綿延,記錄著文明的智慧結晶,傳承著民族的根與魂。6月16日20:00檔,《簡牘探中華》邀你繼續探秘居延漢簡,展開漢代居延地區的歷史畫卷!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