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今天是端午節,吃粽子是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粽子軟糯甘香,可咸可甜,吃法頗多。粽子是主食,不提倡把粽子當成飯後甜品或者輔食吃。吃粽子後,正餐可以適量減少主食量。

今年端午恰逢高考,仿佛是古老傳統與現代奮鬥的一次奇妙邂逅,粽葉飄香搭配奮筆疾書,我們在紀念屈原、祈求安康的同時,也願莘莘學子乘風破浪,一舉高“粽”,帶著傢庭的期望和個人的夢想,揮毫執筆間,一切得償所願。

端午節的那些風俗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承載著許許多多的文化記憶,也展現瞭南北方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的地理環境差異導致瞭風俗習慣的眾多不同,飲食習慣也隨著地域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逐漸便利,南北方居民的流動和文化交流也多瞭起來,南北方的端午節習俗也在相互影響和融合。

紀念屈原

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端午節都寄托著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意。

驅邪避瘟

農歷五月初五,五五疊加,在古代,端午被視為“惡月惡日”,因此便流傳下來在這一天祛除病瘟、驅邪禳災的習俗。人們會在端午這天喝雄黃酒,並在門楣上插艾草,為的就是去毒防病,蟲豸不叮。掛艾草、佩香囊等習俗也意在驅除疾病和邪氣。

賽龍舟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就有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的說法。南方水域較多,賽龍舟活動在端午節很是盛行。

吃美食

端午節的食俗那是相當豐富,包粽子,吃五黃(黃酒、黃鱔、黃瓜、黃魚和咸鴨蛋)、吃龍舟飯等。

不負“粽”望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傳統美食,也是端午節的象征。小小的粽子在我國已有大概2000年的歷史,最早的文字記載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為“蘆葉裹米也”。關於粽子的知識你知道多少?

0 1 甜粽子

味道清香,餡料多樣,常見的餡料有紅棗、豆沙、蜜棗、果脯等。其中,紅棗粽是北方最傳統口味的粽子,用軟糯的黃米或糯米將餡料包裹,無論形狀大小,一般都會用蘆葦葉包成緊實的三角錐形,棗香濃鬱,是大部分北方人從小吃到大的口味。

0 2 咸粽子

餡料以肉類、海鮮、咸蛋黃等為主,如豬肉、火腿、咸蛋黃、栗子、香菇、蝦肉等,主打一個味道鮮香,搭配細軟的糯米,加之箬竹葉做外皮,包成三角形、火炬形、錐形、方形等多變的外形,賦予瞭咸粽子各種獨特的香氣。由於咸粽獨具特色,內餡用料講究,深受眾人喜愛。

當下物質已極大豐富,加之物流便利,無論是紅棗豆沙粽,還是蛋黃肉粽,抑或海鮮粽,已不再是南方或北方人獨享的味道。美味萬千,我們都喜歡!

不過,粽子雖好,食用時也需要註意:

0 1 不宜多食

糯米和黃米都粘性大,軟軟糯糯,少吃美味解饞,吃多瞭則不容易消化,導致出現胃脹、胃痛、反酸等癥狀。對於老年人、兒童和脾胃弱的人,建議不要吃太多。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註意淺嘗輒止,以免引起血糖升高和加重心臟的負擔。

另外,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患者也不能多吃,尤其是南方的肉粽、蛋黃粽等油脂含量高的粽子,以免誘發急性炎癥發作。

0 2 不宜涼食 粽子裡糯米的支鏈淀粉含量較高,當它被加熱後,支鏈淀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卻,淀粉會老化回生,分子間凝固加強,不容易被消化,從而加重胃腸負擔。端午適逢炎夏,千萬不要貪戀一時的清涼口感,直接吃涼粽子,甚至食用冰箱裡直接拿出來的粽子。 0 3 不宜過晚食

因為粽子的餡料或甜或咸,能量都較高,加之糯米粘度高,所以特別不建議晚上多吃粽子,否則不僅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影響睡眠,甚至在第二天還可能出現食欲不佳等癥狀。建議隨餐吃粽子,把它當成正餐的一部分,如果晚餐吃粽子的話,建議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合理控制總能量的攝入。

萬水千山“粽”是情

濃情端午同安康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