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東南亞各國就和我們有密切的聯系,鄭和七下西洋,曾多次在南洋各地訪問,傳播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平的進行經濟貿易往來,積善積德,所以很受南洋眾國人民的喜愛和敬佩,並將他尊稱為“三寶公”,直至今日他都受到當地本土居民的虔誠崇拜。

到瞭19世紀中後期,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民眾為瞭討生活而下南洋,這也使得東南亞地區成為瞭華裔人口聚集地。華人的遷徙勢必會把自己的飲食喜好帶過去,所以不管是去東南亞旅遊也好,工作也罷,想吃一口“中國味”是很輕松的事。

而且很多中國美食都在當地是非常受歡迎的,特別是下面這4種中國美食,在東南亞的火爆程度絕對超出國人想象,當地人對他們的喜愛絲毫不亞於本地特色美食,當地人經常排長隊去吃,一起來看看到底是哪些中國美食吧!

在泰國的很多餐廳或是街邊小吃攤上都能看見北京烤鴨的身影,甚至有些店還把它當做主要特色菜售賣。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比較驚訝於這遠在北京的烤鴨竟然能跑到泰國且流行開來,有一種說法是當年鄭和在下西洋時就把明朝最受歡迎的北京烤鴨給帶到瞭暹羅,也就是現在的泰國,還特地賜給瞭暹羅皇室,沒想到這泰國皇室很是喜愛烤鴨,並把吃烤鴨的傳統流傳瞭下來,每到元旦新年、皇室祭祖都會端上烤鴨食用。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由從廣東遷徙至泰國的潮汕人把烤鴨帶到泰國去的,慢慢的在泰國唐人街裡做烤鴨的中餐館越來越多,當地人也就和華人一樣喜歡起瞭烤鴨。所以在泰國做烤鴨的大部分餐館,其做法都有點偏向廣東的燒鴨。在吃法上也有瞭一些不同之處,他們更喜歡食用烤鴨皮,裡面的鴨肉基本都不吃,會之後與鴨架一起燒著吃或燉湯,搭配的蔥也換成瞭南方的小蔥段,甜面醬也不一樣,滋味要比國內的更甜一些。

泰國人還將北京烤鴨創新出瞭新的烹飪方式和吃法,有單獨賣烤鴨飯的,也有把烤鴨和咖喱融合到一起的。還有一種最火的泰式脆皮烤鴨,是將他們最愛吃的鴨皮直接剝離出來,然後撐在鐵架上,澆上料汁先風幹後烘烤,最後再過遍油,做好後鴨皮切小片,再用小薄餅、蔥段、黃瓜一起卷著吃,就這種脆皮烤鴨,每天能賣三百來隻。

海南的文昌雞很是出名,做出的雞肉菜肴鮮嫩美味,久吃不厭,愛食雞的海南人就將這文昌雞作為原料和米飯結合在瞭一起,先把雞燒煮熟,再用煮雞時留下的雞湯雞油來煮飯,讓每一粒米飯飽含雞肉的鮮香。一份白切雞配上一碗雞飯,再來碟蒜泥、醬油調制的蘸料,能吃的人無比幸福滿足。

上世紀三十年代,海南出現瞭移民潮,於是就有人在新加坡擺起瞭小攤做海南的文昌雞飯售賣,沒想到生意很是火爆,許多人都對這雞飯贊不絕口。後來就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在新加坡做起瞭海南雞飯的生意,海南雞飯也逐漸成為瞭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隻不過為瞭讓海南雞飯更適合新加坡當地人的口味,在烹煮時會多加一種南洋那邊的特色香料班蘭葉,所蘸的醬汁也換成瞭薑蓉、辣椒和醬油。

直到現今海南雞飯依舊很受新加坡人的喜愛,還被譽為“國菜”,甚至還傳到瞭馬來西亞、泰國等其他東南亞國傢,都倍受歡迎。

在馬來西亞檳城的老街區裡有一條“汕頭街”,一到晚上就會有數不清的餐食攤位開始營業,而其中賣的最多的,也最受歡迎的就是炒粿條。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潮汕人的命,是粿條給的”,潮汕人最愛的就是一口粿條,用米粉漿制成的粿條吃起來順滑鮮美,特別是再用老抽、沙茶醬等調味料以及放入豬肉、牛肉、豆芽菜等食材猛火快炒,帶著滿滿鍋氣的炒粿條,外香裡嫩,怎麼吃都吃不夠。

這輩子都離不開粿條的潮汕人,在下南洋時也就把這粿條給一起帶瞭過去,而檳城的汕頭街就是大部分潮汕人選擇在馬來西亞定居的地方,有些人就開始做起瞭中餐,以賣炒粿條為生,這一賣就是幾十年,傢族手藝代代相傳。而炒粿條就吸引瞭越來越多的華人、當地人,甚至是其他外國人來食用,每個夜晚這條街上都是人潮洶湧,各個攤位前也都坐滿瞭等待吃粿條的食客,炒粿條的受歡迎程度還真的不輸於許多馬來西亞的當地特色菜。

下南洋的海南人在新加坡把雞飯賣出瞭名堂,而同樣選擇去新加坡的廣東人也不甘示弱,把一口廣式煲仔飯也帶到瞭新加坡並賣的風生水起。

煲仔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也被稱為“瓦煲飯”,選用上好的絲苗香米淘洗幹凈晾幹,用厚實耐燒的粗陶瓦煲大火燒煮香米,而米七成熟時再碼入臘腸、滑雞、臘肉、咸魚等食材,轉用文火燜煮,在炭燒慢煮之中的食材油脂逐漸滲入至米粒之中,而肉也吸收瞭米的香氣,吃起來鮮香無比,令人回味無窮。

在新加坡經營煲仔飯的廣東人,每天開門營業後,來到店裡等待著吃煲仔飯的客人接連不斷,熟客也是早早的提前打電話預訂,一份煲仔飯憑借著它的中式魅力征服瞭很多新加坡人,以及來新加坡遊玩的外國客人。

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很多,每個國傢地區也基本都有唐人街,裡面都能找尋到不少的中國傳統美食,而且味道也都保留的很好。另外像現今的一些很受年輕人喜愛的麻辣燙、燒烤、火鍋店等也都在東南亞地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所以可能很多國人到那邊旅遊都有種沒出國境的感覺。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