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青年朋友們,我今年93歲瞭,‘七七事變’那年我不滿7歲……我經常在橋上和年輕人講這段歷史。銘記歷史不是為瞭延續仇恨,而是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要復興。你們回去告訴臺灣同胞,回傢來看看,到盧溝橋看看,我們歡迎!”

馬英九偕臺青盧溝橋畔聽抗戰親歷者述史 盼後輩振興中華

  4月8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前排右一)和臺灣青年一行來到盧溝橋,聽“七七事變”親歷者、93歲的鄭福來講述歷史。鐘欣攝

  4月8日,站在北京盧溝橋上,1937年“七七事變”親歷者、傢住宛平城的鄭福來,向在京參訪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一行憶起當年歷史。馬英九細細聆聽鄭老先生講解,不時附和,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身後的臺灣青年學生也有些動容。

  “今天實地到‘七七事變’現場,親自走過那座橋,看到瞭橋中間車轍壓過的凹凸不平的痕跡、明清甚至更早時期就已存在的石獅子,還有乾隆皇帝親題的‘盧溝曉月’碑,讓我們真正回到歷史源頭,去好好回想過去的歷史事件。”來自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的許嘉蕓說。

  當天,馬英九和青年一行還走進位於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其中,《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中不少文物由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等民間團體無償捐贈。展覽介紹,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通過侵略戰爭強行侵占臺灣並實行殘酷殖民統治。臺灣同胞在長達五十年的抗日鬥爭中,先後有數十萬人捐軀。

馬英九偕臺青盧溝橋畔聽抗戰親歷者述史 盼後輩振興中華

4月8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一行到訪位於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鐘欣 攝

  “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展覽中一副出自北京大學臺灣學生洪炎秋等人的挽聯,是為祭奠孫中山逝世所作。馬英九端詳後有些動容:“這是中山先生的挽聯中題得最好的一個。”

  講解員還介紹,1943年簽訂的《開羅宣言》明確聲明,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有人說它不是條約,隻是歷史性文件而已,這是完全沒有國際法常識的人,它當然是條約。”馬英九說,因為它也出現在日本、美國和聯合國的條約集,“這是跑不掉的”。

  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相關展陳也令許嘉蕓印象深刻,“很多戰地記者拍下瞭當時的照片,看到士兵犧牲、民眾遭屠殺的場面,眼淚都要流下來”,她說,我們不能忘記歷史的慘痛教訓。

  “今天實地看瞭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發生地,感慨萬千。”馬英九在參訪結束後對媒體表示,他很認同鄭福來老先生所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必須告訴子孫,我們紀念抗戰,不是為瞭延續仇恨,而是要汲取教訓,自立自強,振興中華。

  馬英九說,無論在大陸或臺灣,兩岸人民都曾被日本軍閥欺凌迫害、傷亡慘重,我方雖然裝備、訓練落後,實力不足,明顯處於劣勢,但眾志成城,歷經浴血苦戰,終於成功抵禦外侮。“當年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跡,在87年後回顧,仍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

  他表示,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目的在於感念先烈先賢的奉獻犧牲。身為炎黃子孫,必須學會和平解決爭端,為人類謀幸福、求和平。“希望年輕人能牢牢記住這一點”。(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