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武警湖北總隊襄陽支隊襄州中隊一班——
努力奮鬥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崔昌江 方海洋 崔坤坤
武警湖北總隊襄陽支隊襄州中隊一班班長劉楠正在進行障礙訓練。郭祥霖 攝
寒冬已過,荊楚大地上春意漸濃。襄陽,一座古城。舒緩的生活節奏是這裡的主基調。對於劉楠來說,哪怕已經來到這座城市12年瞭,他依然有很多地方沒有走過。他在哨位上默默守護著這座古城,觀察著生活在古城裡的人們。
執勤站哨,對於武警湖北總隊襄陽支隊襄州中隊一班的戰士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日復一日地執勤,枯燥單調,卻又不可或缺。
忠誠、警惕、守護,是執勤的關鍵詞。正是有無數戰士的默默守護,萬傢燈火才能格外明亮,而他們也在這些看似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成長。
想要摘下豐碩的果實,必須經過足夠的努力
又是凌晨2點到4點的目標哨。四周寂靜無聲,偶爾能聽到遠處隱約傳來的犬吠。
眼前的哨位,上等兵王柱已經足夠熟悉。王柱第一次上哨的時候,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格外緊張。他已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自己習慣瞭這種寧靜。
那時候,王柱剛下連,經過嚴格的崗前考核後,終於能夠單獨“上崗”,他既緊張又興奮。老營區條件比較差,上哨樓需要自己打著燈,從下往上看去,一圈一圈的樓梯又陡又峭,仿佛沒有盡頭。王柱握緊手裡的鋼槍,緊貼著扶手,小心翼翼往上爬。漆黑寂靜的夜裡,仿佛隻剩下他一個人。“當時劉楠班長知道我害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提醒我一下。”王柱說。
如今,嶄新的哨樓拔地而起,王柱從列兵成長為上等兵,習慣瞭日復一日地執勤站哨。
劉楠去帶新兵時,常用王柱的經歷鼓勵新兵。王柱獲得瞭兩次“四有”優秀士兵,兩次嘉獎,還被支隊評為“十佳執勤哨兵”,是劉楠心中的驕傲。然而,王柱的軍旅開端並不順利。那時候,他性子活泛,總是小差錯不斷。而且他身體瘦弱,肢體不協調,訓練上往往事倍功半。
一個人的成長需要不斷註入能量。一次上教育課,指導員給大傢講起瞭《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故事中,許三多苦練腹部繞杠,最終完成瞭333個。王柱聽得格外認真,有一句話令他記憶猶新:“想要和得到,中間還有兩個字,那就是要做到,你隻有做到,才能得到。”
夜裡,王柱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意識到,成長與成功不能一蹴而就。休息時,王柱把《士兵突擊》翻出來,看瞭一遍又一遍。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瞭解許三多。少年時,他也曾為那個倔強、質樸的士兵所感動。當他和故事的主人公處於同樣的境地時,他又一次從故事的主人公身上獲得瞭力量。王柱想“成為自己軍旅故事的主人公”。
“我想成為標兵!”王柱在日記本裡這樣寫道。從這天開始,王柱仿佛成瞭另一個許三多,身體瘦弱就多吃多練,動作不協調,別人做一遍他就做10遍。對於王柱來說,結果已不重要,他開始享受那種追逐夢想的快樂。那一年年終考核,王柱以全優成績回報瞭自己一年的努力。
營區的果樹林裡,每一棵長勢都很好。“中隊組織大傢種樹,每個人都很上心,期待著來年能吃上自己種出來的水果。”這裡的士兵早已懂得:想要摘下豐碩的果實,必須經過足夠的努力。
有追夢的機會,永遠都不要放棄
“收腹,轉杠,下,漂亮!”在一聲聲喝彩聲中,中士姚生龍成功完成瞭單杠五練習。你很難想到,這個一身腱子肉的小夥子,剛入伍時連一個引體向上都沒法完成。
單杠,曾是姚生龍心中難以逾越的難關——雙手用力抓著,又再次猛地用力掙紮瞭幾下,姚生龍脖子青筋暴起,臉上也是一片通紅。望著僅僅拉近瞭10厘米的單杠,他隻能無奈地松手下杠。
姚生龍感覺那近在咫尺的單杠,好像遠在天涯。下連已經半年瞭,他的單杠還是一個都做不瞭,這讓他有些灰心。
一次體能考核中,由於姚生龍單杠不及格,全班本來可以沖第一的成績掉到瞭後面,強烈的自責與挫敗沖擊著他的心。
一個周末,姚生龍突然接到瞭已經退伍的新兵連班長賴沈斌的電話。老班長那熟悉的嗓音格外親切:“生龍現在肯定出息瞭,新兵連的時候班裡就你韌勁足,幹什麼都比別人能堅持。”聽到這兒,本來想向老班長訴說委屈的姚生龍把話咽瞭回去。為瞭不讓老班長失望,他強忍著淚水說:“當然瞭,班長帶出來的兵就沒有差的!”
那一天,姚生龍和賴沈斌聊瞭很久。那一晚,姚生龍也想瞭很久。那天起,訓練場、健身房多瞭一個揮汗如雨的身影……
2年時間一晃而過,姚生龍已經成長為訓練尖子。眼看退伍的日子越來越近,散步時,班長劉楠問他:“姚生龍,你想不想轉改警士?”
那一刻,姚生龍遲疑瞭。“其實我一開始來部隊,隻是想考研能加點分。”姚生龍撓瞭撓頭,有些不好意思。但考研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考研後要做什麼,姚生龍還沒有想明白。
劉楠的那個問題,讓姚生龍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他發現,自己舍不得軍營,舍不得這裡的戰友,甚至舍不得那一根單杠……回去考研的想法突然淡化瞭許多,兒時的夢想又一次湧上瞭心頭。
姚生龍的父親曾經是一名軍人。在姚生龍的記憶中,每當父親休假回傢時,總會用他那有力的雙手將幼小的姚生龍高高抱起。姚生龍小臉貼在父親筆挺的軍裝上,輕輕嗅著父親的味道。那種氣息,在姚生龍的心裡埋下瞭一顆迷彩的種子。
那次散步,和劉楠還聊瞭什麼,姚生龍記不太清楚瞭。他隻記得劉班長的一句話:“年少時的夢想,就像是金子一樣珍貴,有追夢的機會,永遠都不要放棄。”隔天,姚生龍報名瞭預提指揮警士集訓,最終以考核第9名的成績結業,並成功轉改。
一顆果實成熟,夢想的種子又孕育著下一次成長。問起退伍後的打算,姚生龍思考瞭許久:“我可能會去考特警,有些責任擔久瞭可能就放不下瞭,哪怕是換一種方式。”
集體的溫暖,是一種奮進的力量
每到休息的時候,一班的戰士大都願意到中隊的籃球場打打籃球。
一次漂亮的出手之後,那個小夥子笑得格外開心。他叫陳志國,是今年剛剛下連的新兵。起初,陳志國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有輕度抑鬱的傾向,這讓全班人都很擔心。“他的傢庭情況比較復雜,從小就父母離異,是由奶奶撫養長大的。傢裡條件不好,所以想著來當兵,給奶奶減輕點負擔。”
“那段時間,我總會胡思亂想很多事情。我很害怕來到部隊自己做不好,怕讓班長失望,怕我奶奶失望。”陳志國說。
集體的溫暖,是一種奮進的力量,融化瞭他內心的堅冰。
陳志國生日那天晚上,班裡的戰友們特地為他準備瞭生日驚喜。當看到戰友們端著蛋糕唱著生日歌走出來時,陳志國的眼睛一下子濕潤瞭。從他記事起,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多人為自己過過生日瞭,一種“傢”的歸屬感溫暖著他的內心。
入伍前,陳志國練習過射箭。每次據槍射擊訓練時,他的手都格外穩。他的專註和穩定,讓身兼軍械員的劉楠有時候都自愧不如。
陳志國平時話不多,甚至不太敢在大傢面前大聲說話。但是劉楠總是鼓勵他站在前面,給大傢講講射擊的訣竅。每當聊起自己最自信的領域,陳志國總能拋開內心的怯懦,侃侃而談。他教的格外專註,大傢也聽得格外認真。
從一個怯懦的少年到戰友們的射擊老師,漸漸地,戰友們發現陳志國笑瞭。“努力奮鬥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劉楠說。
上等兵晏煒欽傢境優越,過慣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部隊生活需要高效的自理能力,這讓他有些“水土不服”。掃地不凈,刷碗碎碗,戰友們經常得幫他“收拾爛攤子”。是戰友們一直在身邊幫助著他,從抓內務到搞衛生,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
前些日子,晏煒欽的父母來到部隊看望。他們驚喜地發現,兒子不僅生活瑣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懂得關心父母瞭。父親默默地抱瞭抱兒子,拍瞭拍晏煒欽厚實的肩膀說:“真的長大啦!”
“我們是一個集體,就像一個傢一樣,為自己的傢增光添彩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班長劉楠經常叮囑大傢。
剛搬來新營房時,面對全新的執勤系統,全新的信息化設施,大傢有些措手不及。中隊將執勤設施教學示范的任務交給瞭一班,要求一班必須在一周之內將這些執勤設施的操作與使用搞懂吃透。
那一周,挑燈夜讀成瞭一班的風景。人人抱著說明書學習,互相加油,互相請教。“大傢都很拼,誰都不想給一班抹黑。”劉楠說。
教學示范的日子如約而至,在講臺上,一班的戰士們熟練地向大傢講解著報警聯動、一鍵對講、監控調度等一個個新功能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看著那些一個個熟悉的臉龐上閃耀著自信的光芒,劉楠帶頭鼓起瞭掌。
在日記裡,劉楠這樣寫道:“我熱愛著這片軍綠,熱愛著那些可愛的戰友,熱愛著我第二個傢,或許有一天我會離開,但我永遠為我曾經是這裡的一員而感到驕傲。”
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我
■二級上士 王亞博
因為崗位輪換,去年我調到瞭襄州中隊。
我是一個念舊的人。可能是舍不得老單位,還有我帶的那些兵,來到中隊一段時間瞭,時常還會有局外人的感覺。聽到任命我為一班副班長的消息時,我第一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擔憂。
我明白這是中隊對我的信任,卻有些擔心:剛來這裡不久,我對班裡人員的性格思想還不夠瞭解,勤務任務也還不夠熟悉。究竟能不能當好副班長?我的心裡一直沒有底。
班長劉楠找我聊瞭很多次,我終於下定決心想要試一試。
當上副班長的第一天,我發現,明明應該是早已得心應手的事,做起來卻有些束手束腳。特別是體能訓練。在老單位,無論幹什麼工作我都格外認真,每次訓練都特別拼,但也因此落下瞭一些傷病。作為一名骨幹,要起到帶頭示范的作用,我卻因為傷病導致許多動作都做不到位。這讓我有些氣餒。
一次器械訓練,教導新兵單杠三練習的任務落到瞭我身上。關於訓練的方法和理論我早已滾瓜爛熟,但因為傷病我無法給他們做示范,所以隻能硬著頭皮給他們講。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從始至終沒要求我來做示范,反而一遍一遍問我動作要領或是他們的動作哪裡做得不對。直到把他們全部教會後,看著大傢興奮的面龐,我心中突然特別有成就感。
後來和班裡戰友聊天時才知道,班長劉楠早已和班裡的同志們說過我身上的傷病,囑咐瞭大傢訓練中的註意事項。我恍然大悟,對這個集體多瞭一份信任和依賴。漸漸地,我真正融入副班長的角色,配合班長帶領大傢完成好每一項任務。
在這裡,我又明白瞭一個道理:原來成就感並不一定來源於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同樣也能證明自我價值。換瞭一片土壤,哪怕我沒有再次成為大樹,也能為其他夢想的種子提供養分,為那一片生機付出自己的努力。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24年3月20日第5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