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黑龍江大慶、吉林白城、吉林松原及內蒙古興安盟四地檢察機關齊聚吉林白城市,就松花江、嫩江(以下簡稱“兩江流域”)跨區域生態保護協作開展聯合會商,以期達成跨區域協作共識,以檢察合力保障“兩江流域”生態健康發展,共繪“松嫩護江藍”美好生態答卷。

松花江、嫩江生態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簽訂儀式

何為松、嫩兩流域?松花江有南北兩源,南源作為正源,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裡山。作為黑龍江右岸的最大支流,松花江流域滋養瞭廣闊的三江平原,其沿岸土地肥沃、生態資源豐富,是我國著名商品糧糧倉“北大倉”。其流域面積約占東北三省總面積70%,涵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四省區,是整個東北地區的母親河。

受行政區劃影響,以往三省(區)檢察機關在開展河湖治理、黑土地保護等公益訴訟檢察專項工作中,通常采取“一事一議、按需推進”的方式開展合作。

“短期內雖有成效,但長此以往,上下遊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弊端就日益凸顯。”

“案件涉及的范圍越廣,治理的難度就越大。”

“日常協作起來會有很多難題和不便。”

2023年6月兩江五地檢察機關共同開展江面巡查

據三省(區)公益訴訟檢察官介紹,當辦理的案件跨省級行政區劃范圍廣、影響范圍大、涉及多個行政機關職責權限時,就會出現協調難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問題。

為解決這一阻礙,2023年6月,黑龍江省肇源縣檢察院與吉林省大安市檢察院、鎮賚縣檢察院、松原市寧江區檢察院、扶餘市檢察院,聯合簽署瞭自然流域生態保護區協作意見,率先探索搭建起“兩省五地護兩江”機制平臺。

機制運行9個月以來,流域綜治成效顯著——五地基層檢察院共同開展江面巡查2次,刑事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業務交流6次,移送線索7條,並在沿江濕地保護、固體廢物污染、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辦理瞭一系列優質案件,有力打破瞭區域壁壘,初步形成瞭松、嫩兩江國傢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的合力。

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指出,要依托國傢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檢察協作機制,聯動開展線索發現、移送處理、同步監督等工作,推動解決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問題。在原兩省五地基礎上,嫩江幹流流經地——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檢察院、內蒙古自治區紮賚特旗檢察院、科爾沁右翼前旗檢察院一同加入此次“護江行動”中來,共繪兩江沿岸“檢察藍”號大船。

據悉,三省(區)四地市檢察機關聯合會簽的《“兩江流域”生態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以下簡稱《協作機制》)明確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目標。

圍繞河道管理、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等問題,四地檢察機關確立瞭在刑事、公益訴訟、數字檢察等領域開展一體化辦案的工作機制。聚焦築牢北方生態與糧食安全屏障的現實需要,四地明確將通過線索移送、協助取證、定期會商及開展聯合專項行動等方式,為“兩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高質效服務和有力司法保障。

除此之外,根據工作所需,四地檢察機關還可依托此《協作機制》開展黨建交流、人才交流、業務培訓、政策研究等。著力以黨建引領業務,以交流促進發展,以互鑒共促提升,共同打造“松嫩護江藍”公益訴訟檢察文化品牌。

同飲一江水,共護兩江藍。與會各方就協同治理達成高度共識——上下遊不分傢、左右岸常聯系。通過互助協作切實打破辦案中的地域壁壘,以多地檢察一體化履職提升“兩江”流域社會治理工作質效。基於地域相連、生態相依、經濟相融、文脈相通、以更加精準、規范、高質量的案件為基礎,回應人民關切,共築協同保護治理新格局。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