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沖突不斷加劇,人類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更需要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促進全球共同發展、增進全人類福祉。中華文明能否為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提供智慧?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經驗能否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借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能否為發展世界文明、破解“文明沖突”貢獻力量?“道中華”文明對話國際會議試圖搭建一個開放交流的平臺,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1月17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巴西等多個國傢的20名專傢學者、文化名人、知名博主,進行瞭一場3個小時的深度研討。與會者一致認為:要通過文明對話的方式,為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創造更大空間,讓“讀懂中國”成為中國與世界、東方與西方的雙向奔赴;也隻有文明對話,才能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註入更多確定性。

  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當前,世界格局深刻演變,大國關系深度調整,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增強,全球化遭遇空前挑戰。中國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同時,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和平發展並行不悖、相向而行,“兩個共同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馬戎發言。魏堯 攝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教授、西班牙埃菲社中國分社前主任哈維爾·加西亞發言。魏堯 攝

  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史,熔鑄瞭深厚的中華文化認同,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提供瞭源源不斷的生命滋養。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馬戎認為,理解中華文明的核心是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為人處世之道。中華傳統文化是世俗文化,追求“有教無類”,能夠更平等地對待各個群體;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和平的基因,追求不同群體和平相處;中華傳統文化倡導開放包容,各種外來宗教進入中國後都融入瞭本土文化。理解瞭中華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讀懂中華文明,真正瞭解中國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世界和平、美好、繁榮的未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教授、西班牙埃菲社中國分社前主任哈維爾·加西亞認為,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中國有必要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中的務實精神、中國歷史中的和平傳統、諸子百傢豐富的哲學思想,這些都是世界文明寶貴的財富。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院長蘇發祥認為,古代儒傢思想已經出現瞭人權理念,主張人在尊嚴和權利上的平等,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基於深厚傳統文化沃土、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人權文明,開辟瞭人權保障的新路徑和新模式。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王珍表示,“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盧梭也曾經說:“如果世界上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麼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和合共生”是自然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自覺的認識與行動,集中體現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中國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驗智慧,能夠為解決包括民族宗教在內的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給世界註入更多和平的力量。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取向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立足於人類共同命運的世界觀,源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這一凝聚最大公約數的價值取向,彰顯瞭開放包容的天下胸懷。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可金。陳濤 攝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艾那·唐根發言。陳濤 攝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經由“兩個結合”孕育的文明成果。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可金認為,任何一種文明都無法解決整個人類面臨的根本問題,隻有互學互鑒,人類文明才能發展進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與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形成的新的人類文明形態,呼喚新的時代精神與文明之間的相通相融。

  全球視野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壯闊實踐,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鈐印東方文明,為推動世界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提供瞭思想啟迪。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艾那·唐根認為,全球文明倡議體現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基因,向世界表達瞭中國願同各國一道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真誠願望,以及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願景。日本著名文化學者藤島博文認為,在世界范圍內,以中華文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思想能夠為解決當前人類危機提供瞭啟迪。中日兩國應該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出發點,攜手擔負起促進和平與發展的國際責任。

  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瞭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認為,西方話語體系中的“現代化”“現代性”等概念背後包含瞭殖民邏輯,而中國式現代化不復制西方模式,不以殖民主義為手段實現工業化,不以建立帝國霸權為目標提升領導力,是人類文明時代的真正到來,為人類現代化事業探索出瞭新道路。

  打破西方話語壟斷,

  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

  西方主導建構的人類現代文明,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多重危機的根源,而共同體理念則是中國貢獻的人類文明方案。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指出,西方關於“文明”與“現代化”的敘事背後有著殖民掠奪與種族偏見的深刻烙印。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瞭“西方現代化”的神話,探索瞭現代化道路的多樣性,開創瞭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念,是中國在話語、知識和思想觀念層面對西方話語敘事的創新和超越。

  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佈指出,美國文明的核心是個人中心主義,其局限越來越明顯,而中華文明的共同體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瞭個人中心主義的缺陷,理應在國際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巴西盧拉研究所研究員梅麗莎·坎佈希指出,新自由主義為全球帶來瞭政治失穩、地緣沖突等威脅,全球南方國傢普遍期盼發展和穩定,以及真正的多邊主義,金磚國傢合作機制等機制應運而生。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南方國傢實現發展、反對霸權的鬥爭帶來瞭希望。

   

  ▲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陳濤 攝

   

  ▲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佈發言。

  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全球傳播,是提升中華文化感召力、中國形象親和力和中國話語影響力的重要路徑。英國在華知名博主司徒建國表示,在中國拍攝視頻的經歷讓他見證瞭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深入瞭解瞭中國人熱情、善良、堅韌、樂觀的性格特質。跨文化傳播要找到不同國傢民眾的情感共鳴點,用超越國傢的共同價值來打動人心。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世界漢學中心主任徐寶鋒表示,要高度重視以ChatGPT為代表的智能傳播對中國國際傳播帶來的新挑戰。為瞭世界更好認識和瞭解新時代中國,要重視內容生產和話語轉化,關註全球的知識流向,加大多語種信息的供給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知識與文化產品,改變長期以來“入超”的被動局面,展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嶄新形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