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畢業季,留學生都會面臨一個躲不掉的選擇題,那就是留在美國還是回國發展,現如今,應屆生求職難早已成為一社會大共識,即便是藤校畢業生也陷入最難就業季的瓶頸,留學歸國的美好期望和現實的就業形勢形成瞭巨大反差,但如果留在美國,還有身份問題需要解決....
我是Sue,一個在灣區寫代碼的程序媛。 寒假快到瞭,離畢業季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一些準備要畢業,正在未雨綢繆的朋友,又一次發出瞭“回不回國”的聲音。 有個學妹,傢裡的獨生女,在美國本碩連讀,top 30畢業,爸媽年紀不小但身體還不錯,明確表示不需要養老,也尊重學妹的職業選擇。 我相信這也是大部分當代留學生的傢庭寫照:中產傢庭,不是大富大貴,父母條件不差,但沒法幫孩子更多,找工作和未來發展都要靠自己。 對於留學生而言,“回不回國”不是一個決定或者一個動作,而是一個一段時間內的狀態,和分手一樣,分手並不是一個動作,而是親密關系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的精神狀態。 對於剛畢業的留學生而言,在前途並不是非常明朗的情況下,“回不回國”這四個字就會被掛在嘴邊,在身份未定的情況下,隨時拎包走人也是有可能的事。 但從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角度看,人不能把自己的路給走窄瞭。 本碩連讀,畢業後隻剩下3年OPT,回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隨時都可以走,留下卻很難。 能發出“回不回國”這個問題的人,多半是有選擇的人,因此在聽取意見的時候,最好是尋找那些同樣有選擇的人的意見。 而許多人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非常不一樣,一定要看這些有選擇的人最後都是怎麼做的。 就我對大部分人的觀察而言,嘴上說什麼的都有,什麼在美國賺夠錢回國養老,什麼在國內創業融資上市來美國養老,什麼當全球公民體驗世界人間疾苦,還有什麼把工資打到爸媽卡裡,自己在美國當窮人,中國人的編劇能力無人出其右。 嘴上說的,就當劉姥姥大觀園,逛逛就好,這些人在行事時做出的決定,卻驚人的一致。 那就是留在美國。 我覺得是這樣的,留學生在美國,工作賺到錢以後和當學生沒賺到錢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讀書的時候,什麼都乘7,什麼都貴。賺到錢之後,什麼都便宜,因為你的工資也乘瞭7。 錢不是萬能的,但在消費升級和生活提升方面,它確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種生活體驗的轉變是很有沖擊力的。許多我身邊在找工作前後的人,多少都有搖擺。工作一段時間後就不再搖擺瞭,開始積極辦綠卡,選址買房瞭。 此時你再問他們回不回國,他們會假裝謙虛地回你:嗯,再觀望觀望。 不同行業和崗位的收入,在美國和國內都是有對應區間的。比如8萬美金年薪的工作,對應國內年入12萬人民幣左右的工作。12萬美金年薪的工作,對應國內15到20萬人民幣左右的工作。15萬到20萬美金年薪,對應國內30-50萬人民幣。 不信的話你可以去面一下兩國的公司,看看不同薪資崗位的職位描述,驗證一下我的說法。 而實際上,大部分人在驗證瞭這樣的說法後,就放棄回國瞭。甚至眼光更遠的人,一開始就是奔著這個薪資水平來的。 而至於“國內機會多”這種說法,在5到10年前的創業潮時期很流行,但疫情之後,沒人再提過。 而大部分沖著“國內機會多”而回國的朋友們,你們來說說,國內機會多嗎? 現在當下主要勸回國的說法,主要都在打親情牌,即“默認美國的高薪和更好的發展空間,但犧牲瞭對傢人的陪伴”。 實際上,我不認為你回國天天996就有時間陪傢人,除非你要回國接廠,或者在傢當蛀米蟲。 反而你在美國上班天天摸魚劃水無實物表演,線上辦公也沒有線下到崗的要求,反倒有不少時間陪伴傢人。 但說是陪伴傢人,落到實處的時候,大部分情況是很多年沒見,見到你之後除瞭抱一抱,吃頓飯,解瞭思念後,開始高頻爆發爭吵,最後你們就隻想讓對方滾。 你見爹媽煩,他們見你也煩。 最終你為瞭盡孝,終於把二老搬來美國提前體驗退休生活,而他們也很快瞭解到在美國遊玩其實根本不需要會說英語,沒你在身邊他們反而更開心。 剛開始還在擔心不會說英語寸步難行,後來發現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有錢,為瞭賺中國人的錢,你爸媽想去的那些地方基本都有至少1個會說中文的銷售、櫃姐、地導、房東在等候二老蒞臨視察。 我是覺得,為人子女應該先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再去想父母,就像飛機上的廣播說的那樣,幫別人穿救生衣前,請先穿好自己的救生衣。 沒有父母會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更好。而這一年年指數型增長的抽簽人數,已經向你透露瞭大多數人的期望和選擇是什麼瞭。 說完父母,再說說你自己好瞭。 剛你開始賺美金的時候,可以說是有錢有閑,到瞭年底休上一個月的假,和父母相約別的國傢,第一次像為人父母一樣帶著爸媽去玩,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 這種體驗你在國內是沒有的。 總的來說,判斷其實是很好下的,隻要客觀權衡利弊,遵循本心就好瞭,到瞭最後如果真的要回國,至少那是你在體驗完另一個選項給你帶來的生活後的選擇,也不會留下“如果當年我留在美國的話”的遺憾。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