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11月是頂級夏校的申請旺季,這幾年錄取率直逼本科申請。比如斯坦福人文夏校,錄取率約為4%-9%,MIT的科學研究暑假項目RSI,每年錄取80人左右,錄取率3%,還有TASS(Telluride Association Summer Seminar),錄取率在4-5%左右。

部分頂級夏校項目的含金量的確不一般。比如MIT 的RSI項目,據《福佈斯》統計,參加過該項目的學生,33%進入哈佛、22%進入MIT、10%進入斯坦福、5%進入普林斯頓,出路都不凡。

但上瞭頂級夏校,藤校offer就勝券在握瞭嗎?夏校,到底是名校金手指,還是收割父母的智商稅?很多父母對夏校項目常常有幾個很典型的誤解:

誤解一:

進瞭頂級夏校,半隻腳踏進名校

對選拔性高的夏校項目,能申請得上,的確是一種能力證明。如果能拿到大牛教授推薦信的話,對孩子申請更是錦上添花。

但目前狀況是,一些看似頂級的項目,含金量並沒那麼高。比如某知名大學夏校在過去十年裡,招生量猛增瞭6-7倍,總錄取率也稀釋到25%-30%。其項目就以體驗為主,作為背景提升寫進申請履歷裡,其它學校招生官看瞭也很難認可。

誤解二:

參加瞭A校舉辦的夏校,申請A校也更容易點

即便是MIT RSI這樣的高篩選性項目,也隻有22%的學員最終進瞭MIT。

為什麼不跟大學申請掛鉤呢?一來,很多大學開設夏校,本就不是為瞭提前篩選,而是為瞭擴大影響力;二來,夏校時間通常太短,起不到篩選的作用。

這樣來看,夏校不是名校“黃牛票”,再優秀的選手,也要走正門。

誤解三:

拿到名校教授推薦,就拿到一張好牌

很多項目會主打“藤校/名校教授”這一稀缺資源。的確,能有高手點撥,這就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一覽眾山小。

但教授是否願意給學員一封推薦信,完全出於自願。他可以給學生出具“評價性意見”,可能正面,也可能負面。這些內容均提交到申請系統裡,學生是無法看到的。任何保證能拿到“推薦信”的項目,父母都需要擦亮眼睛。

還有一點,不少中國學生“功利心”很明顯。是否真的在深入項目做學術,還隻是想“碰瓷”,教授們會有判斷。與其想著怎麼拿到敲門磚,不如沉下心來把項目做好。

那麼夏校到底有何意義?

如果想要提前感受大學或夢校;

如果想跳出高中生視角,看看其他牛X的人到底是什麼樣;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學術那塊料...

如何挑選夏校?

首先是確認自己想申請的專業,是人文類,還是理工、商科類;再次確認夏校性質,是體驗型、學分型,還是研究型;最後就是多刷刷社交平臺的評論,看看“含水量”如何。

是否帶學分?

一般來說帶學分的夏校項目申請難度較大,需要審核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和表達能力,確保能順利就讀並完成。

申請到的簽證類型?

一般體驗型夏校給的B簽,但F簽才是正兒八經的學簽。

看師資和班級規模怎樣?

線下夏校最棒的一點就是能跟教授面對面,但是1v3和1v20效果還是不太一樣的,小班課效果更好。

其他細節,比如:

  • 是不是住校?

  • 有沒有學生ID?

  • 以及項目成果如何評估等。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