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乘客有家
刘云傲,北京男孩,香港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
在北京完成本科学习后,刘云傲选择了到香港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到了香港,他就找到了学校,顺利安顿下来,因为他已经提前在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的网站上查询了所有的事宜。
“一开始,总有一种过时的心态。” 柳云傲说道。 加入学校大陆学生学者联谊会后,他逐渐有了归属感。
相比之下,香港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本科部会长高欣加入该组织的时间很晚。 她只是大三的“上装”(香港学生称加入社团为“上装”)。
高鑫记得,在香港的第一年是在“漂泊”中度过的。 每到周末,宿舍空无一人,我的心也变得空荡荡的。 由于不了解,香港学生还组织了抗议活动,抗议内地学生使用他们的资源。 “一开始我有点受伤,但他们很快就出来道歉了。” 随着两地的相互了解,现在很多内地学生在香港都有很多像高鑫这样的“哥们”。
与在内地参加学生社团的刘云傲、高鑫相比,深圳姑娘王恬开始为自己搭建“家”。 受香港学生社团文化的影响,她在香港浸会大学读书期间参与创办了学校的登山协会,并通过不懈努力与同伴们成功组织了一次西藏登山之旅。
当然,过度依赖内地学生社团,也导致很多内地学生更加“抱团”,不太愿意和香港学生打交道。 其实,香港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大三暑假结束时,在北京读传媒的杭州女生周星萌生了去香港继续深造的念头。 她只身来到香港,向相关学院和专业的教授请教,没想到得到他们的热心帮助和指导。
在香港中文大学短暂的一年求学期间,她越来越感受到香港人的真诚和随和。 毕业前夕,周星去媒体实习,收获颇丰。 “他们真的很喜欢教新人,让你真正接触到一些记者或编辑的工作,而不仅仅是端茶倒水。” 她说。 (来源:《国际先驱论坛报》,编辑:肖婷)
中国日报环球网讯:香港留学好不好? 在香港高校掀起内地招生热潮的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或许最有发言权。
过去10年,数以千计的内地学生离开香港大学。这群人中,有人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扎根”,有人以香港为跳板更上一层楼,有人回归有的怀着广阔的视野来到大陆,也有的因为学习、生活、观念上的种种不适应而后悔。 提前结束旅程
【调查】为什么留在香港?
许多自我提升的机会,言论自由和高效生活是他们的理由
今年暑假结束后,又一批内地学子将南下香港,在这个特殊的中国城市度过一段特殊的求学生活。
据内地留港研究生会统计,自2002年以来,在港求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总数每年以近千人的速度增长。 到2006年,增加到5000人,总数超过14000人。 .
前来留学的内地学生情况如何? 住在香港的内地学生过得好吗? 香港内地研究生会7月29日发布的《2007年度香港内地专业人才发展报告》或可提供部分答案。
99%愿意留在香港发展
根据这项针对内地学生及毕业生在香港留学的调查结果,87%的受访者对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普遍“满意”。 同时,40%的受访者认为学习压力大或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99%的受访者选择留在香港发展,较2006年高出9个百分点。他们主要认同香港有很多自我提升、言论自由和高效生活的机会。 同时,他们认为未来在香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薄弱。
投资银行、贸易、媒体等成为他们最想从事的行业,公司管理是他们最喜欢进入的部门。 相比之下,电信行业和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以及法律和房地产行业排名靠后。
香港雇主喜招大陆学生
2001年8月,香港政府颁布了《关于在本地(即香港)院校取得学位的内地学生来港就业的安排》。 自2001年起,共有1,078人透过这项政策留在香港工作。
在本次对香港内地专业人士的调查中,分别有15%和43%的受访者对留港后的职业发展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内地背景和专业技能将成为他们在香港的独特优势。
在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中,近半数聘请了内地专业人才,但招聘职位多为中高层职位,面向毕业生的入门级职位相对较少。 不过,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对三种不同背景人才的选拔调查中,有56.5%的用人单位将在香港接受教育的内地人才作为他们愿意聘用的首选,其次是本地人才。香港。 在最不愿意聘用的人才中,85.7%的用人单位选择只接受过内地教育的内地人才。
2009 年的本地化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2006年起,首批留港内地毕业生已根据香港相关法律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这个日后会不断扩大的群体,将面临融入香港本土社会的挑战。
《香港内地专业人才发展年度报告》主编李欢告诉国际先驱论坛报,这是他们连续第三年撰写专业人才发展年度报告。 此举的初衷是呼吁社会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2009年将是内地毕业生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高峰年。随着这个群体越来越大,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反映他们的诉求。” 李欢说。
[故事 1] 保持安全
国际先驱论坛报文章“5、4、3、2、1!” 倒计时结束,时间定格在1997年7月1日午夜,天安门广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当时就读于北师大的陈晓刚,对这座刚回国的城市充满了向往。
199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晓刚参加了国家教委的公派留学项目,在香港“借来的地方”度过了最后一段“借来的时光”。
去香港留学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另类”的选择。 经过焦急的等待,陈晓刚和另外三位从全国各地挑选出来的人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四位年轻人兴奋不已,“直到从天上看到香港的摩天大楼,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样,才觉得自己真的来了。”
他们就读的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是一所国际学校。 学院约半数学生为香港本地学生,另一半则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不到10人。 “每天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接触,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刚到香港时,陈小刚与一名香港学生和一名英国学生合住一间宿舍。 用校报的话说,这间宿舍反映了当时香港的“时局”。
由于资料匮乏,来港前他完全不知道英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是宿舍里的第一次“楼会”,他只听懂了“楼主任”的最后一句英文——“let's go to lunch now”。 第一节课,他领略到了什么是英语教学,然后他才知道,要读完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再提交一篇2000字的英文复习。 刚来时的兴奋逐渐被适应现实的努力所取代。
到港两个月后,陈小刚收到父母的第一封信,“此时泪流满面”。
1996年,陈小刚在香港完成学业。 从那以后,每当听到艾敬的《我的1997》,他的心里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在香港求学的日子是一段很特别的人生经历,将让我受益终生。”
如今,陈晓刚在北京一家财经媒体工作,近年曾两度前往香港。 再次踏上这片久违的土地的那一刻,他在心里轻声问道:“香港,你安全吗?”
【故事2】七年之痒
在香港回归中国的那一刻,在天安门广场的另一个角落,就读于北京四中的冯健也在和同学们手牵着手跳舞。
十年很快就过去了。 2007年2月的最后一天,当他走出香港入境事务处大门时,手里多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获准冯健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 和冯健一样,不少在香港学习和工作七年的内地学生,都依法取得了香港居民身份。 未来,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往返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免签待遇,也将在法律上赋予他们与这座城市更加紧密的联系。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有些失落,难道一张纸换了七年?” 冯健不禁在想,如果当年的他做出了不同的决定,他的人生会是怎样的呢?
1999年,冯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 一年前,香港大学首次委托内地大学“招收”本科生。 18岁那年,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去香港求学的决定。 在北大“修炼”一年多后,于2001年1月24日正式赴港留学。
当时来港的内地学生多半一句粤语都不会说,而香港人能说普通话的更是寥寥无几。 冯健的第一个室友连一个简体字都看不懂。 有一次,冯健坐公交车回学校。 快到站时,他用广东话大声叫司机下车。 不合标准的语气,顿时让公交车上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一开始,孤独感很强烈。” 冯健回忆起来依然感慨,“那是一种类似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但七年过去了,我什么都习惯了。”冯健说。 硕士毕业后,他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如今,他可以用流利的广东话在城市里自由交流、工作和生活。
内地学生在适应,香港社会也在适应。 学校小店里的阿姨们已经会说普通话了。 “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下一代的福气。” 冯健开玩笑道。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