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学生都住在校内,学校必须按规定提供住宿。” 这种“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一度让其他国家的大学生十分羡慕。 那么,国内外大学的宿舍管理有哪些不同呢?
近日,广州大学华软学院师生赴港调研,发现两地宿舍管理存在较大差异,师生纷纷发声,内地高校能否借鉴香港的一些经验?香港大学宿舍管理? “宿舍不仅可以用来睡觉,还可以作为第二教室,发挥更重要的功能!”
香港高校宿舍管理模式探究
此次考察,华软学院师生重点考察了香港高校的住宿管理模式。 他们发现,两地大学的管理模式大不相同:内地大学统一规定所有学生都住在校内,学校也必须按规定提供住宿,但很多大学生住在校外的出租屋里; 而在香港,大部分大学都实行“书院”或“宿舍”制度,学生无须住在校内。 要住进去,学生必须申请,而且申请的人数远远超过可用的宿舍。
与内地大学宿舍只是睡觉的地方不同,香港的宿舍不仅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学习的。 香港几所大学的组织形式各有特色。 香港大学实行“宿舍”制,起源于英国,历史悠久。 香港中文大学实行“书院”制,比较著名的有崇基书院、联合书院、新亚书院等。
内地高校能否适当改革的建议
老师们指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成”世界、“立”世界的准备期。 在学校,师生的共同生活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是大学精神的传承。
但广州高校的现状如何呢? 以大学城为例。 下课后,老师们乘坐班车返回市区,把学生留在“农村”,成为学校保安管理的“大学生小镇”。 即使有的高校安排老师住在校内,但去宿舍的主要是辅导员和刚毕业的老师,“去宿舍”成了一件事情,一个需要专门做的工作安排。
正如此次前去调研的老师所说:“虽然内地的学校也很重视大学宿舍的‘管理’,但这种管理主要是出于纪律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比如开灯关灯等时间,按时断网。学生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活动,更不能在宿舍生活中与教授交流和相处。”
对此,老师们表示:“能否探索改变现有学生住宿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充分利用宿舍,让大学宿舍有吸引力,让学生把宿舍当成温馨的家,就像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把学校比作父亲,父亲负责学生的学习、研究,并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把学院比作母亲,让学生学会做人大学集体的成员和社会的一部分。成员。”
香港大学宿舍七大特色
宿舍也是学习的教室
在香港,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和睡觉的地方,也是学生活动、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学生对他们的宿舍有一种独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除了学生宿舍管理的日常管理(中国大陆的“门卫”、维修、钥匙更换等),还作为第二课堂的开辟场所,拥有一套宿舍教育系统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等。 在内地的高校,学生很少在宿舍里应酬,大部分都是睡觉。
学生活动在宿舍进行
学生活动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如聚餐、球类运动、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内地,大部分的学生活动都是由社团进行的。
教授、老师担任宿舍管家
宿舍管理人员往往由水平较高的教授或教师担任。 这些老师喜欢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报名参加宿舍管理。 有的老师是兼职宿舍管理员,有的老师甚至申请住在学生宿舍,方便与学生交流。 在内地,大学宿舍都是专职管家,教授是不可能管理宿舍的。
宿舍也负责发放奖学金
中国大学宿舍采用学院式管理,行政结构完整。 从院长到宿管,都由高学历的老师担任,甚至还有奖学金。 住在这里的学生可以在这里申请奖学金等等。
学生可参与宿舍管理
学生参与宿舍管理和宿舍布置。 学生可以选择在宿舍举办各种活动,也可以对宿舍管理提出建议并参与其中。 宿舍周围的墙壁上,没有白色的墙壁,而是很多个性化的海报、贴纸、装饰品等,都是同学们自己装饰的。 这与大陆学生类似。
宿舍由学生自行申请
宿舍不由学校安排,由学生自行申请。 学生可以申请和谁住在一起,住在哪里,学校只需要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进行安排。 像中文大学这样的学院形式,学生在申请某个学院之前,会比较学院的奖学金,管理,活动,特色等,然后再申请某个学院。
像家一样的宿舍布局
除了日常生活,通常还有自习室(有的是24小时)、厨房、活动室、休息区等,让学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内地高校很少有厨房和活动室。 (记者薛冰通讯员景艳春)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