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放榜時節,我們總能看到美國大學們“今年的錄取率跌到瞭X%,創下新的歷史紀錄”的報道。比如紐約大學“2027屆錄取率為8%,是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屆”、范德堡大學“錄取率僅為5.6%,創下歷史新低”。錄取率低似乎已經成為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甚至有(dong)的(bei)大學還會把錄取率低當作名校的標志,變著花樣地主動降低錄取率。而這樣一種氛圍也在無形當中給高中生和傢長們帶來瞭焦慮和壓力。可是,錄取率越低的大學就越好嗎?錄取率到底能反映出學校的哪些特質?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錄取率?
錄取率
究竟含瞭多少水分?
錄取率這場「申請人數」與「錄取人數」之間關系的遊戲其實很好理解。
每年,在沒有擴招、縮招等特殊情況下,每所大學錄取的學生人數變動不會太大。所以隻要分母變大,錄取率自然會降低。
根據Common App數據,單單是國際生申請者的數量,就從2014-15申請季的31,456人,增長到瞭2021-22申請季的51,426人,漲幅高達63%。而且,越來越多的申請者們會一次性申請多個學校,2021-22申請季,CA平臺上的人均申請份數為8份。
除瞭學生們的自發內卷行為,許多美國大學也在主動壓低錄取率,以換取更高的排名。它們廣發獎學金、砍掉補充文書、實行標化可選,從各個方面來降低申請的門檻。
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申請人數的刷刷上升——
Who Gets In and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一書曾提到,“根據Common App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美國名牌大學和一流大學的申請人數增長瞭32%”。
不過這是否意味著,“Qualified Applicants”,也就是符合該大學申請條件的申請人也就是正在變多呢?
根據私人咨詢公司Empowerly的數據,在疫情之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隻占到申請者總數的75%-85%。
但隨著申請變得更加容易,尤其標化可選之後,很多學生都會抱著“試試看,萬一能被錄取”的的心態向那些超出自身水平一大截的學校提交申請,這一數據現在已經下降到60%-65%。
簡單來說就是,分母的擴張是重量不重質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瞭錄取率創新低的“水分”。
錄取誰,是個“玄學”
我們得承認,一些學校比之十幾二十年前確實更難進瞭。但衡量一所學校的受歡迎程度的更可靠的標準是,在考慮錄取率的同時,也要看看它的入學率,看看到底有多少拿到Offer的同學真的會進校報道。
然而有數據的地方就一定有各種操作。
為瞭保證入讀率,美國大學這兩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越來越重視早申,利用“一旦錄取就必須要入讀”的約束性條件鎖定優秀學生。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在早申階段錄取的學生比常規輪錄取的還要多(分別為685人和574人)。
此外,當你的GPA、標化、課外活動等軟硬條件都達到瞭學校的標準,就一定會被錄取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我們常常能在各校的官網上看到“我們會綜合考慮申請者與學校的契合度”這樣的字樣。「契合度」這個條件就非常Tricky,它看不見摸不著也難以量化,也給瞭學校更多“招生選擇性”。
比如學校希望今年能某一領域達成某一目標,在兩名申請者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就會錄取那名控球後衛、大提琴手、有很大潛力的化學專業學生以及更多的來自某個州的學生。
或許這時,拼的就是運氣瞭。
錄取率高
就是“水校”?
錄取率可以反映大學在申請階段的受歡迎程度,但卻不是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保證。
錄取率高也並不意味著學校就是“水校”。
比如UIUC錄取率為63%,普渡大學錄取率高達69%,但是誰也無法忽視他們全美領先的理工科強校身份。
《紐約時報》還給出瞭這樣一個數據:
弗吉尼亞大學的錄取率為27%,並將大約6%的援助資金用於獎學金的發放;弗吉尼亞理工錄取率為70%,並為75%的學生提供不考慮經濟狀況的資助。
畢業十年後,兩所學校畢業生的平均薪資卻是幾乎相同的。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 left; width: 0; vertical-align: top;"></svg>
對學校來說,錄取率或許是個位數或兩位數,但對於我們每一個申請人來說,錄取結果是0與1的區別。
關註學校的錄取率,可以幫助我們在選校時更好的調整目標院校的層次,制定更優化的策略。但比起錄取率,學校提供的課程、校園文化、社團活動、職業發展幫助、所在的地理位置等眾多因素才是在切切實實地影響著你未來四年的就讀體驗甚至更長遠的發展。
所以與其過分執著於一個數字,努力提高GPA、豐富課外活動經歷,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申請準備階段應該關註的重點。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