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亚文化中,孩子们背负着“成为精英,延续精英”的重任。
无论是从名校还是到名企,还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我们的人生好似在一场紧张而急迫的赛道上驰骋,哪怕是微小的偏差或短暂的延迟也被视为不可挽回的错误。
旷野
在临近初三的时候,小A看了一则关于国际部的宣传片。里面的学生朝气蓬勃,自信张扬,独立的个体被无限放大,每个人都充满无尽的可能性。每个人好像都在为追逐炽热而灿烂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似乎这样,就可以摆脱既定的人生轨道。
小A太天真了。
刚踏入国际体系的第一个月,小A跟随社团懵懵懂懂地开始了第一场采访:采访已经从学校毕了业的学长学姐。
学姐分享了自己高中时在社会学领域所做的一系列活动。比如成立手工社团,比如开设电影分析课,通过观看电影和小组讨论让人们的情感得以连接。
不过当她提到现在就读的专业时——经济和数据科学,小A顿时感到惊讶。好家伙,这三个领域的跨度可不小啊。
接着,学姐开始大谈特谈进入Eco和ds的赛道后,加入相关社团收获的Networking和各种资源机会,以及兄弟姐妹会能够带来的实际收益。
小A边采访边做着笔记,看来还是得充分利用社团资源才行。彼时的她并没有多想,自己即将踏入轨道式的怪圈。
人生不是旷野
“是时候寻找你的passion(热爱的东西)了”,10年级的小A被这句话包围着。
幸运的是,小A很快就确定了自己喜爱的方向——人文历史类。她热爱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博尔赫斯笔下的惊鸿,惊叹于Svetlana用口述历史去全是宏大的历史时间。
然而,当小A一次次刷到社交媒体上:“人文社科是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之一——人文”、“人文社科学生的转码之路”......每每看到这些,焦虑和彷徨便会涌上心头。
小A开始陷入一个矛盾的思考中:在坚持自己的热爱和应对社会的期望之间,自己该如何抉择?
深夜的宿舍里,只剩下她位置上的最后一束光。在合上电脑的最后一刻,她看到了一条朋友圈,是以前那个闪闪发光的学长:他发文感叹实习和工作不好找。要知道,他在某藤校双修经济和CS。
小A像是提前预知到了自己的命运,无奈地叹了口气。
毕竟在东亚文化的熏陶下,热爱是不能够当饭吃的。
“无尽的马拉松”
11年级算是国际生们最繁忙的一年了,托福,SAT,AP一起袭来,暑假还有文书初稿要写,这一切砸得小A晕头转向。
总觉得自己像被上满了发条,永远无法逃离宿命,也拿不起放不下。
如果能在闲暇时间读几本书,去公园或者山里走走就好了。
什么,在别人都在卷/冲刺的时候,你竟然还想着放松?!这可是死罪!耳畔的批判第N次响起,小A只好默默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明明是为了更好地追逐自己的兴趣,可到头来还是为了学术平衡硬着头皮备考AP微积分,AP化学等一众理科;备考不同类别的AP,刷着人手一份的标化;努力在99%国际生都会参加的比赛和活动里突出重围;110+、1500+、8个AP 5 score,看似完美的profile实则千篇一律。
申请季结束后,小A“如愿以偿”地被历史与文学专业录取,但她深知这不会成为她最终的决定。
于是,小A开始疯狂访问大学官网,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试图在那些“好就业”的major list(专业名单)里面挑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三年前的回旋镖正中眉心,她好像突然明白大部分人的选择了。原来,我们都希望进入运转不息的资本世界,成为一颗光鲜亮丽的螺丝钉。
上岸之后又是一个上岸。一切似乎都是安排好的路线: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要准备大学的社团申请,大一社交和保持高GPA,大二大三实习或者备考GRE,大四提前开始投简历,准备面试/申请研究生。这就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吗?
一刹那,小A觉得自己像流水线上精准复刻的商品,像每天穿梭在世界,做着重复任务的npc。
路在脚下
夜深人静的时候,小A开始思考,她突然回想起一位老师曾说过的话:“十年、二十年后,你们不会记得这场考试的内容。你们记住的会是那些珍贵的人际关系和终生的朋友,而不是一个代表你成绩的分数。”
那些曾经看似重如千斤的东西,在漫长的未来里,只会变成浮云,唯有珍贵的瞬间才会永恒。
也许我们应该放松一些,去浪费时间,去犯错,去做一些热爱的、即使注定失败的事情。
世界不会因此崩溃。被困在追求普世成功的轨道上,意味着我们小心翼翼地过完了一生。第二天醒来,依然继续按部就班。
想到这里,小A决定推掉自己并不喜爱的那节Intro to ComSci,就像当年她依然毅然决然地就读国际部一样。
她知道自己或许无法真正逃离轨道式的人生,但至少现在,她有勇气选择或放弃自己真正想要/不想要做的事情,不被世俗的理念定义和束缚,真正的人生就是此时此刻。
写在最后
人生不是一条既定的轨道,而是由当下的自己一笔一画地书写的。闭上眼睛,享受每一个起舞的瞬间,无论转到哪里,都是圆满的。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