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以色列18日繼續轟炸加沙地帶。\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華爾街日報》、“紐約客”網站、《紐約時報》報道:去年10月7日爆發的巴以沖突持續超過100天,不僅未見結束跡象,外溢效應還不斷發酵。截至18日,中東地區有逾10個地點正在爆發沖突,包括以色列、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也門、伊朗、巴基斯坦、約旦和紅海。美國一周內連續四次轟炸也門胡塞武裝目標;伊朗本周接連跨境襲擊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境內的“第三方目標”,巴基斯坦隨即空襲伊朗以報復。此外,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沖突不斷升級。

  正在瑞士出席達沃斯經濟論壇的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17日表示,本輪巴以沖突加劇整個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如果以色列停止攻擊加沙地帶,“抵抗之弧”對以色列的攻擊也將停止,否則“每個人都將遭受苦難,所有戰線都將保持活躍”。“抵抗之弧”包括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胡塞武裝以及該地區任何反西方或反以色列的民兵組織,其共同目標是對抗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的影響力。

  以色列與真主黨交火不止

  盡管國際社會呼籲盡快在加沙停火,但有瞭美國的軍援和支持,以色列完全無所顧忌。自去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多線作戰。北線,以色列與支持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黎巴嫩真主黨交火不斷;東線,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展開軍事行動;南線,以軍在加沙地帶一路挺進。以軍在巴勒斯坦迄今已造成約2.5萬人死亡。

  本月以來,以色列打死多名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領導人或高級指揮官。以色列利用情報和技術優勢,對真主黨高層進行“精準清除”,目的是配合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重建其情報威懾力。真主黨則展開報復,包括用無人機襲擊以軍北方司令部總部。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哈萊維17日表示,在與黎巴嫩接壤的以色列北部“未來數月”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比以前更高”。

  美國與胡塞武裝纏鬥不斷

  本月12日至17日,美國直接下場,連續四度空襲也門境內的胡塞武裝目標。國際危機組織(ICG)警告,對胡塞武裝實施軍事打擊,其象征意義大於實際作用。《紐約時報》披露,空襲隻破壞或摧毀瞭胡塞武裝20%至30%的進攻能力,胡塞武裝的大部分導彈和無人機發射裝置都安裝在機動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移動或隱藏。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東問題專傢斯萊溫認為,美軍空襲解決不瞭任何問題,“目前最需要的是促成加沙地帶停火”。

  有分析人士稱,美軍空襲胡塞武裝,意在向一直為胡塞武裝提供軍事和政治支持的伊朗施壓。

  伊朗連連出手秀肌肉

  伊朗近日則向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境內其認定威脅伊朗安全的目標和以色列情報機構發動導彈打擊,引發相關國傢強烈不滿。

  當地時間15日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動空襲,對位於伊拉克的摩薩德組織分支機構和敘利亞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據點實施打擊。外媒稱,相信伊朗此次空襲伊拉克境內“第三方目標”,是對以色列去年12月炸死伊斯蘭革命衛隊駐敘利亞高級顧問穆薩維的報復。

  伊朗16日晚用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瞭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恐怖組織“正義軍”的兩個重要基地,稱該組織策劃瞭去年12月針對伊朗警察局的恐怖襲擊。巴基斯坦17日宣佈召回駐伊朗大使,18日對位於伊朗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恐怖分子”藏身處實施打擊,至少9名外國人喪生。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中東地區安全形勢急劇惡化,伊朗連連出手,意欲強硬展示維護國傢安全、回擊敵對行動的決心。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庫爾澤表示,中東多場戰爭同時開打,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從“9.11”事件以來,美國應對威脅的反應就是采取軍事行動,“外交舉措被拋在瞭一邊”,這隻會讓情況越變越糟。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