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陳彩霞 孔慶玲)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不斷壯大,共建國傢之間經貿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

  1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傢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歐亞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許勤華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稱,“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不僅切切實實惠及民生,也讓綠色合作蓬勃發展,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十年成果豐碩

  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面向世界、惠及全人類。十年來,中國同150多個國傢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瞭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展現大國擔當。

  “‘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瞭巨大的發展機遇。”許勤華認為,這一倡議使得共建國傢間的貿易往來更深更廣。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傢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

  在許勤華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還體現在其切切實實地惠及民生。共建國傢大多屬於發展中國傢。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實施瞭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共建國傢在鐵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改善瞭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正如她所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就是為改善民生”。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還讓各方“在創新交往當中,更聚焦於時代所需;在文化交流當中,更彰顯弘揚各自文明的特點”。她特別指出,這一倡議激發瞭共建國傢自身發展的動力和潛能,並強調瞭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平等互信共贏

  綠色合作蓬勃發展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大方向,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抓手及平臺”,展示瞭為全人類創造發展機遇、造福世界的實踐路徑。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發展中國傢力量不斷壯大。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包容、互利共贏,堅持保障發展中國傢發展權益,是多邊主義的生動實踐。許勤華認為,倡導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將成為推動國際秩序公平公正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她還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凝聚瞭“中國對未來發展的認知”。在如何進行國際合作、綠色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為全球帶來瞭新的認知。

  許勤華提到,“一帶一路”倡議極大促進瞭共建國傢生產力的提升。她關註到,中國充分發揮在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優勢,運用中國技術、產品、經驗等,推動綠色合作蓬勃發展。

  許勤華指出,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合作發展的同時,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國傢的文化認知和資源稟賦等差異,構建跨學科交叉模型,利用可持續的技術開發自然資源優勢,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她特別提到中方在合作中遵循的四大原則:一是提供“中國方案”,打造一批“小而美”“美而惠”的項目;二是整合資源,讓企業形成良性發展;三是註重收益,深化互利共贏;最後,堅持做好戰略性設計,從整體上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保駕護航。

  傳承絲路精神

  展望未來潛力巨大

  植根於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十年來,“一帶一路”從倡導變為行動,從願景走向實踐,不僅為各國之間的合作共贏奠定瞭堅實基礎,也為世界經濟增長註入瞭新動能。

  許勤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絲路精神。絲路精神有千年的歷史,不同文化之間有很大差異,求同存異才能續寫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更是意義重大。”許勤華表示,這一倡議促進瞭全球互聯互通。在世界加速轉型過程中,中國可以在整個生產鏈、供應鏈和人才鏈中,起到更關鍵的作用,“從而提升我們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外交的頂層設計,有助於構建內外聯動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

  展望下一個十年,許勤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其一,在凝聚共識方面,中國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二,對中國和共建國傢來說,綠色經濟發展的理念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三,在文明互鑒和文化交流方面,“一帶一路”相關會議和活動會吸引越來越多的關註。最後,“一帶一路”共建國傢利用內生動力,自身會不斷發展壯大,形成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