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挪威劇作傢福瑟獲得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資料圖片;右圖: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書店5日展示福瑟的作品。\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5日,瑞典文學院宣佈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挪威劇作傢約恩.福瑟,理由是他創作的戲劇和散文具有創新性,“為不可言說的領域發聲”。福瑟創作瞭30多個劇本,已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制作成九百多部舞臺劇,在世界各地上演。2010年,福瑟的戲劇代表作《有人將至》在中國上海公演,他特地到場觀看,並稱贊這是全球范圍內對其作品演繹得最好的舞臺之一。

  瑞典文學院5日將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約恩.福瑟。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主席奧爾森介紹說,福瑟用新挪威語寫成的作品涵蓋多種體裁,包括戲劇、小說、詩集、散文、兒童讀物和翻譯作品。雖然他以劇作聞名,但散文也越來越受到認可。

  福瑟1959年出生於挪威西海岸海於格松市,長期定居挪威和奧地利。1983年,他出版首部小說《紅,黑》,提出自殺的主題,在很多方面為後來的作品定下瞭基調。1996年,他的代表作《有人將至》首演,展露出獨特的個人風格。

  獲獎感驚訝 拒當“易卜生2.0”

  多年以來,福瑟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得知自己終於獲獎後,福瑟表示:“我感到驚訝,但同時又不驚訝。過去十年我都是(關於獲獎者人選)討論的一部分,或多或少有所準備。但相信我,我並沒有想到今天能得獎。”

  福瑟是挪威國寶級劇作傢,也是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劇作傢之一,有“新易卜生”之稱。但他回應說:“那對易卜生不公平,對我也一樣。”他的作品還經常被拿來與著名作傢貝克特比較。他坦言,創作首個劇本《有人將至》時自己對貝克特非常著迷,但也害怕受到影響,並刻意嘗試不要覆製貝克特的寫作方式,而是去反抗他,因此將劇本命名為《有人將至》,與貝克特代表作《等待戈多》形成對立。

  福瑟用新挪威語創作,這是挪威兩種官方書面語之一,僅有10%至15%的挪威人使用。他的劇本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搬上全球各地的舞臺,他也獲得瞭易卜生文學獎、北歐國傢戲劇獎等多項殊榮。

  福瑟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大海,孤獨、愛和死亡則是被反復探討的主題。在《一個夏日》中,男主人公毫無預兆地選擇投身大海,他的妻子自此日復一日地眺望大海。在《死亡變奏曲》中,大海吞噬瞭一個年輕的姑娘,她早已分手的父母被迫重新面對彼此。

  港話劇團將其作品《霜遇》搬上舞臺

  201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有人將至:約恩.福瑟戲劇選》,這是他的劇作首次被譯成中文。譯者鄒魯路說,真正使福瑟作為一個劇作傢而不朽的,是他具有鮮明個人烙印的“福瑟式”美學與戲劇風格──蘊含著巨大情感張力的極簡主義洗練語言,對白中強烈的節奏感與音樂感,並置的時空,交纏的現實與夢幻。2016年,第二部中文版福瑟戲劇選集《秋之夢》出版。福瑟的小說《三部曲》和近年的長篇代表著“七部曲”中文版亦將很快與中國讀者見面。

  2010年,《有人將至》中文版被搬上上海戲劇學院的舞臺,由何雁教授執導,這是福瑟的作品首度在中國公演。福瑟特地從挪威趕赴上海觀看演出。他對演員的表演、場景的佈置和裝飾及聲音的處理等方面贊不絕口。

  福瑟說,演繹他的戲劇不光靠對話,還要靠很多沉默的時刻,以及人物的肢體語言和表情,而中國的這場演出對此把握到位,是全球范圍內演繹得最好的舞臺之一。他還表示:“我的戲劇在法國也很受歡迎,但我發現,最能演繹好我的作品的,是東方的演員;最能理解我的作品的,是東方的觀眾。”

  2021年,香港話劇團將福瑟戲劇作品《霜遇》搬上舞臺。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