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佈萊恩·林登(Brian Linden)是旅行傢、企業傢、作傢,也是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林苑的創始人。在大理的鄉村生活瞭十多年後,他現在把自己看作一名“新大理人”。
林登在美國芝加哥出生長大,1984年首次來到中國,後又去瞭100多個國傢和地區工作、旅行。2003年,他與妻子和兩個兒子再次回到中國。“我想找一個地方,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中國一直在我心中。”他說。
林登認為,除瞭40多年的經濟奇跡,中國更需要跟世界分享的是五千年來積累的智慧。這些智慧不僅存在於中國的城市,還存在於廣大農村。2004年,他在大理喜洲定居下來,將一處文化遺跡修復,改造成瞭如今的喜林苑。他後來修建瞭其他多傢喜林苑旅館,使其成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林登走在雲南大理喜林苑客棧的臺階上。受訪者供圖
“每年都能看到中國的進步”
居住在大理的18年間,林登見證瞭大理乃至整個中國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在交通和醫療領域。
1985年,他從雲南昆明到大理要花將近12個小時。而現在有瞭高鐵,兩個小時就可到達,一日便可往返於喜洲和昆明。
一條條新建的公路聯通起隱在大理深山中的農村。“這讓身處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享受到日益相似的生活。”林登說。在他和他的鄰居們看來,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活力也正在大理綻放,經濟發展的成果逐步惠及每一個人。”
林登關註著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說:“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與我息息相關。喜林苑的成功表明,大城市以外的廣大農村也在向外國人開放,為我們提供做生意的機會。”
“二十大後,我已接到兩個新項目的洽談。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政府都會提供支持。喜林苑的成功也正是基於政府的開放和包容。”林登說。
林登覺得,外界仍未充分瞭解中國在扶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說,中國的脫貧攻堅讓許許多多人有瞭追求夢想的機會。“他們越來越滿懷壯志。”林登說,現在,他的大多數農民朋友都相信他們的子女能上大學。“我出身於美國普通人傢,這樣的信念在美國可並不常見,而這隻是中國雲南的一個小鄉村。這真的很奇妙。這裡的人們都有信心,相信他們的孩子會過上比他們更好的生活……我每年都能看到這種進步。”他補充道。
“讓農村對每個人都有吸引力”
林登見證瞭大理政府為改善洱海環境所做的努力,也欣喜於現在的成果。“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一個國傢,平衡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都不容易。我很自豪地看到,政府願意承擔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和反對的聲音,隻為瞭我們的子孫後代。他們讓農村越來越有吸引力。”
如今,一條“生態長廊”沿洱海而建,林登贊嘆不已:“我從未看到過這樣美麗的生態廊道。普通百姓們現在可以在這裡騎車,盡情欣賞美景。”
18年前,農村發展機會較少,林登的村民朋友大多選擇去廣東等地的大城市找工作。而現在,大理旅遊業蓬勃發展,人們的工作前景越來越好。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不再背井離鄉,都積極“參與傢鄉的未來”,並且“開始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林登說。當地人對傢鄉的自豪感也是林登創業的靈感來源。喜林苑舉辦各種課程和研討會,教授當地建築、習俗和手工藝,講述這裡真實的故事,分享來自中國的智慧,“讓人們瞭解中國,知道它從哪裡來,理解我是多麼的自豪。”林登說。
林登和妻子走在雲南大理喜洲鎮稻田間。受訪者供圖
“做大理人真好”
大理的地理位置獨特,多元,包容。懷揣著新點子,秉持著創業精神,青年人回到傢鄉,形形色色的人們融入“熔爐”。這就類似於美國人常說的“大熔爐”,林登說。
他認為,大理象征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大理包容開放,是一個最好的范例。”他說:“在大理,我就是‘大理人’,‘大理人’接納瞭我,就像一傢人一樣。這裡人人平等,沒有‘外國人’的概念。我們都超越瞭自己的身份和信仰,成為一個傢庭,正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一樣。”
林登表示,中國展現出包容、好客和擁抱世界的熱情,這是很值得稱贊的。“中國的軟實力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顆文化種子仍深深紮根於中國人心中。”他說,中國已經付出瞭很多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而世界也應該更多地瞭解中國。
“留在中國,做一個大理人,這真的很酷。”林登說。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