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6月15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槍患背後的暴力文化推崇
新華社記者孫丁
美國近期連續發生造成嚴重傷亡的槍擊事件。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向來推崇暴力文化,對內催生出難以解決的槍支暴力問題,對外更是肆意發動戰爭,橫行霸道,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這是2021年10月8日在美國紐約炮臺公園內拍攝的為悼念槍支暴力遇難者擺放的白色瓶花。(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槍患不絕
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截至本月14日,美國今年已有超過1.9萬人因槍支暴力喪生,包括750名未成年人,已發生267起造成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僅在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就發生至少11起此類事件,共造成至少11人死亡、45人受傷。
槍擊事件頻發給美國民眾帶來巨大傷痛,給很多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在5月發生的震驚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得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羅佈小學槍擊事件中,11歲的米婭·塞裡略親眼看到一名教師被射中頭部,她把遇害同學的血抹在身上裝死才逃過一劫。在一段提供給美國國會的視頻證詞中,塞裡略說,她“再也不會在學校感到安全”。
近來,美國各地不斷爆發反對槍支暴力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僅11日全美就有450多場集會,民眾要求政府和政客切實解決槍支暴力問題,加強對兒童生命安全的保護。孩子正在上小學的斯薇塔·庫馬爾對新華社記者說:“沒聽說其他國傢有這樣的困擾,這簡直太荒唐瞭。”
在輿論壓力下,白宮最近提出一系列加強槍支監管的倡議措施,國會眾議院通過一攬子控槍法案草案。在參議院,民主、共和兩黨部分議員日前就如何推進槍支安全立法達成框架協議,但協議中不包括禁售攻擊性武器、將合法購買這些武器的年齡從18歲調高至21歲以及普遍加強購槍者背景審查等重要內容,並未觸及控槍問題的關鍵。
這是4月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市拍攝的槍擊事件現場。當天,薩克拉門托市發生槍擊案,警方確認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傷。(新華社發,李建國攝)
暴力文化
美國槍支問題長期難以解決,且愈加嚴重,一大原因是美國對暴力文化的推崇。
美國學者亨利·吉魯日前發表的文章《大規模槍擊與美國暴力文化》指出,在美國,槍支問題關聯著政治腐敗,是超級富豪和大財團掌控權力與美國社會個人主義價值觀泛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鼓吹擁槍權的團體和軍工企業以巨額資金賄賂政客,並利用大財團控制的媒體不斷向公眾灌輸“個人自由等同於不受約束的擁槍權”的觀念。
美國的影視、動畫、遊戲等許多大眾文化娛樂產品都充斥暴力、血腥元素,各種殺戮、血腥、恐怖的畫面呈現在屏幕和其他文化產品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紐約客》網站文章說,世界上大部分暴力娛樂產品出自美國,“美國在現實中的屠殺和電影中的屠殺方面都走在世界前面”。
美國心理學傢安娜·諾加萊斯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化暴力的社會”,電視、社交媒體、遊戲中滿是暴力,兒童和青少年長期接觸這些內容或對暴力變得麻木甚至認同並模仿,把暴力當成解決問題的手段。
正因為這種暴力文化,在美國,買槍成瞭消費,練槍成瞭消遣,隨之而來的就是愈演愈烈的槍患。羅佈小學事件的槍手行兇前一周去買瞭兩把攻擊性步槍,以慶祝自己年滿18歲,隨後就發生瞭震驚世界的慘劇。
4月17日,警察在美國匹茲堡市槍擊事件現場調查。當天,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2人死亡、至少9人受傷。(新華社發,匹茲堡市政部門供圖)
暴力國傢
美國的暴力基因在一場場對外戰爭中更是顯露無遺。“美國的歷史是充滿戰爭和擴張的歷史。”美國歷史學傢保羅·阿特伍德在《戰爭與帝國:美國的生活方式》一書中這樣寫道。
美國從以暴力為基礎的殖民制度中誕生。1776年獨立後,美國展開“西進運動”,大規模地將印第安人從他們的土地上驅逐,還直接動用軍隊屠殺印第安人。美國的種族滅絕導致印第安人口從1492年的500萬銳減到20世紀初的25萬。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指出,美國是在“種族滅絕中誕生的”。
美國一貫通過暴力和戰爭對外擴張,其奪取霸權的歷程伴隨著戰爭和殺戮。在建國以來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隻有10多年沒有打仗。
近幾十年來,為瞭維護霸權,美國對外推行以軍事力量為基礎的幹涉主義,發動或挑起一系列戰爭,給國際和平與穩定造成嚴重威脅和破壞,給許多國傢和地區帶去瞭無盡災禍和苦難。據統計,從二戰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發生248次武裝沖突,其中201次由美國發動,占比超過八成。自2001年以來,美國非法發動戰爭和軍事行動造成超過80萬人死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美國反戰組織“不戰而勝”負責人埃麗卡·費恩說,包括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經濟不平等在內的重大全球性威脅從來就沒有軍事解決方案。美國政府削減公共產品投入,繼續無節制地為軍火商提供資源,最終隻會損害本國和全世界的安全。
5月2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大廈降半旗向得克薩斯州槍擊事件遇害者致哀。得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羅佈小學當日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19名兒童和2名教師喪生。(新華社發,沈霆攝)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