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烏戰局中的情報戰廣受關註。拜登的幕僚認為美情報能力在烏克蘭戰爭中發揮瞭重大作用,戰前秘密情報的公開幫助西方贏得瞭時間並團結瞭北約。但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批評道,“胡亂公開情報會危及情報源,損害情報獲取手段的有效性,如果公佈的情報不夠準確,效果又會適得其反,令人尷尬,同時還會助長官僚機構的泄密傾向。”

2. 在作者看來,拜登政府試圖一雪阿富汗前恥,但他們在烏克蘭問題戰略上的表現參差不齊,不夠小心。“鏡像思維”使其以為公開信息能夠阻止俄羅斯,結果無效;多次公開一系列不確切、矛盾的消息如“俄羅斯準備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普京不掌握實際情況”,最終打臉,頗顯尷尬;美烏情報共享更是主動“泄密”,意外透露很多內情,間接告訴俄羅斯美烏情報共享的范圍。

3. 除去上述情報外,拜登政府出現的情報失誤還有:隨意泄露美情報在擊沉俄軍旗艦,獵殺俄軍將領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加劇美俄關系緊張;嚴重低估瞭烏軍抵抗能力,準備為俄軍速勝後的烏克蘭提供遊擊戰援助;低估瞭烏克蘭政府的生存能力,主動為澤連斯基外逃提供援助,但遭到拒絕。就此,博爾頓聲稱要恢復冷戰時期的國際情報交流制度。

作者丨John R. Bolton

曾在美國特朗普政府中擔任國傢安全事務助理,著有《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一書

來源丨華盛頓郵報

原標題丨Biden must stop the promiscuous publicizing of U.S. intelligence

翻譯 | 陳誠

在今年2月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前,拜登政府公開瞭大量有關俄羅斯軍力和意圖的情報分析,據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瞭展示美國人對普京計劃的瞭解,從而阻止戰爭。在敵對行動正式開始後,這種史無前例的情報披露仍在繼續。

不論是拜登總統的情報公開,還是他采取的其他威懾手段,都未能阻止戰爭爆發。即便如此,他的幕僚和媒體擁躉仍然在沒有切實證據的情況下妄自揣測,認為公開這些情報(譯者註:紐約時報2月24日報道,拜登政府戰前的情報公開,為歐美國傢形成對俄統一戰線,為對俄制裁措施出臺贏得瞭時間,同時削弱和破壞瞭俄羅斯“偽旗行動”以及輿論戰的效果),而非簡單地與盟友私下分享,幫助西方贏得瞭時間並且團結瞭北約。但是鮮有媒體報道,公開這些情報涉及的成本,以及拜登政府其他可能的動機。

美國總統拜登

如果總統有清晰的目標,連貫的戰略,並且這種情報披露最終能夠增進美國的國傢利益時,公開這些敏感信息是有意義的。這能夠成為利用情報治理國傢的一種手段:使用數據、分析和宣傳來實現美國的國傢安全目標。但情報是一個高風險行當,獲取情報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並承擔高度的風險。胡亂公開情報會危及情報源,損害情報獲取手段的有效性,如果公佈的情報不夠準確,效果又會適得其反,令人尷尬,這種行為同時還會助長官僚機構的泄密傾向。

那麼,拜登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是否擁有戰略,或者拜登政府這些漫無目的的努力,是否隻是更多反映瞭他們在利用信息治理國傢方面的失敗?

不同的官場、政治和政策文化,在如何對待情報公開方面是不一致的。美國國務院飽受制度性話癆之苦,而職業的情報人員則通常會使“沉默的卡爾”柯立芝(譯者註:柯立芝於1923-1929年間任美國總統,不善言辭)變得健談。目前行政部門的一些政策制定者,出身於崇尚自由主義的學術界、智庫或者政界,他們遭受著“鏡像思維”的影響——認為對手通常是像我們一樣的理性人,傾向於針對常見的問題,依照類似我們的思路,尋求共同的解決方案。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他們擁有跟我們一樣的信息,就會像我們一樣,采取負責任的行動。

但這種想法無法描述普京們的世界,普京本人曾不止一次告訴我:“你有你的邏輯,我們有我們的;讓我們看看最終誰占上風”。即便俄羅斯擁有卓越的輿論戰能力,公開機密情報也不應該成為我們條件反射似的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京

關於這個問題,拜登很大程度上是在重新進行他的上一場戰爭。美國自阿富汗的撤軍堪稱恥辱,災難性的戰略和行動失敗讓拜登政府感到不安——並讓拜登顯得有些愚蠢。拜登一再聲稱阿富汗的政府和軍隊能夠抵禦塔利班的襲擊,但他們迅速崩潰瞭,白宮的反應矛盾而混亂,完全無法阻止批評美國政府的輿論洪流。

拜登團隊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要阻止人們再一次認識到他們的無能,拜登團隊試圖表明,不同於阿富汗,他們在烏克蘭問題上掌握瞭事件的核心,知道俄羅斯在做什麼。但是拜登團隊的表現參差不齊,同時也不夠小心,包括在戰爭期間釋放一些並不確切的消息(譯者註:據路透社3月21日報道,拜登公開表示俄羅斯正考慮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另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4月6日報道,美國情報官員稱並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準備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官員對此的解釋是,情報不需要完全可靠,重要的是在俄羅斯采取行動之前搶先一步公開信息,從而阻止行動)。拜登的幕僚們起初聲稱,普京膽怯的下屬們沒有向他準確、充分地匯報情況,但是拜登隨後不得不作出跟幕僚們相矛盾的解釋(譯者註:據路透社報道,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凱特·貝丁菲爾德3月30日稱,美國情報顯示,俄羅斯高級官員因為害怕遭到懲罰,未向普京準確匯報俄羅斯的軍事和經濟處境,但拜登於次日公開表示,普京解雇或軟禁瞭一些幕僚,這種說法暗示普京掌握實際情況,與此前的說法有矛盾之處)。這屆政府對於公佈情報的饑渴已經延伸到瞭朝鮮,他們不準確地預計朝鮮會在拜登訪問亞洲之前或期間,進行洲際導彈試射或核試驗,而拜登的亞洲之行已經結束。(譯者註:據華盛頓郵報5月19日報道,美國國傢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朝鮮可能在拜登出訪亞洲期間或前後,進行洲際導彈試射或核試驗。另據該報25日報道,拜登亞洲之行結束12小時後,朝鮮的確進行瞭導彈試射,但三枚導彈射程均較近,遠達不到洲際導彈標準,截止目前,朝鮮也並未進行核試驗。)

美國國傢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朝鮮可能在拜登出訪亞洲期間或前後,進行洲際導彈試射或核試驗。 來源:華盛頓郵報、路透社

此前,美國官員吹噓他們的情報能力在烏克蘭戰爭中發揮瞭多麼大的作用,即便在拜登試圖控制有關俄烏戰爭的“泄密”之後,泄密的洪流仍在繼續。(譯者註: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5月7日報道,拜登警告情報部門和軍隊官員,隨意向媒體泄露信息可能產生事與願違的效果,暗示這些“泄密”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美俄關系緊張,此前美國官員向媒體透露,美國情報在烏克蘭擊沉俄羅斯“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和獵殺俄軍高級將領的過程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其中最具破壞性的,是有關美國與烏克蘭之間情報共享的文章,這些文章通過解釋哪些情報的共享不被美國政府允許,間接告訴瞭俄羅斯,美國在與烏克蘭共享哪些情報。向外國軍隊提供“殺傷鏈”情報(直接有助於攻擊敵軍的信息)會將美國置於交戰狀態,或準交戰狀態。公開討論共享“殺傷鏈”情報是極具風險的,尤其考慮到普京的再三威脅,以及拜登明顯害怕出現任何可能導致事態升級的狀況,比如向烏克蘭提供波蘭的米格飛機。有些關於美烏情報共享的“泄密”看起來的確是防禦性的,這些經過政府授權的匿名對話試圖保護美國,但卻意外地透露瞭很多內情(譯者註:據華盛頓郵報5月11日報道,美國官員透露,兩種情報不在美烏情報共享范圍之內,一種是關於俄軍高級將領所在位置的情報,另一種是有關烏克蘭境外目標的情報)。

拜登與澤連斯基

親拜登的媒體令人費解地忽視瞭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在俄烏戰爭爆發前,美國的情報評估錯得如此離譜?媒體並沒有進行充分的分析。美國的戰前情報評估認為,俄羅斯能夠在烏克蘭迅速取得勝利,基輔將在幾天之內淪陷,整個烏克蘭會在幾周之內被俄羅斯控制。因為害怕俄國人的速勝,拜登政府泄露消息稱,美國將為烏克蘭淪陷後的遊擊戰提供支持,這大概是為瞭震懾俄羅斯,阻止其發起進攻(譯者註:據紐約時報1月14日報道,美國官員表示,如果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美國將為烏克蘭提供遊擊戰方面的援助,美國防部長奧斯汀、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也曾分別致電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及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稱即便俄軍在烏克蘭取得速勝,後期也會面臨血腥的遊擊戰,其烈度將類似於蘇軍深陷的阿富汗泥潭)。

美國還提議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供撤離基輔的安全通道(譯者註:據CNN2月26日報道,烏克蘭駐英國大使館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消息稱,澤連斯基拒絕瞭美國方面提供的撤離援助,他說自己需要的是彈藥,不是搭便車),這表明美國對烏克蘭政府的生存能力缺乏信心。我們可以非常確定,細心的中國一定註意到瞭美國的這些情報失敗。

在烏克蘭和阿富汗,美國表現出的情報與溝通策略失誤相互呼應,這不僅僅是巧合。好在美國情報界已經意識到瞭這兩個相距不足六個月的重大失誤,以及與之有關的若幹項失敗,情報界正在檢討自己的表現,這是非常正確的,他們有很多事情要做。

(譯者註:據CNN5月13日報道,美國情報界正在進行大范圍的內部審查,反思其在阿富汗和烏克蘭問題中的表現,以應對來自美國國會的壓力。此前,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批評美國情報界一年之內連續兩次犯下大錯:低估瞭烏克蘭軍隊的抵抗能力,認為俄軍可以速勝;高估瞭阿富汗軍隊的戰鬥力,認為阿富汗政府可以堅持很久。)

CNN在5月13日報道,美國情報界正在進行大范圍的內部審查,反思其在阿富汗和烏克蘭問題中的表現

這些模式必須作出改變。美國的國際情報交流曾經十分高效,但這份冷戰遺產現在已經破敗不堪,據說幾十年來,其復興一直被認為是國傢的優先事項,如果國會正在尋找能夠獲得兩黨支持的改革項目,這個問題應該成為重中之重。國會對於組織機構圖和人事安排的反復爭吵必須停止,那些都是自尋煩惱。我們曾經知道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國際情報交流,我們隻需要重復那些50年前管用的辦法。

俄烏沖突中的美情報失誤:

1. 戰前公開機密情報,忽視公開成本和情報源所受威脅,且未達成嚇阻效果;

2. 受困於“鏡像思維”,以為公開信息能夠阻止俄羅斯,結果無效;

3. 公開錯誤情報,稱俄軍準備使用化學武器;

4. 在未掌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評估普京與幕僚關系,導致前後公開的情報自相矛盾;

5. 隨意泄露美情報在擊沉俄軍旗艦,獵殺俄軍將領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加劇美俄關系緊張;

6. 主動泄露美烏情報共享標準,本意是告訴外界過於敏感的信息美國不會共享,但弄巧成拙,證實瞭美國在向烏軍提供“殺傷鏈”情報;

7. 嚴重低估瞭烏軍抵抗能力,準備為俄軍速勝後的烏克蘭提供遊擊戰援助;

8. 低估瞭烏克蘭政府的生存能力,主動為澤連斯基外逃提供援助,但遭到拒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