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自俄烏開戰以來,美國、英國以及多個歐盟國傢向烏克蘭提供瞭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多傢軍火公司都在這一場戰爭裡賺得盆滿缽滿,如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英國的泰雷茲,德國的戴納米特·諾貝爾等。
2. 各國在援助烏克蘭之後也需要補充自己的軍事庫存,且各個歐洲國傢都對歐洲目前面臨的潛在威脅作出瞭準備,提高軍費開支。因此,軍火商們不止能在戰爭過程中獲得大量的軍備訂單,還能在後續過程中賺更多的錢。
3. 長期以來,西方軍火公司以政治獻金、遊說、收買智庫等方式影響政府的外交和國防政策,來為自己盈利。根據估算,在拜登400億美元援烏方案中,軍火商在俄烏戰爭中的收益在30億美元以上。
4. 有學者指出,北約此前的投入並沒能阻止此次的俄烏戰爭。而在此基礎上繼續為瞭“回應俄羅斯的威脅”而投入更多的軍費資金,並沒有必要。繼續增加軍費開支,可能還會刺激俄羅斯,促使俄羅斯進一步強化其核打擊能力,而“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遊戲”。
綜合丨《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 陳誠
▎美國國防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圖/公司官網
俄烏戰爭中,西方國傢已經向烏克蘭累計輸送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根據專傢們的觀點,對烏軍援再加上隨之而來的歐洲軍費增長,將使西方軍火商迎來一筆意外之財。不過,這筆橫財也孕育著風險。
自俄烏開戰以來,北約國傢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超過8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其中46億美元的援助來自美國。英國已承諾的軍援達7.5億英鎊,而歐盟已劃撥的對烏援助達20億歐元。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武器轉讓項目的高級研究員西蒙·魏澤曼表示,運往烏克蘭的大部分武器,都來自現有的軍事裝備庫存。他告訴天空新聞網,一些國傢援助給烏克蘭的是即將被淘汰的過時裝備,但也有很多國傢,比如美國和英國,援助相對新式的現役裝備給烏克蘭。援助之後,這些國傢還需補充庫存。美國已經批準瞭一項90億美元的軍事支出計劃,用來補充已經援助或預計援助烏克蘭的武器裝備。
▎法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六門“凱撒”自行火炮 圖/IC Photo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美國的幾傢軍火商預計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華盛頓正在向基輔提供6500套“標槍”反坦克導彈系統,該系統制造商為美國的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每枚導彈的價格約為7.8萬美元,而可重復使用的導彈發射器價格為10萬美元。此外,烏克蘭還將從法國、愛沙尼亞和英國獲得更多的該型裝備。
美國同時也在向烏克蘭提供反炮兵雷達,這些雷達同樣是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出品,參與制造的還包括美國防務巨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雷神公司的另一筆橫財來自“毒刺”肩扛式防空導彈,美國已決定援助烏克蘭1400套“毒刺”,該公司因此從美國政府獲得瞭一份6.25億美元的合同,以補充美軍的“毒刺”導彈庫存。歐洲國傢方面,德國正在向烏克蘭提供500套“毒刺”導彈,而丹麥、意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和荷蘭也承諾援助烏克蘭更多的“毒刺”。
▎FIM-92 Air Defense Missile,又稱“毒刺”防空導彈
對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而言,好消息是美國計劃向烏克蘭提供4套M142高機動火箭炮系統(通稱“海馬斯”火箭炮),英國許諾援助的M270遠程火箭炮,同樣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
另一款援烏重要裝備,是由美國航宇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生產的“彈簧刀”巡飛彈,俗稱“自殺式無人機”,美國已承諾援助烏克蘭700套。此外,烏克蘭正在從美國接收約500億發子彈,預計美國的奧林公司會成為最大受益者,該公司是美軍最大的輕武器彈藥供應商。
▎美國航宇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生產的無人機 圖/洛杉磯時報
歐洲軍工界也有贏傢。最大的受益者預計包括BAE系統公司和法國的泰雷茲公司。
英國的BAE系統公司生產瞭幾乎英國所有的輕武器彈藥,該公司將為英軍填補庫存,補充已運往烏克蘭的40萬發彈藥。BAE系統公司的產品還包括,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M777 155毫米榴彈炮,以及法國和意大利向烏克蘭提供的“米蘭”反坦克制導導彈,該型導彈由BAE系統公司、空中客車以及意大利的萊昂納多航空公司合資生產。BAE系統公司的工廠遍佈英國全境,它生產的另一項關鍵裝備是“暴風”步兵戰車,英國正在向烏克蘭提供少量該型裝甲車,這些車輛同時配備瞭由法國泰雷茲公司在英國制造的“星光”防空導彈。
泰雷茲公司還是NLAW反坦克導彈的供貨商,這是一種肩扛式導彈,因在本次俄烏戰爭中頻頻擊毀俄軍坦克而備受矚目。英國提供給烏克蘭的NLAW反坦克導彈超過5000套,這些導彈由英國貝爾法斯特的工廠負責組裝,單套價格3萬英鎊左右。
▎主戰坦克及輕型反坦克武器,Main Battle Tank and Light Anti-tank Weapon,縮寫MBT,又稱NLAW 圖/Pinterest
德國公司也有所斬獲。在德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軍事裝備中,德國戴納米特·諾貝爾公司負責生產瞭3000套“鐵拳3”反坦克導彈,以及5100套“鬥牛士”反坦克導彈。在俄烏戰爭之前,德國曾長期禁止向交戰區出口武器,這限制瞭德國武器的銷售。
由於投資者預計戰爭將提振軍火公司的利潤,歐洲大型防務企業的股價已出現大幅上漲。戰爭爆發以來,泰雷茲的股價上漲瞭35%,BAE系統公司的股價上漲瞭32%。而兩傢美國公司的股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上漲瞭14%,航宇環境公司(AeroVironment)的股價則大漲63%。
▎泰雷茲公司股價走勢圖,可以看到自俄烏開戰以來,公司股價較之前迅速上漲 圖/Investing.com
剎不住車的軍費增加
對於西方軍火商來說,補充因援助烏克蘭而產生的武器裝備庫存並不是唯一的新商機。他們賺錢的日子還在後面。
高級研究員西蒙·魏澤曼表示,傳統上傾向從俄羅斯購買大量軍事裝備的國傢可能會轉向其他國傢,因為一些俄式裝備在烏克蘭的戰場表現並不理想。他說戰場上那些被完全摧毀的俄國坦克,顯然無法作為其品質卓越的佐證。同時,這些國傢還面臨來自西方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制裁威脅,西方敦促它們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產品。
魏澤曼說,隨著各國通過增加軍費開支來應對烏克蘭戰爭,軍火商甚至可以賺更多的錢,增加的軍費中,很多將用於采購新式裝備。
▎烏克蘭東部的港口城市馬裡烏波爾,一輛被摧毀的裝甲運兵車 圖/路透社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數據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至少已有15個歐洲國傢宣佈瞭增加軍費開支的計劃。歐盟宣稱,各國承諾的軍費增加總額累計將達到2000億歐元。
其中最重要的是德國,德國承諾在未來幾年額外增加1000億歐元的軍費支出,總理奧拉夫·朔爾茨表示,“從現在開始”,德國國防開支占GDP的比值將提升到2%。
這對德國坦克和火炮制造商萊茵金屬來說是個好消息,該公司預計其銷售額會在2022年和2023年增長25%。德國已經表示將采購35架F-35戰鬥機,該型戰鬥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這些戰鬥機到達使用壽命前的全周期成本約為1.6億美元。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F-35戰鬥機 圖/Business Insider
除瞭德國以外,英法意等國也有動作:英國政府在戰前就已計劃增加軍費,但目前仍面臨來自工黨繼續增加國防開支的要求。英國的國防預算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四,占英國GDP的2%;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承諾將擴大法國的國防預算;意大利正在考慮將2022年的軍費開支提高15億歐元,其長期目標是將軍費開支對GDP比從目前的1.4%提高到2%。
而另外一些歐洲國傢,主要是與俄羅斯接近的東歐和北歐國傢也紛紛宣佈瞭類似計劃: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都宣佈瞭國防預算的上調;挪威、芬蘭、瑞典和丹麥增加瞭軍費開支;波蘭軍費開支占該國GDP的比值,則會從今年的2.2%增加到2023年的3%。
而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可能還會延續。今年3月24日舉行的首腦峰會後,北約表示,其成員國“已決定加快努力,全面履行成員國對於擴大國防支出的承諾”。
▎2022年3月24日,在比利時佈魯塞爾舉行瞭北約首腦峰會 圖/NATO官網
北約在 2014 年通過瞭《國防投資承諾》,要求所有成員國停止削減國防預算,並在 10 年內將各國國防支出對 GDP 比至少提升到 2% ,盡管有些國傢曾試圖抵制軍費增加。
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防經濟學高級研究員費內拉·麥克格蒂表示,今年3月的北約聲明,意味著未來幾年內,會出現很多對於軍火市場的提振。
她告訴天空新聞網,“各國做出的承諾之中,有些更為具體更為直接,而這些承諾發佈之前,歐洲的軍費支出其實已經經歷瞭持續而顯著的增長,這說明歐洲面臨的安全環境出現瞭重要變化”。英國皇傢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的國防管理專傢特雷弗·泰勒說,各國都在對潛在威脅做出回應。他在采訪中表示:“俄羅斯已經表現出動用武力改變領土現狀的意願。”
泰勒補充道,“如今的問題是,俄羅斯是否會試圖占領歐洲的一小部分地區——不論是愛沙尼亞的一部分,還是拉脫維亞的部分地區,或者是對波蘭發動某種形式的進攻”,“現在看來,與俄烏戰爭爆發前相比,這種可能性正變得更具現實意義”,“我認為許多國傢最終會得出結論,他們需要在國防上花更多的錢,以阻止這些情況發生,並在事態爆發時有能力應對”。
▎當地時間2022年6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會見到訪的德國、法國、意大利及羅馬尼亞四國領導人。會後五國領導人舉行聯合記者發佈會 圖/IC Photo
捍衛民主≠不掙錢
3月下旬,在俄烏激戰正酣時,雷神公司的CEO格裡高利·海耶斯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道:我們捍衛民主,但在捍衛的過程中,也會賺點錢。
戰爭是國傢行為,而政府幾乎是大型軍火公司的唯一客戶,所以軍火商們也並不掩飾自己對於盈利的沖動。
那麼俄烏戰爭中,西方軍火商能夠獲得多少利潤?以美國為例,據《國傢》雜志報道,在拜登政府的400億美元對烏援助中,軍事援助超過50%。同時兩傢頭部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公司的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毛利率分別為13%和20%,據此不難估算,在僅考慮拜登400億對烏援助計劃的情況下,按照15%的毛利率來算,軍火巨頭們的獲利也已超過30億美金,加之北約擴充軍費的長期計劃,軍火商們通過俄烏戰爭賺的盆滿缽盈並非虛言。
▎北約秘書長稱將為烏克蘭提供更先進武器 圖/IC Photo
如果戰爭可以產生良好的 “ 經濟效益 ” ,軍火商會不會試圖影響政客,主動通過戰爭獲取 “ 利潤 ”? 這種猜想同樣也是有跡可循的, “ 透明國際 ” 的報告顯示,長期以來,西方軍火公司的確試圖影響政府的外交和國防政策,這種現象在國際上是普遍的,而影響政策走向的手段主要有四種方式: 政治獻金、遊說、收買智庫,以及政界與企業之間 “ 旋轉門 ” 式的人員流動。 政治獻金相對比較隱秘,但通過遊說投入和智庫捐款,我們也能大致瞭解軍工業的政商關系。
在用於遊說的資金方面,美國媒體Opensecrets在綜合公開數據後報道稱,過去20年,美國軍工業投入瞭26億美金用來遊說政治傢,遊說投入獲得瞭豐厚的回報,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例,2020年,該公司每花費1美元用於遊說,便能從美國政府獲得5803美元的軍火合同。軍火公司花錢遊說利潤豐厚,但遊說資金的最終去向其實很難明確,以至於不乏美國國內媒體,將遊說稱之為“合法的腐敗”。
▎2021-2022年,部分美國國防企業向政治傢提供資金數額截圖 圖/Opensecrets網站
向智庫捐款,發佈有利於軍工行業的智庫報告,同樣也是軍火公司影響政界的一種有效方式。美國智庫“國際政策中心”(CIP)2020年發佈的報告顯示,軍火公司是美國智庫的重要贊助商,例如“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大西洋理事會”等,分別接受瞭來自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薩博等軍工巨頭的數百萬美元捐款,同時很多美國智庫並不披露其具體的資金來源。本次俄烏戰爭前後,美國智庫反俄強硬論調密集,鑒於軍火商贊助的現實存在,這很難讓人相信,那些主戰論調全部由衷發自智庫學者的內心。
從結果上看,美國軍工界與政界的溝通成果是“喜人”的:拜登最初向國會申請的對烏援助金額是330億美金,但國會最終批準瞭400億美金,比拜登申請的還多。
當然,與前述方式相比,發“戰爭財”的手段相對低級,吃相難看的政客也並非稀有。據美媒《商業內幕》報道,眾議員約翰·盧瑟福在俄烏戰爭爆發的當天購入瞭雷神公司股票,同日發佈推文,聲稱自己支持美國加大軍事幹預,而另一名眾議員瑪喬麗·格林曾公開表示“戰爭的利潤率是如此之高,獲利又如此便捷”,美國國會記錄顯示,她在2月22日購買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股票,兩天後戰爭爆發,但有趣的是,戰爭開始後,她公開反對美國的涉外戰爭,這位“說一套做一套”的共和黨議員一度淪為民主黨的笑柄。
▎共和黨代表瑪喬麗·泰勒·格林公開在推特上表示,“戰爭對我們的領導人來說是一筆大生意” 圖/個人推特
軍費開支會帶來什麼?
我們都知道,增加的軍費,大頭會到軍火商的腰包裡。但是軍費從哪裡來?魏澤曼表示,一些國傢仍未明確,增加的軍費支出來源於哪兒,究竟是通過增稅還是削減政府預算的其他部分。他說:“人們普遍擔心,如果你要把錢花在軍事上,你就必須挪用本應花在其他領域的錢。”
魏澤曼指出,自冷戰以來,北約的整體軍費支出,已經遠遠超過瞭俄羅斯,很多人都在問,之前那麼多軍費都去哪瞭,為什麼還不足以震懾俄羅斯?他同時談到瞭制裁下的俄羅斯經濟,俄羅斯國防開支占GDP比已達到4%,考慮到西方制裁帶給俄羅斯的嚴重後果,他認為俄羅斯未來的軍費開支不大可能進一步增加,未來三年俄羅斯對西方造成的威脅可能並不會提升。
魏澤曼說:“俄羅斯的威脅真的有那麼大嗎?我們真的需要在已經投入的基礎上繼續投入大量資金嗎?這更像是一種震驚之餘的回應,你被攻擊瞭,於是反抗,就目前的北約而言,這種‘反抗’就是額外投入大量的軍費開支,大手筆采購新裝備,但這真的有必要嗎?”
魏澤曼稱,北約增加軍費開支可能會刺激俄羅斯,促使俄羅斯進一步強化其核打擊能力。
▎俄烏沖突持續 烏克蘭伊爾平滿目蒼夷 圖/IC Photo
他表示,鑒於北約目前的軍費增加態勢,俄羅斯很快會發現,自己以北約國傢的幅度增加軍費開支是不現實的,俄羅斯無法以相同的方式同北約競爭,於是會尋求替代方案。而當適合的常規軍事方案並不存在時,俄國人的目光自然會投向核武器,因為核武器是一種相對廉價的選擇。他說,這還可能會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遊戲”。
魏澤曼說,歷史上其實類似情形也出現在瞭北約身上,北約在上世紀50-70年代推出瞭戰術級核武器,原因正是常規力量難以抵擋蘇聯坦克構成的鋼鐵洪流。
▎德國總理朔爾茨
德國總理朔爾茨不願向烏克蘭提供坦克、裝甲車等重型裝備,他也提到瞭核戰爭的風險。朔爾茨受到瞭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包括德國軍火公司萊茵金屬,該公司一直在爭取政府許可,以向烏克蘭發送重型裝備。
最近在斯圖加特舉行的 “ 天主教日 ” 大會上,朔爾茨說德國支持烏克蘭,但這場戰爭引發瞭許多棘手的政治和倫理問題。 “ 應該以暴制暴嗎? ” 朔爾茨問道,“ 或者正如很多人所說的那樣: 隻有消除武器才 能 實現和平嗎? 顯然,這些問題應當而且也必須進行討論 ” 。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