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在香格裡拉對話會歡迎晚宴上,中美防長握手但並未寒暄。
編者按:
6月4日,香格裡拉對話在新加坡落幕。中美防長會晤未能實現,但通過各自的主題演講,兩位防長“隔空”交鋒,餘韻繞梁。本次香格裡拉對話引發國際熱議,中美防長會晤為何“落空”?中美激辯的主題是什麼?面對美方指責,本次中國軍事外交又是如何反擊的?《鳳凰大參考》解讀。
核心提要:
1. 中方拒絕同美方會晤有三重考慮:第一是美方誠意不足,拒不解除針對中國國防部長的制裁,且在核心問題上不斷踐踏中國底線;第二是提醒美國外交的雙重標準,此前美方常常稱“不能為瞭對話而對話”,中方實際上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是通過主題演講開誠佈公進行討論,更有利於國際社會厘清是非曲直。
2. 通過對雙方演講內容的分析,美國將印太亂象歸咎於中國,表述已算不上隱晦,但空有指責,並未拿出其他“證據”。而中國防長李尚福則從插手他國內政、制定例外主義國際秩序、在區域內推動軍備競賽等角度剖析指出,“制造印太亂象的不是中國,恰恰是美國自己。”
3. 美囯防長奧斯汀的演講,實際上在“呼籲”更多域內國傢參與對中國的圍堵,但所謂“對華威懾有利於印太繁榮穩定”的邏輯根本站不住腳。與專註軍事圍堵的美方不同,中方所提倡議更為務實,更加契合地區繁榮穩定的主題。針對美方缺乏依據的指責,中方回擊有力、有理、有節,是中國軍事外交的一次漂亮出擊。
作者|陳誠
編輯丨侯逸超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參加第20屆香格裡拉對話
“隔空”會晤或許更具外交效果
開幕之前,本屆香會便已陡然升溫,中方拒絕瞭會議期間防長會晤的美方請求。美借此發難,稱中國此舉不利於兩國風險管控。而“拒絕”本身,也是一種外交回應,中國軍事外交先行出招。那麼中國此番“拒絕”應當如何理解?
首先,拒絕會晤凸顯的恰恰是美方對於中美風險管控誠意不足。相互尊重是會晤的基本條件,但美方並未展現應有尊重。會議期間,中國防長李尚福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沒有相互尊重,溝通不會產生效果。
美方缺乏尊重,對防長會晤自我設限有兩點體現:
一是拒不解除針對李尚福部長個人的錯誤制裁。2018年,特朗普政府以李尚福部長參與我國自俄羅斯引進蘇-35戰機及S-400防空導彈為由,進行個人制裁。但獨立開展對外軍事交往,引進外國武器裝備是中國的正當權利,美國制裁蠻橫無理。
事實上,拜登政府對於是否維持此項制裁也搖擺不定。5月21日,拜登表示正在考慮解除制裁,但就在次日,美國務院明確表示制裁不會解除。中方於5月29日表態,不進行防長會晤,給美方留足瞭反應時間,已展現足夠誠意,有理有節。
中國代表團何雷中將接受鳳凰衛視鳳凰網采訪
二是在臺海、南海等核心問題上不斷踐踏中國底線。中方代表團何雷中將接受鳳凰衛視鳳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美方就臺海、南海問題不斷生事,誠意不足,防長會晤缺少應有氛圍。
其次,拒絕會晤再次提醒國際社會美國外交的雙重標準。在主題演講中,美防長奧斯汀對於溝通的態度是“積極”的,他說中美兩軍高層應該隨時保持溝通,“任何時間都是正確的時間”。
而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曾回憶,以往的中美外交中,都是中方的溝通態度更為積極,但當年美方的回應是“不能為瞭對話而對話”,中國要先拿出會談誠意。中方此次拒絕,其實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第三,拒絕會晤並不是拒絕發聲,開誠佈公的討論也許效果更佳。以往中美高層會談,關於會談的具體內容,事後描述常常出現中美兩個版本,令國際輿論一頭霧水。本次雖然未能實現防長會晤,但中美兩國的核心主張通過主題演講的形式公之於眾,有利於國際社會更好厘清中美交惡的是非曲直。
美防長奧斯汀本次香會發表演講,題為《印太地區的美國領導力》
美防長奧斯汀於6月2日先行演講,題目為《印太地區的美國領導力》,中國防長演講於次日進行,名為《中國的新安全倡議》,針對美方前日提出的無端指責,李尚福部長進行瞭有力回應。兩位防長對話雖是“隔空”,但不失精彩。
“隔空”激辯:到底誰在破壞印太地區繁榮穩定?
我們必須承認,近年來印太地區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加,那麼究竟是誰在破壞印太穩定?
奧斯汀首先在演講中描述瞭美國的印太地區願景,他冠冕堂皇地描述到,美國及其盟友致力於打造一個“自由、開放和安全的印太地區,區域內國傢彼此尊重主權、遵守國際法、透明開放、自由通商、自由交流,尊重人權、不論國力強弱享有平等權利、通過和平對話而不是脅迫或征服來解決爭端”。
這個描述還有前提,美國在印太地區致力於實現的是“沒有脅迫、恐嚇和欺凌”的自由繁榮。言外之意,中國試圖通過“脅迫或征服”解決爭端,中國帶來瞭“脅迫、恐嚇和欺凌”。
奧斯汀隨後在演講中批評中國,稱拒絕防長會晤有損地區風險管控。通觀奧斯汀演講全文,美將印太亂象歸咎於中國,表述已算不上隱晦。
奧斯汀出席本次香會前先期造訪東京,稱對中方拒絕防長會晤表示遺憾
那麼指責中國的依據何在?除瞭一句“菲律賓、越南和太平洋島國的漁民需要依靠開放水域維持生計”,影射近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傢間的漁業糾紛,奧斯汀空有指責,並未拿出其他“證據”。
對此,李尚福在演講中明確提醒與會各國,究竟是“誰在試圖攪亂印太?亂源、禍根到底在哪裡?”
李尚福指出,“有的國傢肆意插手他國內政和地區事務,動輒單邊制裁、武力脅迫,四處發動‘顏色革命’和代理人戰爭”。
而恣意插手臺灣事務,推動對臺軍售、協訓,無理制裁中國防長,不斷強化對華軍事打壓的正是美國。
國際秩序層面,“有的國傢對法治和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拿‘傢法幫規’強加於人,甚至用自己沒參加的公約約束別人,其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從來不講清楚是什麼規則、誰制定的規則,采取的是例外主義、雙重標準,維護的是少數國傢的利益,遵循的是少數國傢的規則。”
自己都沒有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卻煽動域內國傢以此為據,挑戰中國南海主權,擾亂域內秩序的也是美國。
區域安全層面,“有的國傢,在地區擴大軍事基地、強化軍事存在、推動軍備競賽,向無核國傢轉讓核武器技術,其背後的行事邏輯無非是人為樹敵、挑起對抗、拱火遞刀、亂中取利的一貫套路。”
2022年3月,AUKUS聖迭戈峰會,澳大利亞核潛艇引進細節敲定
強化印太軍事存在,鼓動菲律賓新增美軍基地,煽動日本強化軍力,誘導澳大利亞采購核潛艇的還是美國。
國際戰略層面,“有的大國再次提出所謂的印太戰略。中方認為, 不管什麼戰略都不能以意識形態劃線,以所謂的假想威脅,構建排他性軍事同盟,否則極易陷入‘自我實現的預言’”。
標榜所謂“價值觀同盟”,構建AUKUS、QUAD等排他性軍事同盟的依舊是美國。
李尚福部長的發言有理有據,擲地有聲,制造印太亂象的不是中國,恰恰是美國自己。
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提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從未主動挑起一次沖突,從未侵占別國一寸土地,從未發動過一場代理人戰爭,是全世界和平紀錄最好的大國。”不論從歷史還是現實維度考慮,中國都不是印太地區的致亂因素。
印太地區繁榮穩定的實現路徑究竟何在?
美防長奧斯汀演講的主要篇幅,集中於過去一年美國與域內國傢進行瞭哪些軍事合作,在對華軍事圍堵方面取得瞭哪些進展,展示美圍堵中國姿態堅定的同時,呼籲更多域內國傢參與圍堵。
奧斯汀標榜美盟軍事協作的主要成果之一:美菲“肩並肩2023”演習,規模為該演習史上最大
為什麼中國“破壞”瞭印太安全?為什麼圍堵中國,強化對華軍事威懾能夠帶來印太地區的繁榮穩定?奧斯汀並沒有說清楚。也許實在是言之無據,他甚至引用與域內局勢並無瓜葛的俄烏問題,稱“大國肆意侵略其鄰國,我們的世界將會多麼危險”。
但這些並不妨礙美方堅定認為對華圍堵是實現印太地區長治久安的必要路徑。奧斯汀的演講空洞而偏執,不禁讓人懷疑,美方真的在意印太地區的繁榮穩定嗎?
李尚福部長演講中的一句話,間接道破瞭美方的真實意圖,“世界足夠寬闊,完全可以容納包括中美在內的地區各國共同發展”。
回顧歷史,美蘇爭霸,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打壓,美國真正在意的不是意識形態,不是所謂“沒有脅迫、恐嚇和欺凌”的國際秩序,美國真正在乎的隻是自己的霸主地位。它容不下實力接近的世界第二,無論第二是哪個國傢。
1985年9月,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被認為是日本經濟衰落的開端
在如何真正實現印太地區繁榮穩定的問題上,與美方空洞而別有用心的說辭相比,中方表態更為務實,更具針對性。
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提出四點具體倡議:一是用相互尊重取代霸凌霸道;二是用公平正義超越叢林法則;三是用互信協商消弭對抗沖突;四是用開放包容防范陣營對抗。
域外大國一貫霸凌霸道,講究叢林法則,鼓動對抗沖突,煽動陣營對抗才是印太亂局的根源。
實現印太地區繁榮穩定,必然要以域內國傢為主體。東盟是與印太繁榮穩定關系最密切,規模最大的區域集團,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中方堅定維護東盟中心地位,支持東盟堅持戰略自主,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攜手實現地區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
反觀美方,一方面以維護印太安全為名,拉幫結派,成立AUKUS,QUAD等排他性組織,另一方面,這些所謂維護印太安全的組織卻又將東盟國傢排除在外。
就這一問題,國防大學副教授張弛大校在奧斯汀演講後向其發問,如何看待美方戰略層面的矛盾之處?奧斯汀顧左右而言他,沒有正面回答。
奧斯汀演講後,中方代表張弛大校提問
中國是域內大國,對於真正維護印太安全的建設重點,李尚福部長也在演講中提出瞭中國見解:“一是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安全互信體系;二是要推進更加公正的安全規則建設;三是要構建更趨完善的多邊安全機制;四是要開展更重實效的防務安全合作”。
安全互信,是避免戰略誤判、軍事對抗之基;安全規則,是穩定域內秩序,平等溝通之本;構建多邊機制,是妥善處理域內分歧的必由之路;致力於和平,務實高效的防務合作,是各國軍隊真正維護印太安全的應有之義。
中國與其他域內國傢精誠合作,不光為印太地區,也會為世界繁榮穩定帶來新的機遇。
臺海、南海、中美關系,關鍵議題上中美存在怎樣的立場差異?
關於臺海問題,奧斯汀在演講中稱:“美方政策始終如一,堅定不移,歷屆美國政府都是如此,美國堅決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
他同時片面強調臺海局勢的國際影響,並炫耀美盟實力,稱“(對華)威懾力量如今已十分強大,美國致力於保持這種強大。臺灣海峽的和平穩定關乎全球利益。全球商船航線及供應鏈安全都依賴於此。”
事實上,美國對臺政策中,可稱之為始終如一的隻有“戰略模糊”。在協防臺灣問題上,給予臺灣多大支持,對臺軍售多大規模,在美國歷屆政府中存在波動。更有甚者如特朗普,甚至曾公開質疑是否有必要繼續堅持“一個中國”。
特朗普上任總統之初,曾威脅稱放棄一個中國政策
而眾所周知,近年來美國以對臺軍售、協訓、政要往來等多種形式,不斷空心化“一個中國”政策,這才是臺海局勢動蕩的原因。
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嚴正表態,“世人看得都很清楚,民進黨當局‘挾洋謀獨’、外部勢力‘以臺制華’幹涉中國內政,才是造成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源,也是改變臺海現狀的最大麻煩制造者。中方再次正告,‘臺獨’分裂活動越猖獗,受到的反制就會越堅決,一切外部幹涉勢力都將以失敗告終。中國統一是歷史大勢,這一進程不可阻擋。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
關於南海問題,奧斯汀在演講中聲稱,“讓我再次強調2016年南海裁決案的重要性,它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且是終局性的”。
奧斯汀所描述的美方立場是,“我們將繼續努力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國傢能夠對公海,特別是南海,獨攬控制權。我們將繼續與盟友和夥伴合作,捍衛航行和飛行自由”,“我們不會被國際海空域中的危險行為所嚇倒(指中國軍機近日攔截美國軍機)”,“我們不尋求沖突或對抗,但面對欺凌或脅迫,我們不會退縮。”
所謂南海仲裁案的法理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是作為一個自身並未加入,且上世紀80年代曾單方面擴張過領海范圍的國傢,美方對於南海仲裁案法律效果的強調,顯得極為蒼白。
國際商船在中國南海暢行無阻
而美方所言航行自由受到威脅,也並非事實,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回應,“現在,每年數萬艘各國船隻在南海通行,經此運往全球的貨物總價值高達3.5萬億美元,沒聽說哪艘船通行受阻礙、安全受威脅”,“一些域外國傢以‘航行自由’之名行‘航行霸權’之實,想把南海攪渾以從中謀利”。
中方認為,“鄰裡之間有分歧很正常,大傢也正在溝通協商、妥善解決,但有的域外國傢在背後挑拔離間、煽風點火,對此我們要分清利害、保持清醒。地區和平合作的前景令人期待。隻有加強務實合作、擴大共同利益,才能更好實現雙贏、多贏。中方願攜手地區國傢,著眼大局和長遠,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將南海建設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關於中美關系問題,奧斯汀引述拜登表態,稱“美國不尋求新的冷戰,競爭不能演變為沖突,印太地區不應出現陣營對抗。美國正努力強化沖突管控措施,加倍進行外交努力,強化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
奧斯汀同時強調兩國溝通的重要性,“中美對話越多,越能夠避免誤判,越能夠避免危機的發生”。但組建對華遏制同盟的是美方,為中美對話制造障礙的也是美方,美方立場很難自圓其說。
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巴厘島會談,拜登表示不尋求發動對華新冷戰
對此,李尚福部長在演講中回應道,“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擔憂發生沖突對抗。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中美發生激烈的沖突對抗,那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中方認為,大國應該有大國的樣子,不能為一時之私挑起陣營對立,而應顧全大局,以交流合作化解分歧,回應各國期待。應不忘歷史,汲取經驗教訓。”
而中美兩國應當如何相處?李尚福部長表示,“中方一直尋求與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但這需要美方拿出誠意、言行一致,以實際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兩國兩軍關系止跌企穩”,“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條原則才是中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
結語
在本次中美軍事外交的年度交鋒當中,兩位防長隔空激辯,較之美方,中國防長發言站位更高,立意更遠,不失大國氣度。
與專註軍事圍堵的美方不同,中方所提倡議更為務實,更加契合地區繁榮穩定的主題,針對美方缺乏依據的指責,中方回擊有力、有理、有節,是我國軍事外交的一次漂亮出擊。
我們無法斷言,個別域內國傢是否會在利益勾兌之下,繼續參與遏制中國,但中美之間的是非曲直,已呈現在世界輿論面前。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