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憂外患,英國政府不是迎難而上,而是選擇投機取巧。把中國當“替罪羊”,可謂一箭雙雕,既轉移瞭英國民眾的註意力,又取悅瞭美國政府。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英國2023年的通脹率將是各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英國民眾入不敷出,執政黨保守黨難辭其咎。雪上加霜的是,保守黨防疫違規風波再起,同時還要為“脫歐”引發的經濟衰退負責。
面對巨大壓力,英國政府不是想方設法解決問題,而是千方百計諉過他國。英國政府日前宣佈,將發佈從中央政府敏感場所移除受中國《國傢情報法》約束的企業生產的監控設備的時間表。
英方尚未公佈到底是針對哪些企業,不過此前被英國議員點名的中國企業海康威視作出瞭回應。該企業發佈聲明稱,英國政府可能采取的行動,隻意味著通過科技禁令展現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絕不涉及海康威視產品的安全問題。
英國選擇在首相蘇納克訪美的前一天炒作上述監控設備問題,這一時機可謂相當微妙。蘇納克此訪的目的就是取悅美國,他對此毫不掩飾。自“脫歐”以來,英國迫切希望與美國進一步結盟。蘇納克在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後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無疑是我們在貿易方面最親密的夥伴。他還補充說,計劃討論加強這類經濟合作。
拜登政府當然會提出交換條件,而蘇納克政府的回報想必就是支持美國打壓中國科技公司。若美國願意慷慨解囊,英國想必將感恩戴德,唯其馬首是瞻。
英國政府執意走捷徑,再次給中英合作設置瞭不必要的障礙。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敦促英方停止政治操弄,為中國企業在英正常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歸根結底,英國對華政策應當更加理性,而不是投機取巧,以免弄巧成拙,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6月9日社論
編譯:嚴玉潔
原標題:UK's targeting of China opportunistic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責任編輯:呂佳珊】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