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斯馬拉5月15日電 通訊:中國醫生以醫者仁心架起中厄友誼橋梁

  新華社記者劉萬利 汪平

  “每個人都會譜寫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隻有長滿繭子的雙手才能為伴奏歌曲的吉他調音定調……我們的細胞仿佛在演奏一曲交響樂,從出生的歡歌到離去的低吟。”選擇成為醫生,源於塞莉姆·基達尼·沃爾杜對生命的崇敬。越深入學習醫學,她對生命的感悟愈加深刻,寫下的詩歌也更樸實動人。

  在厄立特裡亞首都阿斯馬拉市中心的奧羅特醫院,沃爾杜發現這裡有許多中國醫生與她一樣將救死扶傷視為崇高的使命。半年前,沃爾杜開始與中國醫生結伴出診,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敬業精神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奧羅特醫院是中國向厄立特裡亞援建的第一個成套項目,自2003年竣工投入使用後成為該國最大的綜合性醫院。

  今年是中國與厄立特裡亞建交30周年。自1997年以來,先後16批共計近300位中國醫生來厄工作。第16批援厄醫療隊隊長朱振軍說,所有在厄中國隊員將以實際行動踐行“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努力在中厄人民間架設友誼的橋梁。

  門診樓一層的24號診室是醫院最忙碌的房間之一,王玉莉和醫療隊另外一名醫生喬松鶴作為厄立特裡亞國內僅有的兩名神經外科醫生每天要接待數十位病人。

  “中國醫生每天接診大量病人,休息時間還經常參加會診,非常辛苦。”沃爾杜說,“他們精湛的醫術和責任心贏得瞭當地患者的信任。”

  在奧羅特醫院,厄方醫生特別重視中醫,在接診時將大量患者轉至中醫診療室。良好的治療效果也使中醫在阿斯馬拉市頗有口碑,每天都有約80位患者前來接受針灸推拿治療。

  在中醫診療室,12歲的安瓦爾·阿米爾靜靜地躺在床上接受針灸治療。因患格林巴利綜合征,阿米爾一度全身癱瘓。經過3個月的藥物和針灸治療,他現在已經可以在別人的攙扶下緩慢行走。針灸治療結束後,阿米爾的父親向醫療隊醫生徐征華微笑致謝。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我能感受到患者對中國醫生和中醫的信任。”徐征華說。

  “30年來,厄中兩國建立瞭穩固的雙邊關系,尤其在醫療合作領域。”厄立特裡亞衛生部長阿明娜·努爾侯賽因說,“中國醫生為我們國傢做出瞭巨大貢獻。”

  從醫學院畢業正式成為醫生時,沃爾杜曾說:“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希望我能夠在病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為他們故事的一部分。”她的想法與遠渡重洋的中國醫生不謀而合。

  “我從中國醫生的眼中看到他們對患者的關心與真誠,這最令人敬佩。”沃爾杜說。(參與記者:鄧敏、王冠森)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