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ST陽光城股票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於2023年8月16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資料顯示,陽光城成立於1995年,2002年,陽光城通過收購石獅新發,實現瞭借殼上市。2010年,陽光城啟動全國佈局戰略,開始實行高速擴張戰略,僅一年時間,公司銷售額就從2011年的27億元迅速增至2012年的100億元。

  2015年,陽光城銷售額就突破400億元。2017年,明星職業經理人朱榮斌的加盟,讓陽光城的擴張再次提速。

  隨後,陽光城進入高光時刻。2018年,陽光城首次邁入千億房企陣營,銷售規模達到1628億元。2020年,陽光城銷售額達到2180億元。

  險資的嗅覺是敏銳的。

  2020年4月,陽光城控股股東陽光控股與泰康保險簽訂戰略協議,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與上海嘉聞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受讓陽光城13.53%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泰康入股陽光城時,陽光控股對陽光城未來十年歸母凈利潤進行瞭業績承諾:前五年每年平均增長率不低於15%,即年平均增長率不低於18.13%;第6-8年年增長率不低於10%,第9-10年年增長率不低於5%。

  但隨著地產大周期的到來,陽光城不僅未能兌現業績承諾,甚至光速“隕落”。

  2021年,陽光城營收425.3億元,同比下降48.25%;凈利潤為-69.52億元,同比下降233.17%。與此同時,泰康系選擇及時止損,於2021年底開始從陽光城“抽身”。

  2021年12月21日,陽光城公告稱,董事局、監事會於12月17日收到泰康人壽及泰康養老提名的董事陳奕倫的書面辭職報告。2021年12月30日,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及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提名的董事薑佳立也交出瞭書面辭職報告。

  2021年12月27日晚,陽光城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泰康系宣佈將通過大宗交易和協議方式,大幅減持陽光城股份,合計減持9.41%。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泰康人壽與泰康資產持有陽光城3.997%股份,泰康養老不再持有陽光城股份。

  在業績下降、二股東出走之後,陽光城不少高管也先後離職。2021年底,分管投資業務的執行副總裁徐愛國離職;2022年初,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離職;2022年3月,闞乃桂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執行副總裁職務。

  但陽光城的財務狀況更加惡化。

  2022年2月17日,陽光城發佈公告稱,公司未能在30日豁免期內支付需支付的境外債券XS2100664544利息1387.5萬美元,以及境外債券XS2203986927利息1338.75萬美元。這也意味著陽光城正式“爆雷”。

  不過,深陷債務危機的陽光城並未“躺平”。在絕境中,陽光城也曾艱難自救。2021年11月,也就是陽光城流動性危機爆發初期,陽光城掌門人林蛟騰決定辭去興業銀行董事一職,同時迅速出清瞭所持有的興業銀行股份,回籠資金用以穩定公司經營。

  為瞭回籠資金償還債務,陽光城方面轉讓瞭上海陽光智博、紹興光逸、佛山陳村、浙江永康、四川宜賓等多處資產。但這還遠遠不夠償還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

  2023年1月9日晚間,陽光城發佈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包含金融機構借款、合作方款項、公開市場相關產品等)本金合計金額449.80億元。其中涉及擔保事項的已到期未支付債務本金累計217.21億元;公開市場方面,境外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計10.15億美元,境內公開市場債券未按期支付本金累計175.92億元。

  但債務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陽光城無法及時解決。隨後,陽光城的“違規擔保”更是讓其股票簡稱冠上瞭“ST”。

  據深交所公開披露,陽光城未按規定履行審議、披露程序對外部單位提供擔保合計5.45億元,由於陽光城內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年審機構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公司對外擔保披露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及其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面對深交所的問詢,陽光城先後披露瞭債務、擔保以及訴訟仲裁情況。

  與此同時,陽光城的股價迅速跌落。通過東方財富可以看到,最近一年陽光城股票基本呈現下跌態勢,最終定格在0.37元/股。   6月14日,陽光城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事先告知書》,其中提到該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6月9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觸及瞭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相關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因此,深交所擬決定終止陽光城股票上市交易。

  到瞭8月4日,深交所再次下發公告,明確提出,陽光城股票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被本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不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將於本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後十五個交易日內摘牌。

  最終,陽光城退市日期定在瞭8月16日。

  大公房產註意到,以激進著稱的閩系房企,多數均遭遇財務危機。

  以禹州集團為例,2022年3月7日,禹洲旗下一筆於2023年到期、票面利息為8.5%的美元債券,在寬限期過後仍未能如期支付,宣告正式違約;2022年3月31日,又有3隻美元債項下違約事件。兩個月後,禹洲發佈公告稱,因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已到期且超過寬限期的多筆境外美元債券。

  再比如融信中國,2023年6月9日,融信中國發佈公告稱,公司發行並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本金總額為3.16億美元的2023年到期8.1%優先票據已到期,本金以及應付利息總計3.29億美元已到期應付。但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尚未支付有關款項。

  除此之外,閩系房企中的泰禾集團也已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規定,其股票已於8月4日摘牌。

  對此,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傢柏文喜分析表示,過高運用財務杠桿導致的高負債,以及錯估行業走勢與行業調控,使得遭受去化回款困難與融資不暢的閩系房企普遍出現瞭違約問題。

  但柏文喜也向大公房產表示,面對如今政策利好不斷而尚未實質性回暖的市場,還未退市的出險房企們還是要爭取各種有利條件力爭保住企業上市公司地位,因為擁有這一身份對於推動債務重組、資產與業務重組工作,都是要遠遠好於非上市企業的。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