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今日(1月12日)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增長0.6%,進口下降0.3%。單月看,2023年12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81億元,同比增長2.8%,月度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增長3.8%,進口增長1.6%。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去年中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年外貿運行總體平穩,進出口規模逐季抬升,進出口表現優於預期、實現瞭“促穩提質”的目標。分析稱,在外需邊際改善、中國出口韌性較強、內需穩步修復,及基數效應減弱背景下,未來數月中國進出口料續改善勢頭,全年出口預計實現3%的增長。
2023年12月,人民幣計價中國進出口表現 / 記者倪巍晨制圖
王令浚指出,去年首季中國進出口9.69萬億元,此後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規模均超10萬億元,呈現逐季抬升之勢。特別是去年四季度,單月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0.8%、1.3%和2.8%,其中,12月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單月新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出口端較強的韌性、中國經濟內需的穩步修復,以及去年同期基數的回落,是上月中國進出口同比改善,並勝預期的主因。他說,去年中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出口市場更趨多元,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延續良好態勢;進口方面,去年中國進口“量增價降”,特別是在需求復蘇背景下,能源、鐵礦砂等商品進口數量保持較快增長。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傢溫彬提醒,去年中國迅速擺脫疫情陰霾,供應鏈、產業鏈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穩定,“出口訂單外流”現象得到緩和。他相信,今年中國與美國的經貿合作有望回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傢的經貿合作料持續深化,而RCEP全面實施亦將為中國與東盟國傢的貿易合作帶來更多機遇。
“新三樣”出口首次升穿萬億
數據還顯示,去年中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傢至64.5萬傢;其中,民企55.6萬傢,合計實現進出口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6.3%,在外貿總值中占比53.5%,比重提高3.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國出口產品競爭優勢依然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具體看,2023年中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同比增長2.9%,在出口總值中占比58.6%。其中,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同比增長29.9%;同期,船舶、傢電等產品出口分別增長35.4%、9.9%,預示出口動能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補充說,2021年、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連續邁上200萬輛、300萬輛臺階,去年汽車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長57.4%;當前,中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去年全年電動載人汽車出口177.3萬輛,增加67.1%。他強調,中國汽車產業仍具很強的綜合競爭優勢,能持續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產品,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要。
得益於內需的持續穩步恢復,去年大宗、民生商品進口有序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能源、金屬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15.3%;同期,農產品進口增長5%,紡織和衣著鞋帽類消費品進口增長5.6%,首飾、鐘表進口分別增長63%和17.2%。
未來數月進出口料續改善
展望今年,溫彬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增速有望回升至3%左右。他解釋,主要發達經濟體抗通脹取得成效後,政策目標將讓位於穩增長,而美國庫存周期的觸底將帶動中國出口邊際改善,今年外需對中國出口的拖累將有所紓解。另一方面,美聯儲降息已提上日程,人民幣匯率升值態勢初現,加之相關行業進入主動補庫存周期,未來大宗商品價格“易漲難跌”,今年中國出口價格有望進入上行通道,價格因素將對出口金額帶來支撐。此外,今年中國進一步鞏固並拓展外貿“朋友圈”,全年出口市占率仍有望保持穩定。
周茂華強調,今年外貿領域仍面臨海外需求前景趨弱、地緣沖突潛在外溢影響等方面挑戰,但中國外貿“品類齊、結構優、新動強”和政策支持等,將對外貿促穩提質平穩發展構成支撐。他並指,鑒於全球傳統需求旺季的臨近、基數效應的減弱,以及中國出口的韌性和內需的穩步修復,未來數月中國出口、進口料延續改善態勢,全年外貿有望整體保持平穩運行。
“海關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超75%的企業預計2024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王令浚直言,今年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進一步推動外貿“穩增長”需克服一些困難、付出更多努力。不過,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不僅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仍源源不斷集聚增多。他相信,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以及高水平開放的穩步推進,中國貿易發展新動能將加快培育,外貿外資基本盤將持續鞏固,進出口“穩增長、提質量、增效益”的基礎將進一步得到夯實。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