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实习生李晓宛 中山报道
在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宝安区与中山翠亨新区间跨度20余公里的海面上,白色的长桥卧波而起;海平面下的沉管隧道中,工人正忙着加装管线设备。刚刚过去的11月底,随着最后一方压舱混凝土浇筑完成,深中隧道实现主线贯通。
这条将把产业源源引流向珠西的“大动脉”,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建成通车。涓涓流动起来的资源要素顺应了全省产业转移大势,也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
位于深中通道西着陆点的中山已做好向东转身的准备,预计将乘势吸纳更多新兴产业。但在此之前,中山首先需要解决“手无寸土”的局面。
数据显示,两年前,土地面积全省倒数第二的中山,每年新增产业用地已不足600亩;在此基础上,其还是全省唯一实施“减量规划”的地市。同时,高度碎片化的地块制约着企业增资扩产,低效用的特点也日渐凸显。在全市工业地块中,70%小于10亩/宗,约半数小于5亩/宗,“工改”项目改造前平均容积率仅为0.65。这意味着,产业升级换挡“无地可用”的危险越来越紧迫。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留给中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存量要增量”成为仅有的出路。2022年1月,中山吹响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号角,此后,通过企业自改、政府收储、村企合作等模式,锌铁棚“工业上楼”的蝶变正在遍布中山全市的镇街上演,“沉睡”的低效用地相继被盘活,亩均效益、税收节节攀升。
近两年的时间里,总计有83项相关政策密集落子,中山成为广东“工改”力度最大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3.3万亩;腾挪出的空间引来258家新企业,另服务本土企业357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940亿元。
一场未有局外人的动员
“我们二期项目已经提交了规划报建材料,希望能尽快办理,早日动工。”古镇镇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提了出来。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戈答复:“今天就可以出证!”
这是今年10月中山市第八次“工改”深调研座谈会的现场,市委书记、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镇街基层、村集体、企业的代表们面对面围成了圆桌。座谈中,基层提建议、议难题,各部门现场办公,拉动着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进度条。
在市级和镇街,类似的座谈会、联席会,几乎每隔几天时间就上演一场。且截至10月20日,中山还发放了“工改”调研问卷1776份,召开深调研座谈会8场,涉及镇街20个、企业家代表197名,收集问题170余项。
在翠亨新区“工改”专班成员孟庆光看来,这种统筹机制是中山“工改”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他进一步解释,“工改”牵涉大额资金进出、规划调整、用地报批,单一专业部门无法充分调配各项资源。
因此,2022年初,中山市调整了既往将“工改”工作划归单一专业部门负责的做法,开始实施高位统筹,成立了工改指挥部,由书记、市长任总指挥,统筹镇街,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工信等多个相关部门拢在一起。
具体到翠亨新区,由管委会、街道、村居、区属国企等抽调的85人“工改”专班,接管了原先归属住建部门负责的旧改工作,并成立了城更公司、西湾建投等两家专职“工改”的公司,负责从前期的谈判、评估,到改造方案报批,再到项目投资建设等的一条龙工作,逐渐蹚出了政府主导、国企实施的工改路径。
孟庆光本身是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局长,原本负责项目报批方面业务,但对于“工改”其他环节工作却是“外行”。但一年多的时间,足够让“门外汉”成长为“百事通”。他表示:“几个项目跟进下来,慢慢就上手了。现在,翠亨新区的‘工改’指挥部会议上,我已经能完整地汇报一些专业性问题。”
高位统筹下,是被充分调动的基层自主性。作为主战场的镇街,正在一次次“工改”项目推进中,摸索出一批凸显地区特色的创新路径。
面对补偿资金不足的首要挑战,翠亨新区便首创了物业补偿的方式,即通过签署协议,在三年后对土地权利人以新建的腾挪物业进行“置换”补偿,并在协议签署后、物业建好移交前付给土地权利人“租金”。
例如,对于清洁能源主题产业园收回的128亩土地,翠亨新区首先为国企注资8000万元,用以补偿地面建筑物;随后,国企向银行贷款5亿元对地块进行改造、建设高标准厂房。改造完成后的厂房一分为三,一部分补偿原土地权利人,一部分用以销售还贷,另外一部分由国企自持。
“相当于政府只投小部分,但却撬动了金融杠杆,并实现土地收储整改。”孟庆光展望,未来,随着新厂房建成,一批企业入驻,翠亨新区又将迎来新的产能和税收增长点,“工改”的“雪球”由此能不断滚动下去。
从双向对战到双向奔赴
12月26日,翠亨新区与中铁南方工程装备公司签署了项目用地收储协议,新收储了1000亩的地块。这是今年中山市政府收储面积最大的“工改”单一连片项目。自此,这片曾经亩均税收仅0.34万元的低效用地,有了焕发新生的希望。
这项协议签署背后,是近9个月的磨合和谈判。孟庆光回忆,从三四月份开始接触,到项目报批、方案优化、层层评估和论证对垒,双方团队碰面不少于30次,“今年以来,企业面临着审计巡查的压力,而我们有转型升级的动力,就这样,两方一拍即合,从原先的双向对战,转变成了双向奔赴。”
在孟庆光口中,“工改”是项“风险高、得罪人”的工作,需要面临层层复杂的谈判对垒,最紧要的,是找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
同样位于翠亨新区的意万仕(中山)泳池设备有限公司,自广州番禺转移至中山已有十余年。但这家在泳池净化设备领域排进全球前5的隐形冠军,却长期面临着用地手续不完善的历史问题,受制于此,公司难以增资扩产或开拓尖端市场。
借着“工改”的机会,这些问题正迎刃而解。根据协议书,企业两个月左右就可拿下过去数年未解决的土地证。其厂房改造面积约为11.67万平方米,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分三期完成。意万仕副总经理区意针介绍:“上个月,我们的改造方案已获批,目前正在走报建流程,并完成了部分园区拆迁,预计明年开始建设一期。”
(意万仕生产园区正在进行拆迁改造 受访者供图)
为尽量规避改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政府还为其就近提供了用于腾挪的工厂,并实施“先建后拆,建一拆一”的模式,推动项目不停产改造。
此外,在前期阶段,政府还提供了部分补贴。“每次遇到难以推进的环节,工改办都会马上就会派人过来指导,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项审批效率也很高。”区意针预计,在完成改造后,企业将能够把先前两块分散的厂区拼合起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实现长期以来增资扩产的愿望。
碎片化的问题更加剧了“工改”难度,据悉,中山全市工业用地中近80%的地块为民营企业和自然人权属,一度有约半数地块面积小于5亩/宗。
南朗工业区1142亩项目地块就是一例典型。在这里,不乏10亩以下的地块,实现连片牵涉十数名权利人。过去多年,这些细碎地块被经二手中介转租出去,落在用地企业手中时,租金已经过层层加码,制造业成本被进一步拉高。
通过改造,翠亨新区逐渐将碎地块上的“包租公”们赶了出去,规避了对企业效益的挤压。用孟庆光的话来说,“和个人谈判难度更高,只能一点点磨,轮番上门做工作、商量补偿,‘打一棍子给颗枣’”。现在,他几乎每天都在奔波谈判。
“长高”的锌铁棚撬起千亿投资
两年前,从翠亨新区高处俯瞰下去,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蓝色、灰色、褐色的锌铁棚。这些多建于百九十年代的锌铁棚,已经在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中老化,产值低、税收低,却带来极高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而在“工改”实施的第一年,翠亨新区便推进了1296亩土地的改造;今年,这一数额更是实现翻番,达到了3154亩。同时,低矮的锌铁棚正在拔高生长,5—7层的厂房兴建起来,“工业上楼”正在新区的各个角落里上演。
一方面,“工改”的浪潮正同中山的“治水革命”两相迎合。随着高标准厂房的建成,配套管网和净化处理设施也将成熟起来,偷排工业废水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杜绝,低效用地高污染问题也将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长高”了的厂房还在撬动更高效的产能和税收。
例如,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力智谷产业园项目改造后,年产值将增近30倍,达到5.8亿元;港口镇潜龙智创中心预计3年内产值可达5亿元,相比改造前翻10倍;南区街道中山聚和科创园改造后年税收将超过2000万元,增长达20倍……
在翠亨新区,上述1142亩地块已从零散的产权人手中收回,如今,这块成功连片的土地在改造再出让后,亩均税收已从原先的4.95万元增长至80万元;而南朗街道的麻西、麻东几条村里,通过村企合作模式改造,村集体年收入更是从233万元飙升到了约1387万元,前后增长将近5倍。
连片的土地进一步掀起了投资的热潮。今年,中山市公开出让的工业用地达到4430亩,同比增长了132%,不少本土企业置地兴业,结束了租厂生涯。
与此同时,外部投资也纷至沓来。在今年10月底的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暨“工改”产业园招商大会上,60个工改产业园亮相,36个投资项目签约,其中22个“工改”项目投资额达109亿元,涉及面积1857.38亩。
“工改”项目纷至沓来带动下,前三季度中山市工业投资实现了47.2%的同比增速,比全省高出20余个百分点,省内排名位居前列。
孟庆光介绍,翠亨新区“工改”以政府收储模式为主,相比于村企合作,前者产业质量与亩均税收更高,“也就是说,相比于做‘包租公’,我们更倾向于引产业”。“工改”推进不到两年来,在翠亨新区改造土地上,落地项目金额已达123亿,其中不少产业是自深圳转移而来,旧有产业格局正在改变。
在地图上,孟庆光圈出了刚刚收回的中铁南方工程地块——马鞍岛东南末端,毗邻深中通道西着陆点,与深圳前海与香港大屿山隔海相望。
“这里将是中山对深港合作的核心起步区。”他说,“在这片千亩的地块上,我们将规划地标性的城市综合体,布局起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科创中心等为一体的城市门户,未来,预计这里的土地价值还将不断上涨。”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