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周年日渐临近,当地产业提速、科创活跃的种种迹象表明,大湾区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新质生产力的跃升自然而然意味着人力资本的革新。因此,新型人才成为新一轮产业竞速中的制胜关键。其中,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大湾区源源不断汇聚和培育新型人才的责任。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校应如何定义、招揽和培育新型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探索出了一个样本。成立一年多来,全校已有教师近240位,其中90%以上教师在海外(含港澳台地区)获得博士学位。自学校筹办阶段至今,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每周都抽出大量时间寻觅、对接人才,推介学校的科研环境、薪资待遇以及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
倪明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以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需求,“为培育市场需要的人才,港科大(广州)以‘枢纽-学域’架构替代了传统的学科架构,促进跨学科的碰撞;学校通过多序列的教师招聘等举措,探索‘产业界出题、产学研共同答题’的产教融合模式。”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 受访者供图
以“枢纽-学域”架构实现跨学科建设
南方财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校肩负着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任。站在高校角度,应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倪明选: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突出特征,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摆脱了高能耗的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的特征。
其中,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没有人力资本跃升就没有新质生产力。总而言之,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决定因素,而高校需要担负起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
南方财经:面对AIGC等新技术,为继续向社会供给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怎样的挑战?港科大(广州)是如何适应这一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
倪明选:以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智能制造等趋势,AIGC等的诞生又将这一趋势继续向前带动了一大步。
人是技术革命中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颠覆性影响,当下正如火如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样如此。我们发现,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创造更多价值者通常都能更好地融合数字技术和专业。
这进而带来人才需求的变革——我们需要具备打破边界意识和“端到端”思维的人才,他们能够整合技术、产品、数据、流程和客户体验,并将其形成一个系统。对于高校而言,人才需求的转变意味着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变革。因此,通过跨学科的培养模式,打破知识边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知识视角去认识和理解问题,培养更多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才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港科大此前进行了不少尝试,率先设立了跨学科课程事务处,现在更升级并更名为“跨学科学院”。然而,在传统的学科架构和绩效考核指标结构下,跨学科的合作意愿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港科大(广州)在港科大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建立了“枢纽-学域”的学术架构,针对世界面对的复杂挑战和重大问题,促进跨学科的科研,招收不同背景的学生,培养创新型人才。
“枢纽”的意象,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才和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汇聚在一起、融合、碰撞,再发散出去,为复杂问题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理工结合、工工交叉、文理交融、医工融合,等等。目前,港科大(广州)有以硬科技为主的功能枢纽,囊括了先进材料、地球与海洋大气科学、微电子、可持续能源与环境等;有软科技为主的信息枢纽,包含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分析、物联网、计算媒体与艺术;有以“建设整合离散科技的研究平台”为使命的系统枢纽,以及关注“科技赋能社会发展”的社会枢纽。特别是今年刚刚成立的“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整合了绿色政策、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等领域。
这种新的跨学科学术架构能加强学科连接,共同攻克现实的复杂问题。依托港科大坚实的基础学科研究,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港科大(广州)和港科大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以共同指导研究生。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鼓励跨学科的学术活动,通过项目还原复杂的行业课题,培养学生的“端到端”思维。目前,港科大(广州)70%的学生是理工科背景,30%来自非理工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成立项目组,碰撞出来的火花要比纯工科学生活跃得多。
同时,学校也积极拥抱新科技。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港科大(广州)是中国内地第一所在校内全面推广使用ChatGPT的大学,鼓励老师、学生、行政人员积极掌握、应用这一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借助AI对英语语言教育进行了改革,提升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实用性。
以多序列教师聘用推进产教融合
南方财经:据了解,你是带着“创新培养高端人才模式”的使命任职港科大(广州)校长的。当前,传统高等教育面临怎样的短板和改进空间?港科大(广州)要培养怎样的高端人才?
倪明选:当下,传统的大学教育面临关键技术人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等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加快转型,满足驱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人才需求。而创新一直是港科大最强的DNA。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港科大就一直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开放实验室、配备优秀师资指导……凭借这些举措,我们孵化出了大疆创新、云洲智能等一批高科技公司。港科大的创业生态也因而逐渐形成,带动更多毕业生走向创业,并赋能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
港科大(广州)不仅继承了港科大的创新基因,并且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开拓探索。我们希望培养的高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能力。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发掘、提出、探索新问题;其次,除专业技能过硬外,还须有跨学科的整合能力;第三,即时学习能力;最后,要具备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
因此,我们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改造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红鸟硕士项目”中,学生在入学之初便被安排了基于模型的系统设计、批判性思维和数字素养等必修课,培养其提出问题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待第一学期结束,学生才开始选择专业,专攻一个研究课题。
南方财经:港科大(广州)正面向全球诚聘英才,从招聘公告看,有契合大湾区产业需求、突出交叉融合学科等特征。目前,港科大(广州)在招聘时看重教师的哪些特质?为在全球招揽英才,学校进行了哪些努力?
倪明选:在招聘时,港科大强调破除“四唯”倾向,看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影响力。例如,能否让学生高效汲取知识、启迪创新思维,有无创新研究方法或开设新课程,在科研中是否有学科交叉或同产业界合作的经历……
港科大(广州)于去年9月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学,但相关的招聘工作早在2021年就已启动。人才招聘一直是我们花费精力最大的一项工作。在招聘中,我们始终坚持全球招聘,在海外进行广泛宣传,主动寻找、延揽各领域人才。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术人员招聘委员会,以高标准、严格程序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
招聘期间,我几乎每天都通过电话或网络同人才对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们推介学校的科研环境、薪资待遇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才招揽成果丰硕,港科大(广州)现有教师近240位,其中90%以上是海外人才;未来两年,我们计划每年面向全球招聘100位老师,也希望更多人才来到港科大(广州),来到粤港澳大湾区。
南方财经:产业底蕴丰厚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优势之一,高校和产业应如何共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港科大(广州)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倪明选:大湾区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吸引人才、促进科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湾区,高校与产业具备良好的互补优势:前者可以满足后者的技术需求,后者能为前者提供数据和场景。双方可以探索“产业界出题、产学研共同答题”的合作模式,协同孕育未来产业。如今,大湾区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同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在产教融合方面,港科大(广州)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包括与广州地铁等中央、地方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人才、从业界聘请“实践教授”、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关科技难题等。
我们观察到,年轻的高校教师往往存在“学术领域杰出、产业经验不足”的问题,而来自产业界的杰出人才恰好能补齐这一短板。例如,我们聘任了港珠澳大桥前总工程师苏权科,他现在是学校的首席工程师、实践教授。在学术分享中,他提到了很多大型工程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和成功经验,对于帮助年轻教师打开视野、推进产研对接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