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晚上,維港舉行瞭煙花匯演,在場共有約43萬人觀看,這是香港相隔5年來再次綻放煙花。在煙花匯演完結那一刻,兩岸掀起一陣掌聲及歡呼,場面難忘令人感動也感觸。大傢都紛紛感慨:香港回來瞭!港人還有一團火及熱誠的心!筆者認為,這不單隻是一個信號的開始,亦反映到港人的生命力重新啟動,特區政府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遇去團結群眾、進一步改善民生。
人是群體動物,熱鬧令人感到快樂,但是香港在2019年修例風波之後又經歷3年疫情,晚上早歸被視為常態。人們最多時間是在上網,而且被負面消息所包圍,筆者並非認為一定要唱好,而是真相是好的就要看好唱好,真相是差的都要共同面對及如實分享。
香港部分傳媒報道多有不準確,多有將好消息變為壞消息,例如中國經濟、PMI數據及經濟增長,連續多個月處於上升趨勢,但隻要在後面加句“遜預期”,好消息就變為壞消息瞭。相反地,西方經濟明明是入不敷支及充滿赤字,但往往很多報道隻要加上“勝預期”,那壞消息就變瞭好消息,於是這世界變得十分之荒謬。
在全世界大都會中,香港應是通脹最低之一,在投資收息和收租正增長的背景下,低通脹令市民獲益。這些靜態財富的表現比經濟景氣的時候更要好,但是很少有人去正面看待這一問題。
面對臺風及黑雨等事件,香港相對之下都是受得起沖擊的安全城市。在萬人慶祝的日子裡,我們見到警方有緊密的部署,令到市民的歡樂可以持續。前晚,筆者和太太到屯門市廣場吃晚飯,當時是晚上8時30分,但餐廳就問我們介不介意9時15分交枱,他們要收工。筆者表示沒有問題,但事後回心一想,原來香港社會已經出現瞭一個不正常的格局,太多餐廳早收工等於教育市民以後不需要安排夜生活瞭。看來香港仍然未正式“復常”,但筆者不是認為所有餐廳要遲收,我們追求的是多元化,早收及遲收的餐廳都應該要有,這樣才可以滿足到不同需要的市民及行業,現在這種一刀切的消費文化是很不健康的。
多方提升服務質素
我們要深刻反思,中秋、國慶3日假期,截至10月2日晚上9時,香港出入境人次約270萬人次,其中入境約146萬人次,出境約124萬人次。兩地巨大的人口對流其實就是一個商機,證明瞭大灣區是一個有生機的市場,但這個市場是需要競爭力去爭取的,港人過去幾年強調“hea”做及健康生活,沒有顧及合理的競爭力,很容易在競爭中被比較下去。
筆者認為港人應自強振奮起來,而特區政府亦應多提倡服務質素和態度,多鼓勵拚搏精神和市場多元化,這才是令港人幸福的方向。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