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區政府積極支持創新和科技應用發展。圖為科學園。
特區政府的新一期財政預算案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註。筆者認為,這是一份對香港未來發展有指標性、並能在社會復常過程中有實際效用的重要政策文件。當中諸多內容都涉及創新和科技應用的元素,不但可以振興經濟,亦能在科技推陳出新的時代,裝備好香港。以下是本人對預算案中關於創新科技內容的觀點:
去年成立的數字經濟發展委員會,將於今年內向特區政府就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所需的數碼基建、跨境數據流動、企業數碼轉型和人力資源配套共四大范疇提出具體建議。筆者認為,這個進度可以考慮加快,以便可以在下一份施政報告及預算案得以落實建議。今次預留5億元,由數碼港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以一對一的配對資助模式,協助中小企業應用現成的基礎數碼方案配套,本人認同可讓申請企業更容易實現數碼轉型,加快企業數碼轉型的步伐。
“科技券”計劃獲得廣泛支持,特區政府亦透過生產力局推出“資助易”網上平臺協助企業申請,雖然已批出超過2萬宗申請,但實際上仍有不少企業在申請時遇到困難。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同時也能夠提升委員會監督效率及秘書處服務質素,正好可以汲取經驗,避免“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所遭遇的問題。
加速推動Web3生態圈
特區政府還宣佈,支持發展第三代互聯網(Web3)和虛擬資產產業的措施,包括在數碼港成立Web3基地,並將撥款5000萬元加速推動Web3生態圈的發展,包括舉辦國際大型研討會和青年工作坊,讓業界和企業掌握前沿發展動態,推動跨界別業務合作。特區政府擬成立由相關決策局、金融監管機構及市場人士組成的虛擬資產發展專責小組,就行業的可持續和負責任發展,向特區政府提交建議,落實去年10月發表的《虛擬資產政策宣言》。筆者認為此舉是正面積極的,但必須實施措施對申請人的紀錄進行審查,比如技術及商業背景、刑事紀錄等,也希望Web3基地可以提供沙盒(Sandbox)等工具及平臺,降低初創公司的成本。
筆者亦認為,預留2億元提升“智方便”平臺的運作,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數碼服務、改善用戶體驗、進一步推動“智慧政府”以至整個社會的數碼轉型,有助實現特首李傢超在兩年內實現“電子政府”的承諾。
關於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在2023/2024年度完成,以推動香港的科研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內容,本人表示支持。中國內地、美國、新加坡等地政府已經設有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但模式各有不同。希望特區政府即將展開的可行性研究,不單考慮信息安全、大學研究等因素,亦要考慮讓創新企業以合理成本和技術支持獲得接入。
預留30億促進前沿科技研究
預算案提出瞭不少支持發展前沿科技和創科產業的新措施,包括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引進來自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創科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和企業,促進跨領域科研合作;亦會設立微電子研發院,推動本港微電子發展,加強與大學、研發中心和業界的合作,凝聚海內外專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本地科研人才,完善創科生態系統。這些措施不但對香港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幫助,亦可支持國傢科技創新的發展。
預算案還宣佈瞭多項積極對接國傢發展戰略的新政策,除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國際金融中心明顯支持科技發展和應用外,推動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措施亦與科技應用有關。例如推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之後,特區政府將繼續投放資源,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原授專利”制度,以配合香港的創科發展。
未來兩年,特區政府還將會增撥近1000萬元予知識產權署,以爭取在2030年自主進行專利實質審查,同時通過“專利盒”稅務優惠,對合資格專利提供稅務寬減,以鼓勵更多創科研發活動,創造更多有市場潛力的專利。
最後,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和科創業界共同努力,創造一個鼓勵香港擁抱科技、商業機構廣泛應用科技的大環境,同時呼籲特區政府在關愛共融方面加強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和長者可以利用更多科技來提高服務質素和減輕看顧者壓力。
本人將繼續透過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平臺,與特區政府及業界共同出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