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防控措施逐步優化後,之前受限制較多的餐飲需求明顯復蘇。\新華社

  “風微草長不必憂,水清山靜自可遊。”2022年,40年量級的供給沖擊導致全球90%以上的國傢通脹率高於3%的國際警戒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3年全球通脹率將從8.8%下降至6.6%,趨勢下行但絕對水平依舊較高,預計仍有80%以上的國傢通脹率超過3%。全球性通脹狂潮中,中國逆勢而行,2022年通脹率僅為2%。

  鑒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位置,市場一直以來就對中國通脹心存擔憂,而疫情政策優化後,中國經濟熱度持續升溫。IMF就在1月底的最新報告中,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一次性大幅上調0.8個百分點至5.2%。

  在經濟信心提振的同時,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則進一步加深。筆者認為,2023年供需端與政策端多股力量將繼續交織角力,雖然通脹中樞上行難以避免,但上升幅度較小且整體波動有限,物價穩定可期。

  根據全球經驗來看,隨著防疫政策優化,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行是必然趨勢。對比日本、新加坡等國傢的防疫政策嚴格指數(Stringency Index)與其CPI按年升幅可以發現:當嚴格指數下降時,該國物價有著較為明顯的上升。

  就中國來說,自2022年11月份開始,防疫政策嚴格指數開始穩步下跌。無論是人們日常生活,還是心理狀態都在逐步向常態化回歸。

  服務消費復蘇較快

  值得註意的是,根據海外經驗,防疫措施放寬與消費反彈存在時間間隔,一般在感染峰值期過後的第2個月後,日常生產、生活才能漸漸修復,本地消費亦會隨之呈現先抑後揚的趨勢。同時,由於2022年第二季度基數較低,2023年第二季度CPI按年增幅可能會高於年均水平,預計2023年全年CPI按年上升2.3%,高於2022年的2%,但不超過3%的警戒水平,繼續保持溫和增長態勢。

  另一方面,隨著需求復蘇,商品與服務消費復蘇彈性不盡相同。因為疫情對於線下服務消費較商品消費限制更多,所以當消費場景放開時,服務消費恢復斜率明顯高於商品消費。例如,交通、餐飲等受消費場景限制明顯的行業,當居民出行半徑打開之後,業務回暖顯著,物價抬升明顯。對比嚴格防控階段與防疫優化階段,越南交通價格指數增加瞭45%,新加坡交通價格指數也上行35%,而兩國服裝鞋類消費僅分別增加1%、4%。

  不僅如此,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也印證瞭服務業更快的復蘇速度,1月制造業PMI按月上行3.1個百分點,至50.1,為3個月之後重回榮枯線之上,而服務業PMI報54,按月急升14.6個百分點,展現出瞭較高的復蘇彈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