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前海去年的整體GDP增速為5.2%,當中金融業增加值增長更達到13.4%。\新華社
人民銀行上月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30條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舉措。《意見》是繼2021年發佈前海建設總體方案後的首份系統性、高級別金融政策文件,將以前海為合作平臺,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推動深港金融合作,共同提高深港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前海具有“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被視為“特區中的特區”,是推動深港合作的前沿領域。2021年前海總體方案發佈後,深港在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領域的合作加快推進並取得瞭較多成果。具體到金融領域,2022年,前海地區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3.4%,比前海GDP整體增速高8.2個百分點,金融業納稅占比在前海各行業中連續6年位居首位。截至去年12月,前海註冊港資金融業企業2089傢;在入駐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的兩百馀傢機構中,港資外資占比約三成。2022年,深港首次聯動發佈風投創投18條措施,開創瞭深港兩地聯合發佈政策的先河。
在前期金融合作的基礎上,本次出臺的“前海金融30條”更加強調制度性的改革開放,尤其強調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以前海為平臺,探索深港之間的規則銜接。深港規則銜接與市場互聯互通既有助於深圳、特別是前海通過對接香港,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金融環境,而且有助於便利香港企業在內地開展金融業務,做大做強香港的資金池和資產池,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從中長期看,前海建設中形成的制度性經驗可由前海而至深圳,由深圳而至大灣區內地,由大灣區內地而至全國推廣,使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金融業擴大開放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前海金融30條”以提升深港金融合作水平、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堅持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基本原則,涵蓋民生金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現代金融產業發展、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加強金融監管合作等方面。筆者認為,相比其他金融支持區域發展政策,“前海金融30條”在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突出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力支持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前海金融30條”在強調前海整體金融對外開放的同時,特別體現瞭對香港金融業的開放,展現瞭國傢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支持。這一支持既體現為支持前海金融市場面向香港金融業開放,擴大香港發展空間,也體現為支持前海企業和金融機構利用香港融資,豐富香港的資產池,為香港市場帶來業務機遇。
一是放松前海銀行、保險、證券等市場對境外特別是港資機構的市場準入,包括香港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各類金融機構,范圍涉及到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基金銷售公司、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和保險控股公司等多種金融機構。
二是擴大港資金融機構在前海的業務范圍。例如在資產管理業務領域,香港私人銀行、傢族財富管理機構可設立專營機構,香港資產管理機構設立合資理財公司。香港銀行在前海分支行可以開展基金托管,將有利於香港以前海為平臺更深入對接內地居民日益增長的傢庭資產管理需要,與香港近年來大力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特別是傢族財富辦公室的方向一致,有助於鞏固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地位。在證券公司業務領域,本次意見首次允許前海合作區內證券公司經香港持牌金融機構授權後,向內地客戶轉發港股通股票證券研究報告,為內地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前海合作區內證券公司可以在境內開展跨境業務試點、承銷熊貓債業務等;均有助於港資投行挖掘內地客戶資源,擴大服務覆蓋。
三是探索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新領域。當前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主要以股票通和跨境理財通為主,本次意見提出以前海為平臺,探索債券、私募股權投資和大宗商品等更多領域合作,包括設立深交所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有序探索“深港私募通”,拓展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的業務及功能等。雖然上述細分市場的互聯互通政策仍在探索中,但在意見的支持下,未來深港金融交易將更加便捷,有利於雙方充分利用對方的金融資源,擴大金融投資范圍。
四是支持前海企業和金融機構“走出去”以香港為平臺開展國際融資。“前海金融30條”允許前海內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通過境外上市等跨境融資方式補充資本金;支持前海內企業利用香港平臺進行融資及開拓海外業務;以及通過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形式打造優質地產及基礎設施項目在香港上市和融資。此舉在擴大前海市場主體融資渠道的同時,也能為香港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標的,鞏固香港全球領先集資中心的地位,協助香港打造在REITs(房產投資信托)等細分市場的優勢。
本次《意見》體現瞭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的重要原則,在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的同時,也為香港金融業發展開辟新的空間,使香港能夠加快融入內地大市場,在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傢所需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先試先行
“前海金融30條”的總體目標之一是到2025年,建立健全以金融業擴大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為重點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在具體的政策安排上,“前海金融30條”進一步強化前海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功能,在以人民幣為基礎的跨境使用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首先是圍繞實體經濟貿易和直接投資需要,改革以人民幣為核心的跨境賬戶管理和外匯管理政策,包括繼續便利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使用。在前海取消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資本金專用存款賬戶試點;放松境外機構在前海的跨境人民幣投融資限制等。更加開放、靈活的人民幣外匯管理政策有助簡化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流程,增強外資企業的人民幣使用和持有意願,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活動中的使用比例。
其次是進一步豐富人民幣計價的資本市場建設。《意見》提出支持前海的銀行和企業在香港直接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證券產品及香港交易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開展大宗商品跨境現貨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業務。未來以香港為平臺發展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有助於降低境內市場主體在跨境融資和貿易中的匯率風險,同時擴大香港人民幣計價資產數量並吸引國際投資者在香港直接投資人民幣資產,強化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投融資屬性。
再次是促進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建設,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基礎設施。本次《意見》不僅便利香港居民在前海合作區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工具進行人民幣支付,而且支持前海內的機構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有助於提高人民幣跨境支付效率與安全,豐富人民幣跨境支付應用場景。未來還可將深港金融科技合作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結合,繼續探索數字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搭建數字人民幣的跨境金融基礎設施。
配合國傢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前海金融30條”的特點是高度圍繞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
一方面是優先開展服務民生領域的金融創新。為香港居民和國際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優質、更多樣、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包括擴大香港居民線上開設內地銀行賬戶的選擇,推動有條件的居民和企業信用數據流動,促進香港居民和企業在內地的信用融資,鼓勵香港專業人士在前海執業等。
另一方面是立足前海合作區“擴區”後產業體系,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具體方向上,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需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海洋區位優勢和國際、國內貿易活動中心的特點,提出瞭發展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航運融資和保險等海洋經濟相關金融服務、科創金融和金融科技等五大方向。
前海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示范區,在國傢金融改革創新中擔負著重要使命。本次“前海金融30條”的出臺正逢內地和香港實現全面通關,跨境人員和商貿往來加速恢復之際。在此有利的時間窗口下,“前海金融30條”再次彰顯瞭國傢改革開放和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決心。而更加創新開放的金融政策環境將有利於深港金融合作取得更多實踐成果,吸引國際金融人才、資本和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國傢的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