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盡管美國用戶黏性強、人均支出高,但美國占TikTok用戶總數比例僅有10.8%。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在美國政府威脅關閉TikTok、企圖搶奪TikTok股權和相關技術的這場風波中,無論是為瞭該公司及其各國股東、公司員工的權益,還是為瞭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傢用戶的利益,TikTok都應該盡最大努力保持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傢市場的存在;但在遭遇極端壓力的情況下,TikTok應該斷然拒絕交出股權和技術的無理搶劫要求,寧可為此承受在一定時期內退出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傢市場的代價。
就政治機制而言,中國與此前美國一再得手“成功”逼迫對方接受屈辱不平等協議的日本、歐洲等國不同,那些國傢本質上要麼是美國軍事占領下的戰敗國(如日本等國),要麼是托庇於美國軍事保護的附庸國,在對美經貿爭端中對保護本國企業合法合理權益常常有心無力;中國則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傢,新中國立國之戰便是將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現在應該、也有能力更有效地保護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就經濟機制而言,美國對外國企業實施域外管轄的能力歸根結底立足於其經濟、市場份額和進口能力,由於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國傢市場,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擁有近乎無限的進口能力,為瞭保住這個對企業未來至關重要的市場,外國企業及其母國政府才不得不忍受屈辱,吞下苦果;對於美國來說,由於有太多的外國公司在美國國內擁有可以用來執行判決的子公司或財產,要對這些外國公司及其高管實施域外管轄的權力也並不十分困難。但隨著美國在世界經濟中份額下降、相對於主要競爭對手優勢縮小,這一趨勢正在削弱美國濫施淫威的基礎,進而決定瞭今天的TikTok在應對美國壓力時比當年的豐田汽車公司等日歐企業要主動得多。由於TikTok等短視頻應用的用戶/客戶門檻比汽車低很多,進一步大大增強瞭TikTok的主動權。
就當前和短期而言,美國是TikTok第一大用戶國。根據DataReportal在2023年2月報告中的統計數據,2023年1月初,TikTok18歲及以上用戶人數為10.51億,其中18歲及以上活躍TikTok用戶數最多的國傢依次為:美國,1.133億;印度尼西亞,1.099億;巴西,8220萬;墨西哥,5750萬;俄羅斯,5490萬;越南,4990萬;菲律賓,4340萬;泰國,4030萬;土耳其,2990萬;沙特阿拉伯,2640萬。
美國再難予取予求
盡管美國用戶黏性強、人均支出高,但美國占TikTok用戶總數比例僅有10.8%;美國極度反華勢力企圖憑借這樣低的用戶比例就攫奪整個TikTok公司的所有權和管理權,何其蠻橫,也表明即使在美國立即封殺TikTok的極端情況下,該公司仍擁有近10億用戶,而且能夠很快恢復到10億以上。
進一步審視當事兩國GDP對比,判斷TikTok在國際鬥爭環境下的長期生存與發展能力。“豐田質量風波”爆發的2009年,美日兩國GDP分別為144781億美元、52895億美元,美國GDP是日本的2.74倍,而且日本的國際經濟地位正處於長期下行趨勢;而從TikTok風波爆發之初到現在,中美GDP差距就隻有2009年美日GDP差距的一半左右,且差距演變總體趨勢是縮小的。
2019年,美國GDP為中國的1.49倍;2022年,這個倍數已經下降到1.37倍。考慮到2022年中國實際GDP增幅高於美國,以美元計價的中美當年GDP差距擴大源於聯儲暴力加息導致的美元匯率升值,而美元升值又會進一步削弱美國制造業競爭力、打擊美國政府推動制造業回流的努力,若按2021年匯率折算,中美GDP差距隻會比2021年(美國GDP為中國1.30倍)更小。
進一步從更長時間跨度上考察,2009至2010年“豐田質量風波”期間,盡管美國遭遇瞭次貸危機重創,但日本正處於19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經濟地位持續大幅度下滑的進程之中,從而進一步惡化瞭日本相對於美國的經濟力量對比,削弱瞭日本抵抗美國尋釁施壓的能力與底氣:以美元現價計算的日本名義GDP衡量,日本名義GDP在1995年達到5.5456萬億美元的高峰,隨後一路萎縮,僅2010至2012年重新超過這一水平,其後便再度持續萎縮,2021年為4.9374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高峰的89%。
以名義GDP占世界份額衡量,1980年日本已占世界名義GDP的10.04%,1994年達到17.86%的頂峰,其後一路下滑,到2021年已經下滑至5.13%。以實際GDP占世界份額衡量,1980年日本實際GDP已占世界7.98%,1991年達到9.15%的頂峰,其後逐年下滑至2021年的3.84%,尚不足1980年日本實際GDP所占世界份額的一半。以日本人均GDP相當於發達國傢群體人均GDP比重衡量,從1950年代至1990年代前期,這一指標持續上升,充分顯示瞭當時日本作為發達國傢中公認“經濟優等生”的本色。1995年,這一指標達到164%的頂峰,2006至2008年跌破100%大關,到2021年已經下滑至76%。
新興市場用戶充足
與日本相反,在長時間跨度上考察,中國各項經濟指標相對於美國持續顯著改善,國際經濟地位持續大幅度上升,以至於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的時間多年來已成國際學界、商界、政界熱門話題,這一點有目共睹,在此無需贅言。
毋庸諱言,美國極端反華勢力還會竭力發動其他國傢與他們共同尋求封殺、劫奪TikTok;基於底線思維,有必要考慮在美國及其他主要西方國傢共同封殺的情況下,TikTok是否還能在全球市場上保持足以維持可持續發展的規模?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隨著發展中國傢持續保持高於西方的經濟增長速度,以七國集團(G7)為代表的西方占全球經濟份額早已跌破一半:1980年,世界GDP為11.2萬億美元,其中西方七國集團合計6.9萬億美元,占61.4%;2022年,世界GDP為101.5萬億美元,其中西方七國集團為43.5萬億美元,占42.9%。
不僅如此,TikTok這類短視頻應用的用戶/客戶經濟、收入門檻比汽車低很多,意味著即使在主要西方國傢封殺的情況下,TikTok等短視頻應用仍能夠在新興市場經濟體開發出足夠巨量的用戶/客戶,從而支撐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特征大大增強瞭TikTok在應對極限施壓時的主動權。
須知,隻要是有4G以上移動電信網絡的國傢,買得起手機,承擔得起每月百元,甚至數十元流量費用者,即有條件成為TikTok等短視頻應用的用戶/客戶;購買使用豐田轎車則不僅需要上萬美元一次性購買支出,每月燃料、養護等費用開支也數倍乃至數十倍於手機流量費;而新興市場經濟體人口比西方國傢多得多。2021年,發達經濟體人口僅占全世界人口的14.0%,其中西方七國占世界人口的10.0%,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占世界人口比例則高達86.0%,即使剔除大肆封殺中國軟件的印度,占比也達到瞭67.9%。
TikTok風波本質上是這傢中資控股高科技企業遭遇征收風險和市場準入風險,對此要重視,但不必如喪考妣。在擁有上百年對外直接投資發展史的西方國傢,其大型跨國公司暫時退出一個或多個海外市場數年乃至數十年,本屬司空見慣;中國直到1990年代後期才異軍突起迅速成長為新興對外直接投資大國,中國的跨國公司遲早總會補上這一課。筆者當然希望TikTok能夠渡過這場驚濤駭浪,在西方市場繼續經營下去,但隻有做好最壞的準備,才能有希望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